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发文化时,很多城市选择古代名人作为他们的文化符号,却没有认真考量这些符号和城市的关系;另一种现象就是把一些手工艺品当做城市的文化遗产,这表现出对文化与文明概念上的混淆。衡水在选择自身的文化时也出现了这样的不当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非文化”。发展文化留给衡水要做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建设,更要在整个城市的建设中把原本属于衡水的文化深深地植入到人们的思想当中,才能产生使文化强大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稻果程标≯盼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的地方,是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碰撞的地方,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相吸收的地方,是书本文化和生活文化融会贯通的地方。因此说,课堂是传授和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邵静 《生活教育》2011,(10):81-83
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聂在富 《小学语文》2014,(1):99-99,116
“经典”之“经”和“典”,在古汉语中原本是两个词,分别考察一下“经”和“典”的本义,有助于了解“经典”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说文》曰:“经,织纵丝也。”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第四节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学生问我,这里的“想像”和在其它的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想象”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如果是,哪一个更准确;如果不是,哪一个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有着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一向与文人都有不解之缘。在古代文坛中,花因人而名,人以花而传者不乏其人,陶渊明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本文试以其选入教材中的矧&花源记》与揿酒》为例,分析这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灵魂是文学!文学因素的淡化或缺位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力。莫言获奖迎来中国本土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国力强盛的背景支持,更是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肯定。其影响或许远不在其表,往细处讲,它引发了对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前”是指学校的前勤教学,“后”是指学校的后勤服务。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是科研和教学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蓝,要出成绩,要出成果,要出人才,光靠前勤教学是不够的。因此,正确认识后勤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看到“和”字.便想起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体字模,变来变去,凸显了一个“和”字。可见“和”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如今的人,理解“和”字,多限于平和、和缓、和睦、和平这类日常意思。不能怪今人见识浅,因为现代白话,是以远离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的。所以对字的理解,自然也少了古人胸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南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首先提出。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狭义上常指“上下文”。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课堂(小学)》2011,(4):122-123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反映了“雷人”、调侃、“山寨”等社会心理私文化征候。  相似文献   

12.
徐光斌 《今日教育》2013,(12):21-22
梁山小学坐落于梁平县城中心,始创于1952年,现有学生4473人,教职工175名,其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人,特级教师4人。6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醇厚的校风和学风。教师教得活,作业少;学生负担轻,学得乐。“活教乐学”的课堂特色文化赢得了老百姓良好的口碑。通过全面、系统、长远的思考、摸索、实验,梁山小学将课堂的文化延伸至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提炼出“活的教育、乐的人生”的“活乐教育”理念,让每—个走进梁山小学校园的人都能有意无意地感受到“活·乐”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的汉语教学我发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词汇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汉语深层意蕴的渴求,文化词教学在汉语教学中是一个必须面对又很难把握的环节,甚至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文化词教学其实是汉语教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儿”,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应该说,“语文味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彰显“语文味儿”呢?  相似文献   

15.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英汉委婉语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但由于英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英汉民族对同一委婉语的反应也有所差异.委婉语的使用不只是为了传达某个语义,更是利用其语用功能达到理想交际的效果.本文论证了"功能对等"指导英汉委婉语翻译的可行性及探讨了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各具特点;他认为,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一个教学班级群体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如脾气性格的差异,认知水平的差异,表述能力的差异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作文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水平的体现,所以.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差异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遵从“差异性原则”,以使班级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蒂尼 《教学随笔》2010,(5):13-14,21
如果说“恶搞”是三年前的热点名词,那么“娱乐化解读”将会是当下的热点名词了。这些名词都是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苏晓真 《考试周刊》2012,(73):30-31
孙中山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及西方文化吸收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均富”理念,提出了以“均富”为重要内涵的民生主义学说。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围绕土地和资本这两个问题来全面阐述及分析研究的,它能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和谐、融洽的性生活是维持良好夫妇关系的重要因素。现在两性观念逐渐改变,人们除追求物质生活的高水准之外,对夫妇间性生活的质和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性生活的质和量涉及许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晓薇  刘冬 《考试周刊》2010,(53):253-254
本文分析了当前电网企业文化的个性与特点,阐述了建设统一的电网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并探讨了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之下,电网企业内部各单位如何进行"特色"文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