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的根本精神是法治精神,在我国现阶段,宪法的根本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宪法从立国、定国之根本大法提升为立国、定国、治国"三位一体"之国家根本大法,成为依法治国的总章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宪法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确立和谐关系的总契约.  相似文献   

2.
浅论我国宪法的根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根本精神是法治精神,在我国现阶段,宪法的根本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宪法从立国、定国之根本大法提升为立国、定国、治国"三位一体"之国家根本大法,成为依法治国的总章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宪法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确立和谐关系的总契约.  相似文献   

3.
正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更是居于统帅地位。因此,如果没有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永远只能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然而,一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守宪风尚、弘宪品格和护宪气节,固然离不开宪法规范性的威慑作用,但却更多地取决于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整个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加强宪法的实施,必须改进全社会的宪法观念,加强宪法的宣传,宪法实施的监督,宪法的司法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将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1985年1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热点材料】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和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有一部好的宪法,更要实现宪法从法律理论形态向政治实践形态的转化;必须确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威地位,从根本大法上为实现法治创造条件;必须建立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切实保障宪法的全面实施;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迁徙自由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近代民主宪政条件下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恢复迁徙自由势在必行。而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障是一个渐进式逐步推进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宪法如何规定迁徙自由权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在此,笔者将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宪法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总结。一、宪法产生的必然性宪法是规定民主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和体制上看,我国宪政体制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明确的,符合现代宪法精神,但在实践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在客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理清我国宪政体制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推进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热点综述】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4.
张磊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4):133-13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性。宪法权威的树立和维护与国家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我国,受权力本位、家国同构等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宪法难以为公众真正接受而充分介入社会生活,宪法缺乏权威性。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培育公民的宪政和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准确实施尤为重要,它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宪法与人民、与人大、与政府、与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与宪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与宪政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政治文明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宪法基本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阐释,最后得出中国走向宪政之国的路径,以期为我国现阶段法律与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 ,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这就意味着我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然而 ,我国在法治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法治、理智地确定中国依法治国方略无疑是有意义的。   1 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了三百多个法律 ,国务院制定了七百多个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五千多个地方性法规。这就是说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 ,它…  相似文献   

18.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的治国方法,宪政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依据和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新跨越,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9.
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当代的宪政演进之路,其实质是宪法条文在中国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过程;宪法实施,宪法司法化,宪法私法化和违宪审查是中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三个位阶;民主、法治与人权是推行依宪治国乃至依法治国所必须秉持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20.
宪政社会主义是指坚持宪法至上、保障公民权利、有效限制政府权利的宪政主义与推行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内在结合。建设宪政社会主义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与基本目标。努力探索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司法化是建设我国宪政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