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疆岩画上的原始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岩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揭示了初民的原始思维方式,形象地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情景,为我们深入研究新疆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游牧狩猎社会原始体育形象的文化蕴含略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体育源起于人类文明的童年阶段,尽管初起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体育。但是,原始体育形象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曾经普遍地发生,并呈现出清晰脉络。遵循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民族学资料的佐证分析,从史前北方游牧民族的劳动过程中,对贺兰山岩画所遗存的原始体育形象进行考证,研究原始游牧民族如何通过这一造型艺术表现他们的运动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岩画中的舞蹈岩画赋予艺术表象的动作美,巫师作法岩画表达艺术意象的意蕴美,狩猎岩画传递出艺术神韵的意境美。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这是从美学的角度对岩画中原始体育活动作出的一种全新表述和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原始体育文化植根与地域性因素考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文化是宁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贺兰山地区各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这里曾是游牧狩猎文化的故乡与乐园,又是中原农耕文化的主要传播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文化特征,构成和孕育了贺兰山特有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可能奈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原始岩画最早蓬勃发展的西部宁夏贺兰山岩画中有许多射艺图像,它是研究史前弓箭与射艺的重要资料。目前对有关射箭技艺岩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运用实物和资料调查方法,对有关射箭技艺的岩画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贺兰山射艺岩画的数量、种类及在诸山口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探寻依据和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6.
西夏岩画是我国古代党项族的艺术作品之一。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许多岩画题材涉及当时军事、体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岩画展示了直观处于鼎盛时期的西夏古国的军事体育及其带有原始体育痕迹的军事训练和作战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现代军事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珠海宝镜湾岩画中关于人牲的使用和有关人牲灵魂出窍画面的发现与解读,对新石器晚期人类的原始宗教形式和祭祀方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岩画是现存最早的图像形式,图像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记录功能的产生,且与原始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而西藏岩石上所留下的原始体育图像是前体育形态.因此,对岩石上体育历史的研究,对从性质上认识图像与原始体育的联系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也为我国体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文化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从体育考古学视角研究中国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如舞蹈、射箭、射驽、投枪、马术、龙舟竞渡、摔跤、杂技和鹿棋等,是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我国原始体育文化的历史源流与特征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史前北方游牧民族的射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老文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凝固在宁夏贺兰山与北山的岩刻作品,贮存了许多远古人类的体育文化信息。射箭图岩画就是其中之一,它揭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斗争的手段,形象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生活情景,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和愿望,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弓箭的产生与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先秦两汉时期存在着大量的故事图画,这些图画,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多有记载,新发现的岩画或出土的陶器画、画像砖石、壁画及漆画、帛画中有大量实物.其时有数量不少的文献赞颂英雄圣主,讲诵故事,描述情节,语言上节奏感强,韵律和谐,明显带有讲诵的遗迹;甚至还有图画和赞诗合为一体的作品.先秦两汉时期与故事图画相配合的文体,与敦煌石室出土的俗赋极其类似.所以,看图讲故事是俗赋传播的方式之一.秦汉俗赋是变文的源头之一,变文的看图讲故事正是从早期俗赋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颜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绘画颜料是绘画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我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绘画者只有不断地认识和了解颜料的不同特质,并通过实际运用,使颜料融合于绘画形象的整体表现之中,这样,颜料才能够超越自身属性产生境在象外的意境,成为绘画者表达特定情感体验的语言载体。  相似文献   

13.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是中外美术史上两种最主要的绘画形式。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象绘画中含有抽象表现性因素;抽象绘画中也含有具象再现性因素。探讨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把握这两种不同绘画形式的艺术本质,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画的题款与题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款与题跋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题款与题跋,对研究中国画产生的背景及画家的创作心态与艺术审美观都有重要意义。宋元以后,中国画题款艺术的发展,为中国画在形式上带来了新的气息,成了文人画的表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艺术史学、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原理,结合献资料,对中国杂技艺术中的体育化进行分析解读。结果显示:东西方两个明中心几乎同时开始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尽管各种身体活动的体育实践各不相同,但对于人体的速度、力量、健美、灵巧等基本身体素质的追求和赞美的理念,各民族几乎是共同的。古人在翻腾跳跃,窜蹦跌打的生存劳动技能中产生了“小武术”、“大武术”、“对手顶”,“走钢丝”、斗虎、耍狮子等活动形式,它们既是杂技也是体育项目。从古至今,中国杂技艺术与体育化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变革究竞有没有底线?这条底线是什么?注重在绘画中经营诗的意象,笔墨技法营造意蕴相因相成不可分割,这是决定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本质区别。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体系以及技法体系也在极大程度上与其诗意化特征相关联。这应当是中国画的底线。因此,在美术专业的国画教学中,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和古代文论的教学,牢牢把握中国画的底线,设置相关的课程,彰显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黄宾虹的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表面上看,画面蓬头垢面,但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后面,更多的是他向我们陈述了他的人生,传达他对绘画的观点,讲解老庄哲学的精髓。他的绘画向后来者传递了他的山水世界的众多的绘画符号。黄宾虹绘画的面貌是“黑团团中墨团团”,黑、密、厚、重,厚到透不过气来,密到透不进风去;其次,他用笔的千变万化,乱草一堆,但笔笔分明,每一笔都严格遵循着绘画的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