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语文课堂荡漾着情和爱的活水,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如何触动学生的感情,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呢?我有以下几点粗略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有感情。这是由语文教材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所决定的。通过词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饱满而健康的感情和美好心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诗意化、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语文老师要竭尽所能引领学生去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本意义、情感内涵,要用真情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第一,深挖教材,备出感情。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  相似文献   

6.
葛瑞英 《考试周刊》2014,(32):57-57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和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充满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饱含激情地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进入课文意境,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就应贯穿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美的鉴赏力,提高审美敏感度,正确引领学生体会文章感情,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点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对应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第三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简言之就是情感。于漪老师语文情感教育观如是说:"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教材中选择的课文大多都是饱含作者感情的精品佳作,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世界,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一种能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心理活动。情感的成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语文》课中开展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好依据。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一方面丰富了情感的内容,另一方面改变了情感的内质。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情感教育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文章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无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即便那些文学色彩较淡的文章,也都有着作者的情感所系之处。缺少了情感,就会使这些文章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情感教育也是由教学对…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语文课堂是实现情感教育的最佳场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语文老师要借助语文课堂教学这条天然管道来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充满活力,怡养性情,使他们的心灵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一门文学课,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情感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师在高效课堂上架起沟通学生和教材的桥梁,让文本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感情世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感恩,成长为感情丰富的人.那么,在学生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成人格之事业也."  相似文献   

15.
每每去听课,总是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读书,可读出来的仍然平平淡淡,波浪不惊。课后又常听老师说:“语文教学中难教的不是语文基础知识,而是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可见,语文课堂要有读书声,这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但是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下面选取两个教学片断,也许从中可以悟出点什么。到痛的情读的仍课教础导道情课许教学选中片段一学习课…  相似文献   

16.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丰富学生知识、塑造美好心灵、铸造高尚人格十分重要。语文课堂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训练感情朗读、创设动人情境、指导合理想象、借助画面怡情、巧用比较鉴别和剖析人物形象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地开发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7.
高萍 《陕西教育》2006,(9):44-44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索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渡澜,引发学生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将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崇高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8.
王礼媛 《成才之路》2013,(16):16-16
研究发现,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情感升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有效地进行相关感情教育,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更多的爱,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成长。语文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尊敬,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可以说就是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就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文中有生活的愉悦 ,有人生的哲理 ,也有悲歌慷慨壮志 ,这一切都是作者感情的抒发。语文教学就应激发学生的感情 ,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发掘而达到增加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说 ,情感教育应当是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媒介。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 ,也应从情感教育出发。“文以载道”就是说“文”是“道”的载体。“文”中的“道”虽最终可归结到思想方面 ,但其中介体仍是情感。情感的长期积累和升华便形成思想。抛开中介体而直接由…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情趣。内化感情、深化感情、挖掘教材、营造气氛以及创设情境等都是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