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给予学生多感官体验。在苏少版《音乐》三上歌曲《阿西里西》的教学中,教师力求以通感唤起学生的音乐本能,让其主动参与学习;以通感突破单一局限,使学生的歌唱体验立体化;以通感叠加局部体验,使学生的歌唱感受整体化。  相似文献   

2.
<正>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在编排时,收录了多首民族音乐,旨在通过其教学活动,向小学生传递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信息,丰富其音乐学习,促进其文化理解。教师应用苏少版教材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应注重文化理解要素在课堂中的渗透,并积极探究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唱 《捉泥鳅》 动情景表演《雨中乐》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雨中交响",是一首富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曲.歌曲通过对雨后孩子要去捉泥鳅的急切心情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一、三、五等单数小节的节奏基本相同,双数小节的节奏略有变化.旋律在逐渐变化中层层递进,推向高潮,生动地描绘出孩童在田间嬉戏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铃铛舞》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跳、唱、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记住歌曲的骨干音,并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们习惯于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语义内容为目标,而音乐的基本属性则决定了它无法直接传达视觉性与语义性的内容,因此,音乐学习重要的是获得过程性的体验,积累音乐感受。在苏少版《音乐》三下《打字机之歌》一课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运用图形谱,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各种要素,进而让学生获得通感体验,养成"音乐的耳朵"。  相似文献   

6.
随着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概念相继提出,并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关注的内容,要求教师能够将其落实于课堂教学,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结合苏少版教材,以深度学习为导向,就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实践策略展开研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深度学习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也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核心素养教育能够切实渗透于教学活动当中,如营造情境、挖掘内涵、组织活动、鼓励创新等,打造深度学习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儿童深度"的书法课堂,追寻让儿童在书法课上真正习得技法、懂得审美、涵养文化。教学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下《学习与运用(一)》一课,基于儿童深度、教材开发、学书法则三个原则,致力让教学目标更具梯度,教学内容更具浓度,学生学习更具深度,让学生在书法课堂中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案例背景解读 《快乐的农夫》一课选自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村庄》."村庄"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但城市学生接触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却很少.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选择了具有特点的中外歌曲,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快乐,体验农村生活的乡土风情. 《快乐的农夫》是一首只有几十秒钟的著名小曲.乐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活泼、兴奋,描写了精神焕发、生气勃勃的农民在田野中劳动的愉快心情.因为是器乐曲的教学,和本单元的其他作品相比,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要针对一次去郊县送教的任务,如何在对学生原有音乐能力、习惯的学习方式等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又能使学生轻松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而又能学有所获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能从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忆江南》。 教材分析:(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加演唱和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对诗词歌曲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马长芹 《儿童音乐》2010,(11):78-81
一、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四单元歌曲《打麦号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一领众合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并从中感受到浓郁的靖江民歌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12.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有创意、有特色,教材采用系列的单元编排,以听、唱、动、奏等音乐综合活动贯穿全书。在音乐单元主题下开展欣赏教学,要研读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特点;注重音乐传承,体会作品意境;探究知识情感,强调音乐实践;提升音乐审美,注重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已有三年。三年间,教师、学生、课堂都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现以苏少版《美术》四下《鸟的纹样》一课的三次教学为例,谈谈美术教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一、教材背景分析在旧版教材中,《鸟的纹样》一课被安排在三年级,新版教材安排在四年级。虽然同是第二学段的内容,但就学生对纹样的理解以及精细设计、绘制纹样的能力来说,四年级无疑比三年级更适合该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审美素养是初中音乐教学重要的隐性目标,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纵观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它包含的题材广泛,作品的情感基调丰富,教师应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审美元素,从音乐曲风、情感基调、音乐实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用心感悟音乐,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梁爽 《江苏教育》2022,(33):78-79
<正>红色歌曲,简言之,是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其源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民族性、人民性和时代性。苏少版《音乐》教材中,收录了不少红色歌曲,这些红色歌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能有效弘扬民族文化,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作用。下文,笔者谈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红色歌曲的实践。1.借助民族乐器学习红色歌曲借助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有助于学生对乐曲产生共鸣与共情。  相似文献   

16.
李丽 《江苏教育》2022,(73):79-80
<正>音乐教育要回归美的本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下文,笔者以苏少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的教学为例,结合自身不断备课、上课、磨课的经历,阐述如何让音乐教育回归美。1.感受美:还原音乐创作的意境《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梅花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之情。歌曲描绘了在冬日里骑着毛驴,踏着皑皑白雪去赏梅的情景,将人们在赏梅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歌曲《采菱》。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菱》。2.初步了解菱角的知识。3.通过创编音乐剧,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八只小鹅》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中一首简单而又欢快活泼的合唱歌曲.它是合唱教学的起始内容。因此.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对合唱学习的兴趣。课前我作了比较精心的备课.但由于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原本轻松、简单的合唱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困难重重.课堂上充斥的都是“不和谐之音”。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领学生唱出和谐之声?  相似文献   

19.
传承书法传统文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为凭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用一个班做课堂书法教学实践。努力在学生中普及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张圣洁 《学子》2012,(12):31-31
美术课程标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其中,综合.探索领域所设计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美术课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笔者通过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的实践,有所感悟。一、美在环境生活中美术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