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美国的16天里,有两个细节让我很吃惊。一是很少需要擦鞋;二是车辆看见行人要过马路,恨不得几百米外就停下。凡我所到之处,非常洁净;所见之人,也多彬彬有礼。我曾经就一个细节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从我位于新泽西州的住处穿越哈德逊河,紧邻的两条高速车道上,迎面而来的379辆车,无一人没系安全带。透过  相似文献   

2.
安全带     
因为爱孩子,所以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对儿童有一份特别的关注和留意,初来乍到,我就发现街上四五岁到七八岁的孩子身上横挂着一条桔红色的带子,非常醒目。小芸爸爸告诉我:“这是安全带,汽车从很远就可以看见有孩子了。”噢,在一个汽车世界里,这是一项对孩子的重要保护措施,这是安全带给予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在班级中常常有所谓的"后进生",然而,"后进生"也会有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不,我就遇上了一位。[案例描述]秋游的时候,学校组织孩子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玩"青蛙跳""升降飞机"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带队的老师陪着孩子们一起玩。当所有孩子都在高呼"何老师,我和你一起玩"的时候,小冯却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了好久的话:"何老师,你快把安全带系上。"小冯没有高呼,他的声音很平,很亲切地提醒了我。很小的细节,让我感动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细心、有爱心、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4.
因为我家离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比较远,所以交通一直是我家的一个大难题。我两岁的时候,妈妈骑的是自行车,妈妈亲切地叫它"小毛驴"。她在后座上安了一个坐椅,每次要带我出去时,就把我抱上坐椅,扣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5.
我的师父曾经跟我说过: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把工作做细。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班主任,我不断反思教育的精彩与失败之处,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我都用心推敲,努力做好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开学伊始,我和学生就培养一种习惯,即日省吾身,虽然每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扬长避短,惩非扬  相似文献   

6.
我很喜欢跟孩子分享我的过去,不过我不喜欢老生常谈.父母的过去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生活教材,也是经验的传承,不过要把故事说得精彩,让孩子自然地接受,是一门学问. 一次,我的儿子小胖在车上睡着了,我趁机开车绕到以前住过的地方,想让两个没睡着的女儿看看我以前的生活环境,也顺便消磨一点时间,让小胖可以多睡一会.我停好车,指着旁边的房子,转头对两个女儿说:"看,我以前就住在这里.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大约25岁."两个小女生迅速解开安全带,兴奋地把头贴着车窗往外看.  相似文献   

7.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数学教学中的点滴的"细节"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抓住一个细节就生成了一个精彩的环节,利用了一个细节就形成了一个课堂经典。所以,数学教学中的"细节"不可忽视。怎样才做到细节成就数学课堂的经典,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成功"没有秘诀,只有两个字:坚持。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很重要的特质,那就是"注意细节"。对于那些凡是觉得自己每天上班都压力沉重、痛不欲生者,或许想想下面这句话心里就会好过一些:"每一天都很辛苦,可是每一年却过得越来越容易;每一天都觉得很容易,可是却觉得每一年过得越来越难。"有位电信行业的主管形容这就是他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9.
剪辑是电影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把分别拍摄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粘接起来成为一部电影的艺术手段。《孔乙己》是一个小说作品,作家在作品中运用了高明的剪辑艺术,把一个个细节剪辑成一组镜头,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意义,使作品富有电影的剪辑美。首先,《孔乙己》在细节的剪辑上注意了物质内容的连贯性。法国马赛尔·马尔丹有过论述:“在两个镜头中,应当出现一种类同的元素,使人很快认出镜头和它表现的环境。”《孔乙己》就是这样,上一个细节与下一个细节都有类同的物质元素出现,这样,细节的过渡转换就显得自然圆润。作品…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细节就是在课堂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某一个相对完整的步骤,或者在两个教学步骤之间进行过渡时,做出的细致安排,或对临场出现的问题做细微的处理。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许多的辛苦。在这里,我不想从理论的高度去阐述,只想丛一个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做好的几个细节方面谈一谈。一篇课文,第一个需要阅读的是教师。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和加深理解,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方面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做好备课的各个细节,要相信,细节终能铸就完美。  相似文献   

12.
2004年5月1日星期天天气:晴五一劳动节,我坐飞机去三亚旅游。刚上飞机,我觉得很紧张。我还没有坐过飞机呢!所以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乱跳。我拉着爸爸的手,对爸爸说:“爸爸,坐飞机怕不怕?”爸爸说:“没有事情的,你放心好了,只要系好安全带就行了,别那么紧张。我给你买的是靠窗户的票,等下飞机飞到天上的时候,你就可以看看窗外,风景很美的。”他说完,我的心里就不紧张了。我系好安全带,看到窗户外有一架飞机越跑越快,忽然一下子起飞了,飞得很高很高,直到连影子都看不见了,我才回过神来。“飞机就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服务员甜美的…  相似文献   

13.
方敏 《学周刊C版》2011,(11):103-104
2010学年第一学期.我被教研组推荐参加了校优质课展示评比活动.作为老教师我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为了能上好这节体育课我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准备.教案设计就用了一周的时间。最后我的教学设计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教研员的高度认可.可是就是一个小的细节却降低了优质课的质量档次。这个细节就是我忘记要求学生穿校服(统一起来).因为当时是两个老师同时上课两个班对比很明显。这个平时看起来不要紧的细节却在关键时刻影响了我.可以说给我的启示非常大。从这个失败让我知道细节往往是决定你成败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4.
细节之美     
生活的真相是这样的吗?怎么就没有办法停下来,看一看风景是如何从一棵树梢掠过,吹过另一棵树的? 这是我从一篇无名小文中读到的最动人的文字。它让我想起一个词:细节。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被工作纠缠着,被各种声音诱惑着,他们没有办法停下来,看一眼停留在树梢上的风景;他们思行匆匆,太多的大事小事要亲自去处理,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被他们过滤掉了。细节是他们过滤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向明康 《初中生》2012,(Z5):24-27
正不注重或不善于细节描写,是初中生作文中的通病。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成功的细节描写,能使文章血肉丰满,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病文呈现]笑着面对生活尹胜在生活的道路上,我曾遭受过一次沉重打击,差点让我倒  相似文献   

16.
在娱乐圈我一直有两个偶像,一个是刘德华,一个是周星驰,在两个细节上我对他们有深深的敬意。先说刘德华。在2007年另一个歌星演唱会上,他作为嘉宾出场,唱了一首《冰雨》。当时舞台现场制  相似文献   

17.
剪辑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把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粘接成为一部电影的艺术手段。作为纯语言的散文《醉翁亭记》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其细节的连接就像镜头的组合一样,富有电影的剪辑美。首先,《醉翁亭记》在细节的剪辑上注意了物质内容的连贯性。法国的马赛尔·马尔丹说过:“在两个镜头中,应当出现一种类同的元素,使人很快认出镜头和它表现的环境。”《醉翁亭记》就是这样,每一个细节都有类同的物质元素存在,这样,细节的过渡转换就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作品先描写了亭子外围的风光,向我们展示了一组…  相似文献   

18.
动笔写《尘埃落定》的时候,在我脑中就出现了那样的一幅图画,非常清晰强烈,就是雪后放晴,画眉在窗外枝头叫。一个人躺在床上。当一个个细节很成功的话,就是给人物搭了个舞台,就有了他们活动的空间。至于这些细节怎样串联起来。有很多是由不得我的,因为人物要运动,情节要发展,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和逻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不是在创作小说而是在记录。我被情节牵着走。在我心中有了二三十个细节的时候,我觉得该写点儿什么了。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要上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推敲打磨的。光是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不足以支撑起好课堂,关键还是要有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细节中。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细节成就课堂。课堂是由无数教与学的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关键,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高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那么今天我所提到的“精彩的细节”不是如何去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去品词析句,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本保障,而这些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在这里我只提学生两种重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的教育将会做到极致。一来学校实习的小陆老师和学生告别的那天,两个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买了许多小礼品送给她,有的甚至哭了起来,让我们这些做了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教师煞是眼红,也感到困惑——仅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对她怎么这样留恋?她有哪些魔力?带着这个困惑,我在两个班的学生中间作了一个调查,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有一条是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