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3,(7):175
"汝官哥钧定"五大历史名窑首次集体聚会·五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首次重磅携手·五大传世珍品首次完美复原业界聚焦综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数十位著名陶瓷专家组成团队,数年来多次深入各窑口考察研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焕五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精心甄选倾心研制,严格遵照宋代古瓷技艺手工烧造,传奇再现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绝世经典!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19):188-189
"汝官哥钧定"五大历史名窑集体聚会·五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重磅携手·五大传世珍品完美复原【业界聚焦】综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数十位著名陶瓷专家组成专业团队,数年来多次深入各窑口考察研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焕五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精心甄选倾心研制,严格遵照宋代古瓷技艺手工烧造,传奇再现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绝世经典!  相似文献   

3.
4月8日发行的1999-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是我国第6套陶瓷系列邮票。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瓷窑遍布全国,北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及磁州窑,南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相似文献   

4.
李毅民  张少华  王枚 《收藏》2011,(1):140-143
中国是瓷器的故土,是陶瓷艺术的首创国,历史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代表着辉煌的陶瓷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收藏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陶瓷技艺逐渐式微,世界陶瓷的品牌地位让位于英国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5.
复兴定窑     
《收藏界》2008,(3)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陶瓷史。因为陶器是中华民族跨入文明门坎的重要标志,还因为若干世纪前洋人认识中国是从陶瓷开始,因此中国与陶瓷在英文中统称"china"。汝、钧、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窑,中国陶瓷的五座山峰。战火兵燹,花开花落,穿越时空隧道,若隐若现中五座高山被笼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定瓷更因其醒目的白色和独特的刻划花装饰从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为中外收藏界所追逐。江苏镇江所发生的"天价定瓷"事件余波尚未平息,定瓷真伪究竟谁说了算?  相似文献   

6.
钧窑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首。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钧窑创作出了中国瓷器历史上从未出现的众多器形,钧窑瓷器器形最完美、最丰富。  相似文献   

7.
王晓海 《垂钓》2010,(10):83-83
宋代是我国瓷器艺术飞速发展的一个高峰。过去谈论宋瓷,往往以“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来概括。其实宋代的瓷器也有官窑、民窑、南北地区之分。官窑瓷器精美绝伦,不计成本。民窑瓷器,不拘束缚,看重实用。  相似文献   

8.
李挺 《收藏》2013,(1):166-167
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瓷器是中国古代制瓷史上的高峰。五大名窑瓷器或如冰似玉,或釉若凝脂,后世的历代帝王更是将其视为传世之宝。遗憾的是五大名窑在宋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退出了历史中央舞台,许多工艺没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在宋代得到徽宗皇帝的钟爱,对钧瓷实行绝对垄断,连打碎的瓷片都要深埋地下而不许流入民间。钧瓷的釉色全靠窑变天然形成,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它的烧成难度极大,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东汉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唐代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完全成熟,到宋代出现了官窑瓷器。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瓷器存世量稀少,精美绝伦,弥足珍贵,代表了这一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平。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已是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此时也是我国制瓷  相似文献   

10.
邓雷  王利辉 《收藏》2010,(10):169-170
瓷器、茶叶、丝绸历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被加以传播。宋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技艺古时被作为宫廷御用品。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钧瓷从当年的宫廷御用品,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景德镇拥有陶瓷史上的千年辉煌与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确立了它不可置疑的瓷都形象,因此有许多人便把景德镇及附近窑口以外的,其他一切地方的窑口都列入了偏窑或地方窑口的行列,除了哥、汝、定、官、钧等名窑外,对于耀州、龙泉、越窑、德化诸窑,还有许多海内外早已闻名的窑口来说,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律海明 《收藏界》2010,(8):67-68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元时期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之一,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21日,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的一稀堂陶瓷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陈列了硬陶、彩陶、彩绘陶、汉绿釉陶,以及唐代的南方青瓷、北方白瓷和举世闻名的唐三彩,精美绝伦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在馆内格外引人注目,更有稀世的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皆熠熠生辉,也不乏有明清两代稀世珍品,所展藏品博得专家的称赞。展馆按历史顺序,从史前到明清共设六个展厅,展出面积1600余平方米。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汝瓷,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尤其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器的"汝官窑",其独具梦幻般的天青之色,面若美玉、玛瑙入釉、芝麻钉满釉裹足支烧工艺和细如蝉翼的开片,更具素雅高贵的皇家之气。据史料记载,汝官窑仪在宋哲宗元祜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086-1106年)烧造了20年,后由于金兵入侵、宋廷南迁的原因,汝官窑及汝瓷的烧制工艺,或埋入地下,或湮灭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汝窑及其制作工艺成为历史的谜团。近百年来,寻访汝官窑窑址所在,探秘其辉煌的烧造工艺成为世界陶瓷界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赵青云 《收藏》2010,(9):29-33
汝窑为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一,享誉海内外;又以生产青瓷而著称,博得“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赞誉。汝窑瓷器工艺精湛,釉色玉润,素雅脱俗,造型秀丽,深得广大民众的青睐和皇家、贵族、文人雅士赏识。到了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7,(10)
2007年10月25——26日预展,27——28日在北京西客站南广场鸿坤国际大酒店即将拉响金秋第一锤,此次拍品筹备历时一年,共精选出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真迹、名家收藏的字画作品500余幅,其中来自画家本人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作品300余幅,五大窑:官、汝、钧、定、哥及汉唐  相似文献   

17.
张桂元 《收藏》2007,(9):70-71
雍正帝在位13年,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雍正朝(1723~1735年)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仿古方面,不仅仿宋代五大名窑和龙泉、影青等釉色,也仿明代宣德等朝的各类瓷器。雍正朝的颜色釉瓷以仿官、哥、汝、钧者为最著,唐英《陶成纪事》中记载雍正制瓷“仿铁骨大观釉”(官),“仿铜骨鱼子纹汝釉”,“仿铁骨哥釉”。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7,(10):194-195
三希堂国拍2007年秋拍定于10月25日至26日预展,27日至28日在北京西客站南广场鸿坤国际大酒店拍卖。此次拍品筹备历时一年,共精选出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真迹、名家收藏的字画作品500余幅,其中来自画家本人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作品300余幅。另有宋代官、汝、钧、定、哥五大窑瓷器及汉唐金银铜器600余件;清三代名家收藏且传承有绪的精品瓷器400余件,高古玉、和田玉、绣品、竹雕、金银币、翡翠等项500余件。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3,(5):168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官窑传承行动"重大成果"中国官窑传承行动"是由大宋官窑发起的首次针对北宋、窑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挖掘、整理、恢复的重大工程。历时17年之久,首次复烧成功,对北宋钧官窑文化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3,(15):9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北宋时期钦定为宫廷御用瓷。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陶瓷·汝窑瓷器》包括北宋弦纹三足樽、北宋三足洗、北宋碗和北宋盘,是首次荣登中国邮票的陶瓷传世之宝。《汝瓷珍宝》中的每一件瓷器均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参照故宫馆藏原样实物,以原料配方、成型、上釉及烧制工艺精制而成,还原了汝宫窑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