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韵类和韵式两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不同的韵具有表达不同情感的修辞功能,从而说明了古典诗词尤其是名作,之所以能使之声情相切,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与作者精心选韵、合理安排韵的疏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韵一般是指一个字音中的主要元音或主要元音加韵尾。它是一个字音中最响亮最悦耳的部分。诗词等文学形式要求有音乐性,即要求有音响和节奏等方面的音乐效果。因此,诗词一般都是押韵的。所谓押韵是指诗词句末用同韵或相近韵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这些用在句尾的字称“押韵字”或简称“韵字”。韵不只一种,押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诗  相似文献   

3.
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诗教"的传统,古典诗词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为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何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韵,一直是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现就教学中的几点尚在实践和探索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化的典范。本就毛泽东格律诗平仄用韵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作认为,毛泽东从诗词格律既严格遵守,又不墨守成规,“平仄从严,用韵从宽”,这对我们创作传统诗词和探索我国诗歌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河南地区文人诗词用韵中的上去通押韵段、阴入通押韵段是研究宋代通语声调的重要材料。宋代河南地区诗词用韵中入韵的全浊上声字有93个,只与去声字押韵的有26个,兼押上去声字的有60个;入声韵叶入阴声韵的有23个韵字。这些用韵材料能显示出宋代通语中浊上变去的进程以及入声韵尾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是人类诗歌宝库中的东方瑰宝,是我国传统诗词创作的一朵奇葩。毛泽东诗词对我国传统诗词格律的变革与创新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仅就定体择调、协律选韵、对仗排比这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翻译中,形象意的表达是重构原诗词神韵的要素之一。形象意的再现应该在韵体译法的基础之上,而韵体译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则是:原文与译文在形象意各组成形式上有着尽可能的对等和相似,即译文与原文要做到形神兼似。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情况看,诗韵的改革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完全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即标准音,编出新的诗韵,建立韵部。这种诗韵不建立人声韵部。已经出版了一些这样的诗韵,尽管在具体问题上彼此有些差异,但总原则是一致的。在一些刊物上也刊登有此类文章,也明确地提出按这种模式建韵.例如《江海诗词》1995.1期载赵京战《旧体诗词革新的大旗》一文,就简明扼要地作过说明,并概括为一句话:“辨韵用新声。”  相似文献   

9.
诗词是一种音韵文学,诗词跟吟唱是孪生兄弟。诗和音乐的结合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儿。让文学作品配以音乐,即成为真正的诗歌。我们知道,诗词是一种声情摇曳的语言艺术。吟唱最能体现诗词的声情和律韵之美。在古代,诗词是通过吟唱进行传播的,通过吟唱使人体验诗词的声情美。吟  相似文献   

10.
于恩泽 《英语广场》2022,(31):15-18
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是时代赋予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在翻译古典诗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译韵”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韵律对诗词的重要性出发,简要说明什么是诗、怎样译诗、为何译韵,并对常见的译韵误区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以期为译者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著名画家汤沐黎先生工于油画,擅长旧体诗词创作。收录于《汤沐黎诗词画选》中的旧体诗词,体现了作者沟通当今社会的创作思想,而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侨新报》载文对其诗词用韵问题提出批评,则多偏颇失当之处。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音韵没有概括完用普遍话写北方戏曲与说唱曲艺的用韵,因此应寻找以普通话为标准的诗词、曲艺(快板、顺口溜、单弦之类)的通用字韵体系新18韵。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以其凝练、优雅的气质,成为汉语言文化之中的瑰宝,占据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一席。然而,很多学生为学而学,对诗词解读缺乏兴趣,自然无法体悟到诗词语言之美。怎样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诗词解读上来,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要让学生领略到诗词解读的乐趣,感受古人落笔之精妙,学会欣赏诗词之美韵。  相似文献   

14.
严振洲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47-51,70
格律诗的发展,关键在改革诗韵,即用普通话的四声和韵部.入声分归普通话四声,读上去的仍是仄声,并不影响格律,因读平而影响格律的并不太多.而且诗的声律主要靠吟诵来体现,现在一般都用普通话朗诵,自应用普通话的四声和韵部写.何况入声发展的趋势是逐渐消失.说入声有利于写作慷慨激昂、豪迈悲壮的诗词,也并不尽然。入声韵并非只能表达慷慨激昂、豪迈悲壮之情者,而慷慨激昂、豪迈悲壮之情也并不只靠入声韵。  相似文献   

15.
许可 《沧州师专学报》2012,(4):96-99,110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诗词意象丰富,形神兼备。外在的神采和内在的灵韵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就其英文版本而言,就有十几个。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给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毛泽东诗词的形、韵之美和意象关是英译的关键,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分析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使读者从英译角度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而正是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发展使得古典诗词歌曲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作曲家刘欢以极考究的编曲方式,给古诗词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既饱含浓郁的古典韵味,又颇具现代气息。通过对其古典凄美的诗词意境、以及以韵补情的配器伴奏来探究《菩萨蛮》的词曲特色。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诗词用韵,"外"显示有两个读音,既属支微韵又属皆来韵。元曲用韵中,由于它多叶皆来韵,故《中原音韵》仅收皆来一读,以致于它未能像其他中古灰韵系和泰韵合口字一样成功地演变到齐微韵中。明清时期,属于皆来韵的"外"成为了"正音",而属于齐微韵的"外"则保留于中原地区方言中。  相似文献   

18.
一、感情朗诵,体味诗韵之美黑格尔曾说:"诗词中必定包含音节或者韵,因为章节与韵是诗原始的唯一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它比华丽的词藻更为重要。"因此诗歌的音乐特征较为突出,诗词的节奏主要是为了迎合舞蹈与吟唱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与人的生理节奏以及生活、自然节奏相统一。人情感的不断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弛度都决定了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美主要在于音律之美,学生在朗诵时可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19.
<正> 王恽(公元1227~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人,是元代诗人、词人,一生有诗词三千余首,亦作少量曲、赋。在文学史上,在虽然未能象唐代“李杜”和宋代“苏辛”那样享有盛名,但也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拟.史称“恽有材干;操覆端方,好学,善属文,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斯人也,岂徒为一乡一邑之模范而已邪.”这里我们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其诗词的韵系进行归纳和分析,并适当地与当时的《古今韵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诗词英译的最大障碍是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正是汉语诗词诗味之所在。因此,如何处理好汉语诗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使译诗尽量达意、传神,达到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译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译者奋斗不息的目标。辜正坤《英汉对照韵译毛泽东诗词》在处理文化语境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法,使译诗取得较好的整体艺术效果,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