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有这样一道选择题:“非洲最后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在19世纪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狂潮中被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占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比利时。”答案是C德国。做完该题以后,细心的学生会思考一个问题:纳米比亚是19世纪晚期被德国侵占的,“一战”中德国战败,那么20世纪90年代,它又是摆脱谁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呢?  相似文献   

2.
在古老而神秘的非洲大陆腹地,有一个王国名叫瓦坎达。这个国家是非洲黑人建立的高科技国度,科技水平高到可以与外星人一战!对,这是“漫威电影宇宙”中虚构的科幻国度。那么,问题来了,非洲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曾经诞生过强大的文明国度呢?  相似文献   

3.
在杭州体育馆门口矗立着几座铜像,其中有罗雪娟、楼云、吴小旋,还有一位,就是郑雄鹰。她是残奥会冠军,是浙江省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1975年,郑雄鹰出生在桐庐县横村镇徐家埠村,5岁那年的车祸对她来说是惨痛的记忆。玩耍  相似文献   

4.
右图是伫立在威海市中心环翠楼公园广场上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甲午黄海大战中指挥战舰勇冲敌阵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你留意一下,铜像的侧旁还卧着一只猎犬,它就是邓世昌豢养的那只后来被人们赋以“义犬”之称的太阳犬。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铜像南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  相似文献   

7.
非洲具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到的表述方式和记忆脉络传递着非洲古老的文化内涵。而在近现代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理性认知引发的人类文明登上时代的顶峰,非洲的这一特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外界,尤其是西方的霸权试图抹去并替代非洲的传统。结果造成非洲声音被压抑,形象遭扭曲的局面。人类学田野作为一种可行而科学的方法,在充分彰显非洲历史文化风貌并促成非洲与外界形成对话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剥离掉西方在表述非洲时附上的情境因素,从而复原非洲本真态。  相似文献   

8.
非洲具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到的表述方式和记忆脉络传递着非洲古老的文化内涵。而在近现代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理性认知引发的人类文明登上时代的顶峰,非洲的这一特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外界,尤其是西方的霸权试图抹去并替代非洲的传统。结果造成非洲声音被压抑,形象遭扭曲的局面。人类学田野作为一种可行而科学的方法,在充分彰显非洲历史文化风貌并促成非洲与外界形成对话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剥离掉西方在表述非洲时附上的情境因素,从而复原非洲本真态。  相似文献   

9.
作为城市装饰物的铜像,常常是吸引各种鸟儿栖息的“乐土”。于是,铜像上时常落下大煞风景又不易清洗的鸟粪。这种污秽物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可能腐蚀铜像。因此,日本的一些金属材料专家,在经过一系列专题研究后,决定在浇铸铜像时,向铜合金中添加适量的砷。金属材料专家是这样做的:他们在将铜水注入铜像模具前,就在模具表面涂上少许砷作润滑剂,以使铜合金中所含砷的量比原来材料中所含砷的量高出4倍左右。用这种新材料铸成新铜像后,几乎所有的鸟儿对此铜像退避三舍。即便人们在铜像周围故意撒上了最美味的鸟食,鸟儿们还是不敢靠近。专…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是记忆史实和积累储备史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都是建立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那么,同学们怎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牢地掌握史实和理解历史,这就需要讲究记忆方法。从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看,都突出了教材基础知识的主题地位,重在考查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结论的再认和再现。下面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为例,谈谈同学们如何去记忆和掌握这一战事及其相关史实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圆明园12生肖铜像制作完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年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据考证这12生肖铜像是按照我国12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隔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铜像口中便会喷水.因此又被称为“水力钟”。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掠走了这12生肖铜像.致使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  相似文献   

12.
景色·恬美     
《高中生》2005,(7)
美人鱼铜像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东北部海边的岩石上。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 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美人鱼铜像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一尊巨型的青铜雕塑——大禹铜像,在汶川饱含沧桑的大地上矗立。这尊巨型大禹铜像,耗铜近30吨,高12米,是广东援助震后汶川项目之一。几千年前,大禹治水的传说从、铜像背后的岷江流域传出,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著名风景区普陀山上立有一尊南海观音巨大铜像,这尊铜像面朝东南,气势雄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尊铜像不是完全直立的,而是向前倾斜15度。为什么要这样立像呢?经导游介绍,这样做,一是为了抵御东南方向来的台风,二是有利于预防地震,三是便于游客瞻仰。  相似文献   

15.
圆明园12生肖铜像制作完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年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据考证这12生肖铜像是按照我国12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隔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铜像口中便会喷水,因此又被称为"水力钟"。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20年,它的爆发与一战结局必然有着深刻联系,而一战的结局则直接体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谈二战起源就不能不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说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是新的大战爆发之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10,(5):57-57
被视为丹麦象征的“小美人鱼”铜像从哥本哈根港口吊起并装箱,开始她的上海世博之旅。这将是“小美人鱼”铜像自落成以来第一次离开家乡,10月31日之前,她将暂时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安家。“小美人鱼”铜像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据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在1913年铸造的,  相似文献   

18.
论七月诗派的共同主题游友基七月诗派迎着全民抗战的硝烟与人民解放的炮声诞生、成长。它同时代、现实、革命和战争如此紧密地“拥抱”,是新诗史上未曾有过的文学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战时文化一战争文学一战地诗歌”,为新诗注入了新的特质。它继承井发展了...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创伤理论和文化学述行研究的角度对霍夫曼斯塔尔的剧作《埃及海伦》进行分析,进而展现作者在一战后转向古代和东方找寻文化滋养的思想倾向,重点论述他在晚期创作中的和谐思想.霍夫曼斯塔尔的这部作品是对欧里辟得斯剧作《海伦》的改写和创新,其中不仅隐含作者对一战的反思,而且还包括他对语言的批判以及对神话传统的追溯,此外该作品还涉及创伤记忆、身体暴力、心理冲击、婚姻伦理和神话歌剧等主题.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10,(Z1):57-57
被视为丹麦象征的"小美人鱼"铜像从哥本哈根港口吊起并装箱,开始她的上海世博之旅。这将是"小美人鱼"铜像自落成以来第一次离开家乡,10月31日之前,她将暂时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安家。"小美人鱼"铜像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据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在1913年铸造的,近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