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车内环境舒适度调节器调节模式单一、成本高等缺点,以STM32型单片机为控制芯片,结合CO_2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外围控制电路,并基于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设计了新型车内环境舒适度调节器.该调节器兼具调节模式多样化、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一种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光电等传感器对车内进行监控,当发现车内有滞留儿童时,进行报警并启动原车空调系统和车窗,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校园网和ZigBee技术的实验室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校园局域网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实验室环境数据进行采集,通过ZigBee网络和基于以太网的校园局域网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实现对实验室环境状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环境监测设计,它主要由环境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和数据监测终端组成.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对不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远程数据采集和监控,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系统升级方便,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260~385 km/h)、无砟和有砟轨道以及明线和隧道运行时的车内噪声特性,为高速列车车内减振降噪和车体低噪声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系统分析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车内噪声总值变化、空间分布、频谱特性和声源贡献,掌握车内噪声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轨道型式和隧道混响对车内噪声的影响,研究轮轨噪声、气动噪声和弓网噪声对车内噪声的作用。方法:1.根据不同的列车运行速度,分析车内噪声的变化规律;通过进一步对比头尾车运行时,不同测点位置的噪声总值、显著频率和声源贡献,研究气动作用对车内噪声的影响。2.针对不同轨道型式,分析车内噪声的差异特性;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速度下的前、后转向架上方车内噪声测点(其中一个还位于受电弓下方)的噪声总值、显著频率和声源贡献,研究有砟和无砟轨道、弓网噪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以及速度因素的作用。3.对于隧道运行,分析不同速度下在明线和隧道运行时的车内噪声总值和显著频率,研究隧道混响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以及速度因素的作用。结论:1.TC01车无论作为头车或尾车运行,车内观光区的噪声均主要受气动作用影响。2.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轨道型式的不同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有所降低。3.隧道混响对中间车的影响要高于头车。  相似文献   

6.
制冷效果的好坏,对于全空调车来说是十分关键的,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的前提.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取决于对客车空调系统的精检细修和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机器人所用的传感器很多,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内部测量传感和外部测量传感器两大类内部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一条掌握其自身状态位置及控制信息的反馈通道;外部传感器主要用来获取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传感器为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产品,基于传感器对机器人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夏季车内温度变化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温度随停车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改善车内温度环境的措施。车内空气温度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脚部位置温度最低,随空间高度升高而逐渐升高,顶部温度最高。车内高温情况下启动空调制冷,需要15~20 min才能达到人体适宜温度。实验表明:采取阴凉处停放、贴车窗膜、遮阳等措施均可降低车辆停放时的车内温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儿童滞留校车事故频发的问题,利用STC89C52RC单片机、热释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SIM800A模块设计了儿童滞留校车报警系统。当热释红外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同时检测到车内有人时,系统则语音报警,GSM模块向绑定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同时车门自动打开。通过实物模拟,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史志才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4):24-26,34
采用C语言开发了运行于微机环境下的有限元仿真软件包,用之对阵列电容传感器的测量过程进行仿真,进而为阵列电容传感器的分析、设计和优化提供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