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就要找准这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笔者认为,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学生。一、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效果。江苏洋思中学原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学校,之所以有…  相似文献   

2.
李霞 《湖南教育》2007,(3):20-21
由于教育的核心是"人",那么影响学校的特色化建设的这个"支点"就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3.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是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这句话虽有夸张之意,但人的发展确实需要"支点".这个"支点",不求撬动地球,只求实现理想人生.那么,中职生的支点是什么?职业学校应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支点,才能促使他们立足社会,奋发向前,实现美好人生?作为全国首批重点职高--浙江省奉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为学生寻找这样的支点,包括合理规划自己、培养一技之长、获得就业创业本领等.该校创办于1982年,它的前身是奉化大桥职业技术学校和宁波服装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校的内涵也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自身也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红燕 《成才之路》2012,(16):131-I000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需要智慧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想说:"给你一个支点去撬起爱的教育吧!这个支点就是智慧,有智慧地爱学生,才是教育的‘真爱’,有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一个合适的支点,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上好一堂堂好课的支点在哪里?我以为这个支点就是"教学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断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学校领导抓教学很内行。因为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反思,所以,学校就出台了硬性的规定,要求教师每堂课后都要有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阿基米德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学校而言,特色化建设就是这个推动学校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起整个地球。"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而言,这个"支点"往往是管理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创新点。找到了它,管理就会事半功倍。笔者从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学校层面。学校层面的创新管理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如文化氛围建设、人文关怀等,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系统性。这种创新一般由学校主导,各部门充实完备内容,分篇分章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刘军 《四川教育》2007,(10):13-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0.
钟乐江 《四川教育》2007,(10):10-1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戴铜 《江苏教育》2012,(Z2):60-64
【我的主张】人本和谐幸福——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儿童本位"是百年传承的教育主张,我们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追求幸福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人"在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成就"人"的幸福。1.立足人本,打好教育的人文底色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既是对传统"生本"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创新。学校"人本"的内涵,就是把"人"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谋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特色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位一体全面优质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学校要与时俱进,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就创建特色学校谈几点体会。一、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学校特色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这也是特色学校的追求和主要特征。建设特色学校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87):170-171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是"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建立在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简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有良好习惯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无疑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学者发现正确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沐浴在"赏识"阳光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有了"支点"就有了立足点和目标。语文课堂的"支点"就是一个主问题。抓住这个主问题,学生就能走进文本,体悟语言,涵泳文字。教师应在同一事物的对比处确立"支点",在课文的矛盾处确立"支点",在课文的详略处确立"支点",在作者的匠心独运处确立"支点",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论坛讲堂专家报告:我们经历"地震"金九银十,秋风送爽。2013年秋初,省、市、县连续召开的甘肃省新课程实验校长论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庄浪县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高中"名师讲堂"暨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我的教育思想上产生了一次次的"地震"。第一次"地震",是去年9月14—15日庄浪县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聚焦内涵发展,持续推进改革,促进优质均衡。西北师大教育学院李瑾瑜院长《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关于学校内涵发展》、浙江衢州市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最为突出与鲜明的举措,是实施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发展"供给侧",增强教师"获得感"。学校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阵地,校长是这个主阵地的发展"灵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教育供给侧最前沿的"人"的要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育供给水平,保证供给质量。东台市实验中学在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提高教育供给侧质量的过程中,将"学校发展,以师为本"的理念落实并细化。学校内部创设了促进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17.
本真与平等     
<正>我当校长十一年,在这之前,做过十一年教育机关的公务员,再在这之前,我在教室里教了十二年中学语文。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管理哲学"或我的"管理观",老实说,我对这些原是不屑一顾的,我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会很极端。比如,在对待校长与学校关系这个问题上,我就不喜欢用"管理""经营"这些词。我也反对动辄就使用"校长领导力"这个词,什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力",诸如此类。我以为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在学校这个学习型组织中,每一个教师都具有"领导力",不能把校长看得太高。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我在学校不断重复这个观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  相似文献   

19.
专业特色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 《职教论坛》2005,(8):25-26
所谓"特色",其基本内涵: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和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所具有的标志性特征,是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独特优质的富有开创性的个性色彩和风格,是在比较中存在的,在比较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评价改革,使孩子懂得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学会了自主,增长了才干,是一项实实在在对培养孩子有作用、有实效的活动,家长支持!"这是一位家长对我校"十五"课题的评价意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一个地球。"如果给教育改革也寻求一个支点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个支点就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