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应该认识和掌握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应该认识和掌握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较多,这里仅就学贵有疑推动律、精博结合创新律、自由争辩增益律、学习应用结合律、实践反思优化律等方面,简介一下这些规律的要点、依据和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第四讲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一、这条原则和方法的提出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习成绩和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个性特点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教育。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只有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和教学就会失去自己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发挥其应  相似文献   

4.
“教师,既是学生的严父。又是学生的慈母”,这是在人们心中早已认可的真理。但要想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的人民教师,还要再补上一点,就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朋友”,是理解、尊重、平等的代名词;它是沟通人们心灵的钥匙。在工作实践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了解学生,沟通感情。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  相似文献   

5.
耳聋儿童教育的中心问题就是语言教育,而语言教育的入门阶段尤显得艰难而重要,身处耳聋教育第一线的同志都懂得这一点。为此,对这一阶段耳聋儿童学习语言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从理论上作些探讨无疑是有益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降生到世上,只要他没有生理缺陷,长大后就会说话。这个“会说话”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是自然而然度过的。这一来,使许多父母闹不清他  相似文献   

6.
说起中学体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简单几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就是中学体育的现状.在现阶段国家考试制度和学校评价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改变这种现状确实很难,但不是不可能.因为体育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的一种健康教育,最终目的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相似文献   

7.
吴群 《湖南教育》2011,(3):34-35
(一)最初,对于语文教学,我相信自己朴素的信念和经验。我充分相信书籍对人的教育力量,一个孩子,只要他爱上书,慢慢就会懂得读书,就会知道怎样获取知识。学会读书,自然会提高学习能力,自然就知道该做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13,(3):10-15
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金钱打交道。马克·吐温说:“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你的主人。”财商教育就是教人做金钱主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如果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修改、补充和发展的话,就有损于真理的威严,贬低真理的地位,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怀疑和动摇。这种看法之所以不对,就在于它不懂得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懂得真理的权威是建立在实践权威的基础上的,违背了真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课教学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历史课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 ,是关于育人的科学。人本身就是历史 ,只有历史才能说明人 ,抛开历史就不知道怎样做人。历史铸造一种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产生于对祖国历史的充分理解和认同 ,及对祖国的衷心热爱。由此可见 ,历史课在青少年成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教育学生懂得做人 ,做中国人 ,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课 ;是进行爱国主义、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课 ;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的主课。它又是一门帮助青少年学生全面提高素质 ,正确…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些学生不懂得感恩,没有感恩之心,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学校一直在开展感恩教育,可为什么成效并不显著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一、社会呼唤感恩教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父母,懂得感恩。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不顺或犯错误后不知道审视自己的行为,把过错全都推到别人身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曾在教学一线“浸泡”良久。很多人认为体育只是一些运动而已,毫无学问可言,但我却认为体育大有深意。教学中,在课外活动上,我热衷和学生一起踢球、耍太极,在动中感受生生不息的养生规律,在玩中一起讨论如何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如今调到教研室,我更致力于研究挖掘体育中的教育资源。这让我感到快乐,因为我深深懂得,它不只是一门学科,不只是一些运动,它更是一种养生,一种精神,一种哲学。甚至,我认为体育是教育学生的最好途径之一。首先,体育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它表现了人类所有的优秀品格:拼搏,团结,协调,毅力,…  相似文献   

13.
只知道"围追堵截",不懂得疏通沟通:只知道单向管理,不懂得双向互动:只知道制度需要,不考虑学生感受:只知道武断钳制,不知道和谐温暖.这种终极性评价,是一种教育制度暴力.  相似文献   

14.
王强 《考试周刊》2010,(30):146-146
学生的读写练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不少学生在课后的读写语言活动中不懂得如何高效地做练习。要么盲目地做,不知道哪些练习最适合自己;要么埋头苦做,不知道要做多少才适当,也不知道如何最有效地从练习中消化、理解所学知识,以为多做练习就能掌握知识。时间花了不少,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健康第一是学校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改革应以学校教育的改革为基础 传统的学校体育虽然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目标和要求,存在着许多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不适应的地方。这显然不单纯是学校体育出了问题,而是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不是学生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和顾惜自己的健康,而是基础教育追求升学率必然形成的重智轻体,使学生不得不以身体为本钱,以健康为代价,成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样的数学教育才是美的教育呢?笔者认为,数学教育目的以及围绕目的所采取的教育策略、学习者的数学认知规律、数学科学内部的规律这三者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统一,是美的数学教育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数学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数学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美的教育,主要取决于数学教育者的素养和匠心。数学教育必须展示和体验数学本身的美,才有可能使数学教育臻于完美。不懂得数学的美,就不懂得真正的数学。一、加强数学思想方…  相似文献   

17.
我的老师问我“你找到教育的感觉了吗?”,我茫然了。不是因为我知识的浅薄,而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理论到实践的路究竟有多远。我知道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曾经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教科书上说教育是研究教育规律的;我们知道教育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过多地在意知识而忘记了“人”;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教育看作传授知识的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在15世纪印刷术得以普及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教育应该使知识充满生活的力量,教育的主题永远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在知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物理中考题中,个别较难试题的物理情景不明朗,考生遇到这类题,往往不知道如何着手,不懂得从什么方向思考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其实这些情景的设计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模型,源于实验所取得数据,而考生比较缺乏模型建构的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举例阐述了物理模型建构过程,具有一定的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认为:"体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而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在众多种教育方法中,自然后果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简单易行。它不需要家长运用特殊的技巧,不需要特别的学习和努力。它指的是让孩子从行为的自然后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自然的后果是令人愉悦的,以后孩子还会继续去做,如果自然的后果是使人不快,他自然会改变其行为。 比如,孩子的手指被火烫了一下,知道被火烫了会疼,以后就不会再去随便接近火了。如果他曾从高处跳下时被摔疼了,以后走到高处自然就小心了。这就是孩子从自然的后果中懂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