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哈尔滨方言是与中国民族共同语很相似的一种北方方言,是中国官方推行的普通话的基础。哈尔滨方言中有许多外来语借词,方言发音也与普通话有所区别,儿音较重。这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其历史成因与哈尔滨的移民背景密切相关。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浅析哈尔滨方言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即使用同一种地方方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语用环境、个人风格等等不同,语音、措辞、谈吐也会有不同。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言”一般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一方面是相对语言而言的,方言与语言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个别的方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另一方面,方言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的。民族共同语是以该民族所使用的某一种方言为基础,以某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北方方言是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它的标准音。语言与方言理论上的层级划分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因它涉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像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参差不齐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的发展,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方言被逐渐淡化。我们对霞浦县实验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调查后发现.方言文化传承已出现断层。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语言委员会随后展开语言遗产保护工作。为了避免文化断层的扩大,方言教育的实施在幼儿园教育中已显得刻不容缓,如何找到方言与幼儿教学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乌鲁木齐方言的客观语言事实,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在对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特点及其社会成因,揭示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社会复杂性及文化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体问题,首先应考察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其中包括语言和社会的依存关系、语言的变异性和区分语言社会变体的标准及其分类。语言的社会变体包括地域变体和社会方言变体。社会方言变体主要有阶层变体、领域语言变体和语言的性别变体,其中性别变体表现在用语上的差别、性别差异中的歧视和女性语体诸方面。语言的社会变体还有口语与书面语、语体、文体等语言功能变体。  相似文献   

6.
尼苏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其所操的彝语属彝语南部方言,对尼苏话做语言人类学研究,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层面透视尼苏人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彝语南部方言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尼苏人的世界观、社会历史状况以及经济文化生活,这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彝族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分化往往是从移民开始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从相互隔离到进入渗透和交融状态,继而向人们选择的认为具有政治地位的语言、或者经济地位的语言靠拢,有时还会在特定场合选择能够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语言,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演变。新疆在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间几次大的移民潮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方言。各种方言相互影响,天津话作为当地的一种主流方言,自然也不例外。认识语言的演变要把它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考量,本文就天津话在新疆的几种演变方式,尝试分析其成因并说明社会对语言演变的影响。(一)“基本不变”的方式及其成因一般来说,移民的人…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语音上的一些认识和作为当地人的亲身体会,通过对天门方言的考察,试图将天门方言中的声母系统与《广韵》音系、现代普通话音系的声母进行详尽比较研究,以探求天门话声母的特点及其对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的开展,能够唤醒方言保护意识并能养成保护方言之自觉。我们以临沂方言为窗口观察方言的变化,仅就部分语音变化而言,如中古入声的今调类、中古知庄章的今声母、尖团音、果摄一等见系开合口的今韵母等方面皆发生了较大乃至系统性变化。从变化的内容、幅度和程度而言,方言变化呈现出新老异读现象严重、方言变化分布不平衡两大特点。方言变化分布的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地理区域、社会领域两大因素的不平衡。方言资源亟待保护,具体工作有二:方言资源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语言资源的完备运行是语言服务的基础,而语言资源的保护能够更好地保障语言资源的完备运行及在运行中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依据内容与深广度,方言服务包括宏观和具体两种。宏观服务主要指地方政府有保证公民有学习和使用母语方言的权利,并享有获得母语方言服务的权利;具体任务包括方言数据库和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言资源保护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二是方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三是方言与地方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平衡好这三种关系,我们才可以让方言放缓一下变化的脚步,按照正常的步伐行进,使语言和文化奏出更为和谐的旋律。唯有如此,方言资源则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方言是民间文学的语言基础,是地方戏曲的灵魂,民俗事象是用方言词语记录、传承下来的。对方言民俗词语及其意义的深入考察,是对民俗本身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做出合理解释的前提。因此,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调查、抢救不断丢失的方言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湘南是个多方言地区,对湘南方言分布及成因进行静态分析,湘南绝大部分地方呈现出多方言共存一地、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成为该地区鲜明语言特色的特点;对湘南方言接触进行动态分析,区分了作为强势方言的西南官话及作为弱势方言的湘南土话,揭示人们使用多方言的心理层面、语言工具性质、强(弱)势方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湘南多方言分布及接触对湘南地区社会文化生活及推普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多样性的学科,重点在于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血色浪漫》及《激情燃烧的岁月Ⅰ》中的北京方言和东北方言在塑造军人形象上的巧妙作用,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具有从众倾向,人们偏好使用人口相对较多的语言,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将逐渐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来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于是便形成共同语,而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当社会分化的时候,语言也就跟着分化,于是便产生方言。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可以分成八大区域。当然,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把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使其各自发挥好不同领域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人们的语言表达及艺术需求服务,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社会变动都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同样,语言的律动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处于急速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语言——上海方言,无论从语言的整合、构成,抑或语言的地位、包容性等方面,皆反映了当时上海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上海方言的变异,为我们解读上海自开埠以来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急遽变迁的社会运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7.
“偶有一GG”是什么意思?有些连语文老师都不能完全搞明白的语言,却常常会出现在学生平时的交谈或作文中。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环境给学生的语言教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一、形成学生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因素 1.方言的习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方言众多。以我们启东东南中学来说,随着镇级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不少外地学生来我校就读。虽然学生在校时都讲普通话,但夹杂着各地方言的“地方式普通话”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某一区域特殊的语言交流形式,由于人口城市化,经济一体化,以及语言普通化,地区方言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考验。经过研究陕西宝鸡地区方言的生态现状发现,一般情况下,社会方言变化会直接导致地区方言的变化,而地区方言的变化,正是这一地区方言生态变化的整体体现。而且这样的方言生态变化,总是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几个微观的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方言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方言,更有助于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培养语言学研究及语言教学工作者,因此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并且,淮北方言研究与淮北的历史、文学、民间艺术、旅游经济等文化形态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唐山方言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方言是我国北方方言的重要支脉,它以语音平重、调门坦直、词语诙谐为特征,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近年来,许多作品因使用唐山方言而增加了不少艺术魅力.研究唐山方言的形成及其特点,更好地发挥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每个语言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