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爱是师生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和源泉. 尽力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 把学生当成朋友去处是热爱学生的体现,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应从爱学生、了解学生开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学习、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加油鼓劲、排忧解难,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有朋友之情,有拍案而起的激愤,有开怀的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情知交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细腻、微妙、复杂的情感领域里与学生心灵相通,情知交融。要以教师的真实换来学  相似文献   

3.
1.用爱去浇灌心灵之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的各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搞好班级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全部的爱去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地懂得: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只有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师生互动,有的放矢,取得教育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爱结合,爱中有严,爱而有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在愉快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如何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22):3-4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总会遇到一些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而如何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在于老师的认可与爱。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才能获得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它的枝叶。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让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下面这个职校老师记录的真情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更多感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只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调动并长时间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解他们的需要和追求,使师生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各种活动,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爱去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灵,是教育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和谐的"爱"是其核心,有了"爱"才能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  相似文献   

10.
要撒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首先要充满阳光。关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养成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是如何把爱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让爱走进校园,充盈课堂,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爱产生智慧,  相似文献   

11.
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教师只有倾注真诚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能够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双方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合作的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的需要,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自由,从而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教育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以爱赢得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有了爱,才能有信任和理解,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教师不但要爱学…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无私的爱融人工作中,融入师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教师把"爱"投射到学生心里,才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共振"。爱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有热爱党和人民,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教育事业,产生对学生的博爱,那是一种包容的爱,一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的爱,像父母爱孩子一样。只有爱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关心他们,与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密师生关系。班级中总是出现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这些虽然从学习成绩来讲并不是太差,但总让我们常把他们当成差生——行为偏差生。他们不仅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做好"。每次接新的班级我都要特别观察这样的学生。首先我通过家访和了解将他们归类。一类是"爱的缺失型"(单亲家庭),一类是"溺爱型"(父母溺爱,爷爷、奶奶过分"溺爱"),一类是"模仿型"(整天沉迷于电视和电脑游戏)。走近行为偏差生,找到根源,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6.
谈教育爱     
教育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具有教育性的积极情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爱对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利地进行教学都是很有意义的。教育爱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觉地、无私地、有目的地爱护、关心、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上。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师生之间缺乏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谈几点看法。一、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明灯,美好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并为  相似文献   

18.
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有了教师这种爱的力量,才能强烈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和谐,问题和矛盾便迎刃而解。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智慧就是爱。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友好,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构建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爱学生是建立尊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20.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的教育爱。只有通过爱,教育儿童才成为可能。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关心、尊重、要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的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主要有: (1)角色交换法。 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看成集体的一员,是学生的大朋友。遇到事情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