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3月,《一线写真》栏目带着泥土的芳香问世于河北日报一版。为了使该栏目刊发的现场短消息能够充分体现“现场短新闻”那种纯朴、真实而又精美的风格,为该栏目撰稿的记者,严格遵守到一线去写真的办栏宗旨,牢牢把握现场如实再现的写作原则,既居高望远,又短小精悍,且语言清新、内容充实,努力做到让刊发的稿件都落地有声。5年来,该栏目共发表稿件400多篇,其中获中国新闻奖2篇,获全国党报新闻奖8篇,获河北省新闻奖12篇。栏目新闻的真实美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的美,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有人称《一线写真》栏目是《河北日报》要闻版的一支歌、一首诗、一幅画。此言虽属溢美之词,但《一线写真》自1997年3月在《河北日报》第一版开创以来,一直以其独有的风格吸引着读者,为报纸让消息唱主角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场——《一线写真》脱不开的载体。一线,即现场,是新闻事实的载体,也是基础。“真”,一是要求客观,二是要反映事物本质。实践证明,到生活中感受,在现场中提炼,才能有利于捕捉,有助于发现。比如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至今一年半时间,我先后采写了近40篇现场短新闻在《河北日报》的“一线写真”专栏刊发。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尝到了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甜头。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28日《河北日报》一版“一线写真”栏目里刊出一则消息,全题为《高碑店下乡干部是怎样工作的?请看他们的——“庄户日记”》。该文曾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不久前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这篇作品给人的启示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方面论,我以为它给人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求出“新”来?  相似文献   

5.
邓天颖 《视听界》2005,(1):20-22
江苏卫视《大写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个深度纪实性的新闻评论节目,该栏目于1995年元旦创办开播,到2005年元旦为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旅程。十年来,该节目最初的理念“跟踪焦点新闻,关注热门话题,展现时代风采,透视人间万象”已经变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写真》的十年也是中国新闻改革全面展开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十年。  相似文献   

6.
郭光华 《视听界》2006,(6):69-72
《今日一线》是广东南方电视台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该栏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其收视情况和影响力都令人刮目相看。本文所提到的民生新闻是与非,其内涵有两层:一是从名实的角度看,以《今日一线》为例,分析实践中的民生新闻与概念中的“民生新闻”有多大差别,或者说,实践中的民生新闻哪些是理论界所期待的,哪些不是;二是从学理的角度,以《今日一线》为典型,分析当下民生新闻的成功元素与存在危机。一、民生新闻名实之辨2002年,《南京零距离》诞生后,迅速热起来的民生新闻现象很快地引起理论…  相似文献   

7.
到去年8月,《河北日报》发表《一线写真》的消息已有47篇。其中一版头条4篇,倒头条12篇。这一批新鲜活泼的新闻,令报社内外刮目相看。 一般认为,短、快、新、活是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点。《一线写真》不同于一般的现场短新闻。它发在报纸一版即要闻版,因此,《一线写真》稿件除了具有现场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开设了“记者走一线”专栏。这是一个现场新闻栏目。所谓的记者走一线.就是要求记者转变采访作风,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感受变化,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钱葳 《视听纵横》2003,(3):88-89
2000年浙江电台在现场报道上作了大胆尝试,浙广早新闻推出“一线报道”栏目,该栏目主要是以记现场口述报道为主,要求记“开口”,从现场直接发回报道,通过两件多的实践,现在采访部记已经做到人人能“开口”,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记不清是关于哪一部新影片的前期广告性报道,反正从《电影频道》的“新片追踪”栏目中看到这样的画面:穿夹衣的天气,拍摄现场写真,女导演要求某年轻的女演员置身没膝的清流中入镜。大约因为表演不到位之类的原因,出现了拍摄现场司空见惯的几次重拍。等到“OK”,那只湿了裙衩的演员竟如蒙大屈,珠泪滚滚。偏偏女导演竟扮戏外慈母,抱住她又拍又哄:“哦哦,受苦了,受苦了。”这真叫人倒胃之余又莫名其妙:这是讴歌为艺术献身呢?还是“托儿所”写真?然而当我把这一份不适与困惑告知演艺圈朋友,却遭至少见多怪的奚落:老兄,现今的…  相似文献   

11.
周涛 《视听界》2004,(1):55-56
《ABC今晚世界新闻》(《ABCWorldNewsTonight》)是美国著名三大电视网之一的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牌栏目之一,由著名节目主持人、首席记者、高级编辑、ABC新闻的“象征”彼得·詹宁斯(PeterJennings)主持。自:1983年他开始主持该栏目以来,该栏目与CBS丹·拉瑟主持的《晚间新闻》以及NBC布鲁考主持的《晚间新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甚至“一度成为80年代新闻节目收视排行榜上的冠军”,“是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最佳节目”。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迅速形成较大声势和规模.“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等有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栏目和挂牌板块出现在电视屏幕和报纸页端.事实证明,新闻媒体只有走向基层、和群众零距离,才能向社会奉献电视精品和报纸力作,新闻媒体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青海省西宁电视台《夏都零距离》栏目多年的实践,对“走、转、改”如何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记者走一线》栏目,自今年5月11日在北京日报开栏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本刊特刊登该栏目山区篇记者唐开文的采写体会和一位新闻学博士对《记者走一线》栏目的评析,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一种另类的新闻专题——《传奇故事》的“不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2005年元月1日开播的一档日播新闻栏目,或者说是一档“另类”的新闻专题节目。它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再加工,挖掘其中蕴涵的矛盾和转机,使新闻本质富有了传奇色彩。节目从开播伊始就展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开播一年后,即在全国10城市AC尼尔森数据中跃居全国卫视晚间自办节目前三位。笔者作为《传奇故事》的一名编导,一直在节目制作一线。本文主要阐述《传奇故事》与其它新闻类节目的“不同”之处。一、以采撷全国各地优秀新闻节目素材为主,自拍节目为辅。《传奇故事》作为一档日播栏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9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启动以来,作为基层的区县级新闻媒体,重庆市《江津日报》推出“记者走基层”、“百姓故事”、“记者进社区”等栏目面向基层,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一线蹲点了解,坚持采访写作,关注民生、关注变化、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为特征,在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足气力。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实践。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04年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民生大参考”。之所以称为“大型”,是因为该栏目从规模到结构,从形态到语态都打破了以往新闻栏目的模式。新闻取舍标准紧紧围绕“五度”展开,创造了民生新闻比较鲜明的特色。时至今日该栏目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本土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五度”标准也成为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尺。  相似文献   

17.
对一张报纸来说,精品是一件获奖作品,一个优秀的版面,还可以是一个出色的策划、一期亮丽的特刊。近年来,新疆塔城日报社坚持“贴近大众、服务群众、追求出众”办报理念,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精品:首获中国新闻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画册式特刊新鲜出炉、“漫‘话’访惠聚”栏目获新疆新闻奖……笔者一直在采编一线,这一个个精品的打造都曾亲身参与,本文从新闻作品、新闻栏目、新闻版面、新闻策划四个方面浅谈如何打造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8.
赵玮 《新闻知识》2006,(9):17-20
2005年11月9日,在深圳商报B1版报眼位置出现了一则《数码现场》“约稿启事”(略)。这条启示标志着深圳商报一个重要栏目的诞生:《数码现场》从此进入读者的视野。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深圳商报《数码现场》已经逐渐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每天的照片投稿量都在50张左右,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深圳商报之后,很多报纸都开设了相同类型的栏目,说明了这个栏目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19.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20.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 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的“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