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艺术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劳动说,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属于艺术的一个门类,也是产生于人类劳动生产过程中。最初的最原始的音乐,就是劳动时或是庆祝娱乐时唱出来的。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成为音乐、歌曲,这些歌曲在人们的口头中传唱,歌词就成了最早的诗歌。我国的古诗词从《诗经》开始,诗词  相似文献   

2.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人类就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节奏的劳动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时的人们在庆贺丰收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用敲打石器、木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还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美的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一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所以音乐课是盲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人们自然会提起"劳动"这个话题,唱响"劳动"的颂歌。"劳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毫无疑问,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今天,就没有世界的今天。从远古的钻木取火、狩猎农耕,到今天的核能发电、信息网络和人造卫星,人类一步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野蛮走向文明,在征服自然和创造文明的活动中,劳动是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刘翠萍 《考试周刊》2013,(42):26-26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其实,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的语言与文学就紧紧联系在一起。音乐与语言文字从产生那天起,就没有分开过,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7.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它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它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由于以往我们的音乐教学出现了较多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发展状况 舞蹈和音乐的关系非常亲密,从舞蹈起源的那一刻就拌随着音乐节奏的产生,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从由动物界分化、提升出来,至今已有350万年的历史。这个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也是一部在生产劳动中人类不断地创造、利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历史。从最初的语言媒介到印刷媒介,直到今天的电子媒介,传播媒介已成为人类交流、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千百年来人们获得幸福、争取进步的第一手段。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人类文明、创造了世界。在生活中,随处都需要用我们双手来创造身边的美。但是,对现在的许多学生来说,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观念越来越淡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音乐的国度。我国的音乐与诗、舞相伴随而产生,有着数千年灿烂的历史。兹根据现存文献及实物资料对其发展脉络作扼要的梳理。一、原始音乐劳动创造了人,也赋与了人以审美能力,包含音乐在内的文艺因而产生。我国最早的音乐便表现了古代人民以劳动为主体的生活与情感,并与诗和舞紧密结合。比如,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仃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它又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从最早的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不以任何人、任何集团和阶级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同时,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反对剥削、压迫和奴役,争取解放和自由的历史。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知识。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劳动美,这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回首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劳动让人类发生了质变,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华丽转身,也同样是劳动让人类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时刻,在全国人民共建小康社会的幸福时刻,劳动也必将起到决定作用,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础。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为了报答泥土芳香的情义,鲜花无悔凋零于风雨,是因为它曾有一段生命的俏丽,在这片古风悠长的大地上,有多少质朴的劳动者用他们的血泪,书写了社会发展的壮丽诗篇,铸就了经济繁荣的不朽丰碑。中国梦,劳动美!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历程啊!我们不会忘记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如果不是那些最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学,二是文字,三是音符。”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乐曲、歌词往往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智慧,传递着历史的遗韵。正是这特有的魅力使音乐成了历史教学中的珍贵资源,音乐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的乐舞与原始人类生活具有直接的关系。劳动中的节奏是形成乐音动态形式的基础,巫术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音乐的形成。人类社会能摆脱原始社会大踏步地走向现代,靠的是善于思考的大脑和灵活的双手,因此,音乐起源于模仿是音乐起源于劳动与巫术活动之后的必然命题。史前先民在制作模仿鸟兽的哨音时,一方面开发了人类最早的音乐听觉感知力和双手的灵巧性,另一方面又从这种鸣晌模仿中获得了听觉的愉悦,演绎出今天音乐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音乐自产生那天起,就伴随人类经历着风风雨雨的历史沧桑,而逐渐地更加完美起来。但关于音乐的起源问题,古今中外学者们却众说纷云,各举自见,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定论。可他们所持的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种:劳动起源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等。我们先来看劳动起源说。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确,藉以艺术表现的歌喉、双手、语言以至籍以艺术思维的大脑,都是在劳动中逐步进化而形成的。在这里,他把音乐的起源单单归于了劳动。这似乎已是在人们头脑中长期固定下来的传统看法。鲁迅先生赞成这一观  相似文献   

19.
刘继文 《现代语文》2007,(10):20-20,27
语言是人类历史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语言占有其核心的地位.这正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Frank R.Palmer所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是打开人类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表现思想感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