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抽样调查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市区、农村共60所小学3~6年级6000名学生习作语言现状,发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高的学生习作水平高;小学中、高学段内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但随着年级的递增,在习惯、质量、建构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地区的小学生习作语言素养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并不与其经济、教育水平一致,小学男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普遍低于女生。建议小学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要重视小学男生习作语言习惯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2.
实施小学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采集素材;鼓励学生多阅读,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把握习作要求,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注意与课文教学沟通,循序渐进地遵循学生的年级不同、习作要求不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58):6-7
抽样调查C市市区、农村共8所小学和初中800多名学生习作习惯,结果表明,习作习惯直接影响习作水平,习作习惯好的学生习作水平高;六七年级的女生写作习惯普遍优于男生,且有上升趋势;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习惯优于初中七年级学生。建议六七年级教学要注重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要重视加大习作修改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小学第二学段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要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培养。利用教材,让学生感悟语言特点,加以模仿;观察生活,在发现中获得灵感,进行创造;增强实践,在练习中发展语言,形成个性。  相似文献   

5.
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是"内部语言"。为有效改造学生内部语言,我们要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日常环境;要真正重视语言积累,改造并丰富内部语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对生活进行积极的观察、思考与表达中促进内部语言的改造;要引导学生勤于练笔,操练语言,活化语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反复修改,以净化语言,锤炼语言。  相似文献   

6.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正习作教学难,很多语文教师一定深有同感。大家都在思索、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习作教学的秘诀,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解决三点:其一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其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会表达;其三要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一、巧妇乐为有米之炊——重视习作素材的收集与语言的积累1.指导品读,积累语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和书交谈和沟通,既可以审视内心,又能在读的过程中,领略每一本书语言的魅力,进行语言积累。但很多孩子的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  相似文献   

8.
陶叶飞 《家长》2024,(9):151-154
<正>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情感、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加以重视。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语言干瘪、生硬,材料干涩、枯硬,学生畏惧习作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写作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谭仕清 《天津教育》2023,(21):150-152
<正>习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和能力,需要加强习作练习,要想取得良好的习作练习成效,需要教师加强习作作业设计。在习作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掌握习作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分层和生活化的习作内容、开放与个性化的习作题目、新颖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并通过多元主体共同设计,从多种途径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语文习作作业,从而为学生语文习作练习提供支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习作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习作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提倡学生自主拟题,习作内容要由学生选择确定,习作指导就要注意层次性,要因人而教,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才能表达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生活、真情感,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积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为学生搭建积累习作素材的平台。一、积累语言1.背诵文本词句。  相似文献   

12.
吴虹燕 《天津教育》2023,(13):132-134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素材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经历感知、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体现出梯度教学,从单纯的词句和段落模仿到不同类型作文的谋篇布局等,以由易到难的梯度习作训练加强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表达。基于当前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提出了教学实践中实施习作梯度训练的有效策略。一、转变教学思路,明确习作梯度训练的价值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相较于听、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称为"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习作,既缺少习作的内容,也缺少表达的语言,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习作内容和语言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习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相似文献   

15.
王占龙 《考试周刊》2014,(91):48-48
小学生语言的储备量直接影响习作,可谓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文本园中勤积累,可以夯实学生积累;影视剧中乐采蜜,可以拓宽学生积累;课外书中巧采蜜,可以丰富学生积累;生活实践会采蜜,可以激活学生积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促使学生养成积累习惯,形成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入手,注重语言积累,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教师要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及训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说话、写话并进行习作练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激励学生乐于表达、善于习作。  相似文献   

17.
小学的习作教学要坚持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学生的活动,写学生的学习、写学生的活动、写自然、写社会,丰富学生的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语言积累,并且与各类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要实行课堂习作和在生活中习作“多轨运行”,在生活、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和表达方法,做到“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8.
抽样测评江苏省C市市区、农村共4所小学1200名学生习作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状况,结果表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小学生习作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整体发展不足;小学男女生在"习惯""数量""建构"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运用"维度上并没有显示差异;城市学生在积累数量与语言运用上优势明显,其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普遍高于农村学生,城乡之间差异明显;小学中高段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上的差异不明显,但高段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停滞不前。为此,当前的习作教学要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正确看待男生语言素养的不足,加强小学男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重视农村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养成,对症下药,提"优"补"差";厘清不同学段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重视小学高段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是生活贫乏,思维幼稚,语言陈旧。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应该注意四点:话题作文不宜宽;创新口号不宜多;作文指导不宜空;自我临近不宜缺。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重点。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写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让小学生的习作富有个性是核心素养下习作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个性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引导广泛阅读,积累个性语言;营造习作情境,引导个性习作;突显主体地位,引导个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