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人们对音乐的不断需求下,电子音乐近年代取得了迅猛发展,由最初单一的实验型模式转变为实验型和应用型相互交替进行的模式.电子音乐技术己成为应用型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传统乐器的使用不再是不变的定律,电子音乐带动传统音乐己成为当代人们对音乐的另一种追求.其中,电子音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功能作用在单一的传统音乐中,逐步上升为塑造音乐3D空间的重要元素.无论是音乐的表达,还是声音的设计,电子音乐作曲在整个音乐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讨论电子音乐技术在应用型音乐创作中的创作理念、配器方法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对台湾著名音乐家钟兴民先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电子音乐技术在应用型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王璐璐 《文教资料》2008,(21):55-57
电子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界的地位正稳步上升,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音乐的发展方向.本文纵观电子音乐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其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特点,在分析研究电子音乐对现代音乐审美的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电子音乐可能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电子音乐已经深入地影响到了现代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并有继续发展的强烈趋势,这将对未来的音乐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于音乐理论创新和音乐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音乐技术不断的被运用到实际音乐创作中,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原有的音乐类型和表演形式.尤其是电子音乐技术在与声学乐器结合、扩展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电子音乐可以在音域、音色、声场等方面对声学乐器进行扩展,弥补传统声学乐器的不足.从而使声学乐器原本单一的表演形式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电子音乐是时代发展和科技技术进步完美结合的产物,电子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以及音乐相关的制作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它既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又是一种表现音乐的科技技术工具,它作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使音乐的创作方式、音乐类别、呈现效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不同。  相似文献   

5.
电子音乐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形式,而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音乐才能够快速的发展,因为电子音乐是传统的音乐形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探讨的是电子音乐的制作特点,我国的电子音乐是在欧美的电子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电子音乐,这种形式的音乐十分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欣赏音乐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电子音乐制作技术逐渐的被应用于电影音乐创作中,使得电子音乐原有的风格与类型不断地丰富多彩,这也促进了电子音乐在电影音乐创作的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对于电子音乐的要求也逐渐增加,电影行业中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有力的解决与帮助了电影音乐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音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上的一些结合点在民族音乐的制作中得到了尝试,电子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为丰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结合电子音乐技术在中国民族音乐制作应用中的探索,简要分析了电子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学习中对电子音乐的认识与了解,着重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为基础展开研究。"混合类"电子音乐是完全不同于"纯"电子音乐的一种电子音乐形态。其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作曲家为了丰富釆样内容,不拘泥于某一类音色范畴,进而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突破了"具体音乐"与"电子合成音乐"间的界限,将环境声音、人声或声学器乐等未经电子化处理的声音素材直接用于电子音乐作品中,形成异质声音元素并存的新状态。此篇论文是以volkmar klien创作的一首小提琴与电子音乐结合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variations in air pressure》为例,浅析混合类电子音乐中的创作技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音乐编程进行电子音乐创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电子音乐研究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讨论了中国电子音乐家在音乐编程教育和创作方面的历程与进展,以四川音乐学院的“编码之夜”系列活动为分析对象,探讨电子音乐创作和作曲家培养过程中,如何将新技术与本土文化精华相结合,找寻新的电子音乐创作形式,探索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音乐艺术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音乐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音乐的风格多样化、音乐的流派众多、音乐的创作理念个性自由,这些都表现出20世纪以来音乐多元化的特点。音响分析是以音响为出发点,对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它与20世纪以来电子音乐的创作大多以声音为载体的创作观念相吻合。传统乐器音乐主要是通过组织音符来实现,而电子音乐从声音出发来组织音乐,记谱、音响上的差异使得电子音乐的分析无法精准的用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传统的音乐分析法来分析。笔者的初衷是在归纳总结电子音乐的音响分析手段上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并希望能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术界和大众对电子音乐概念的界定大相径庭,有关电子音乐的称呼也较为混乱。本文对《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中的电子音乐词条进行了分析,对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和名称的翻译以及电子音乐的分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子音乐与传统作曲是息息相关的,电子音乐是传统作曲的延续和拓展,丰富了传统作曲的音乐创作思维及方法,促进了音乐发展。但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现代与传统音乐的分析,对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方式之间进行了观念与技法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电子音乐技术是以互联网硬件设备为载体、以具体的音乐处理软件为依托,而对乐器的声音进行处理或者模拟产生各种声音源的全新的一种音乐创作形式,是时代发展下提高音乐创作效率、减少音乐创作成本支出而出现的全新的艺术形态,因此对于民族音乐制作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民族音乐制作耗时高、耗费大的问题,因此加强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首先讲述了电子音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而具体阐述将电子音乐技术应用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作用和功能,随后对电子音乐技术应用于民族音乐上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以此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4.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电子音乐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音色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民族吹管乐器音色随着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被作为个性音色运用其中.本文旨在从其音色本身特点出发,探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该音色的个性制作,最后基于不同音乐特征对音色色彩产生的影响及差异,探讨吹管乐音色在具体电子乐中音色创作规律,从而为民族吹管乐在电子音乐中更好地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子音乐的出现,无疑是20世纪音乐领域最具革命性的重要事件之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个新兴的音乐种类.而当今的电子音乐已经进入人机互动时代,交互式电子音乐是近十年来电子音乐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形式往往极具先锋性和实验性.本文通过对日本著名作曲家莱孝之先生作品的分析,试图找到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的方式,总结出其创作的思想规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乐器演奏、发声和传播的方式途径。各种电子乐器、计算机设备以及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对现代音乐的影响,使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将从电子音乐和数字音乐的发展历程方面,介绍科学技术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音乐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在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中,电子音乐创作的过程渐渐表现出独有的生产特性。本文把观察对象投向社会音乐生产四个环节中的三个,即从创作生产、唱奏生产、传播生产的角度来解析电子音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艺术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以来,音乐进入了一个反叛时期,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音乐无调性风格的确立,接着还出现了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等等.音乐界对现代音乐的态度褒贬不一,这便涉及到审美接受的问题,美的观念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时刻都在被科技改变,观念被颠覆,音乐也正在与科学技术,电子音乐就是最好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及技法比较,表明电子音乐本就是传统音乐孕育出的产物,两种音乐相结合更够促进更多优秀音乐作品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当历史行将告别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电子电声乐器和音响设备的现代化,为音乐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二十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镶嵌组合音乐等流派和样式,它们或先或后,各树一帜,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本期刊出的叶林教授《电子音乐与具体音乐》一文,就是想让读者在多元化的音乐世界里,引起一些仔细的分析和思考,因为这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