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小看了简单的几句口头禅,家长通过关心孩子的口头禅,朋友之间重视口头禅都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心理问题。一些口头禅对健康不利第一类,是诸如“没劲透了”、“郁闷”这些会传染给他人消极情绪的口头禅。例如“郁闷”一词,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的反映。不抛弃这些口头禅,会让你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第二类,“我不行”、“我太笨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口头禅,这一类口头禅不断强化对自己的否定评价,会导致人们产生自卑感。第三类,“随便”、“凑合吧”,这类口头禅看上去要求不高,但隐含着一种消极的情绪,显得…  相似文献   

2.
今天,你酷吗     
酷,是由英文单词“COOL”音译来的,原意是凉爽。现在,“酷”已经被我们广泛地使用着,成为学校里最经常听到的口头禅了。看到一个明星的精彩表演,我们会说:“哇噻,好酷啊!”同桌得意地亮出最新款的玩具,一定会引来“呀,酷毙了”的羡慕……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在我们的生话中,哪些是“酷”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3.
“你已入了明教是吗?看来咱俩以后可以同舟共济了。” “呸.你真以为明教和你那寒酸的丐帮能百年好合?没劲透了。最后还不是得在华山上杀个面红耳赤?也亏得你级数很高.否则我大明教收了个丐帮弟子岂不是丢人现眼?”  相似文献   

4.
校园流行语     
好帅气呀——蟋蟀的“蟀”这是女生的口头禅,一般说那些假酷的男生。这是真理有些事情怕别人不相信,把”真理”二字也搬了出来,还带着学者的口气。  相似文献   

5.
摆脱厌烦感     
中学生正处在茁壮成长的时期,可不少同学却觉得“烦透了”、“没劲”。“烦”竟成了校园口头禅。现代心理学把这种厌烦感叫做“精神疲倦”。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酷”一词越来越流行,诸如“你好酷哟”、“酷毙了”、“酷酷的”、“酷一下”之类的词成了十五六岁至二十来岁青年学生和上班族的口头禅。日常生活中凡娱乐性的广告、报纸、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也把这些词信手拈来,频频使用。很多人已经知道“酷”实际上是英语“cool”的音译。  相似文献   

7.
《第二课堂(小学)》2011,(4):126-127
作为地道的“京片子”,王菲的口齿伶俐显然不容置疑,而更有意思的是,以往走“酷姐”路线的她每次面对记者们长篇大论的提问,都能对答如流却又言简意赅。用粉丝的话来说,就是把记者噎得哑口无言。以下就是王菲接受采访时的精彩语录。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的副班长昊天,样样表现都很出色,而且特“酷”,于是我想写写她。文章写起来倒也顺利,因为我太了解她了。可是写完了一看,感觉“没劲”,为什么?人家那么“酷”,可我的文章却干巴巴的,一是一,二是二,事例加事例,一点儿也不生动,根本就没有那种“酷”的感觉。想来  相似文献   

9.
“你少来”就是我的口头禅!我很喜欢这句话,它简单明了,既符合本人的明快作风,又略带俏皮,使我在表达不同意见时显得随和亲近。——bosnia我有个同学的口头禅是:“怕什么啊,我罩你!”  相似文献   

10.
“口头禅,本佛教语,指不能领会禅理,只是袭用禅宗和尚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后来指说话时经常挂在嘴上但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词句。”《辞源》上如是解释。“我晕”、“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这些口头禅时时灌进我们的耳朵。它们真的就是空谈吗?真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吗?心理学可不这么认为。一、口头禅的性格象征口头禅是人们内心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信息经过心理加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并且当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这是心理学对口头禅的解释。心理专家们认为,口头禅作为…  相似文献   

11.
酷我巧克力     
明天,吃货博士的最新产品——酷我巧克力正式打入零食市场。你想酷吗?那就多吃几块酷我巧克力吧!这可不是一般的巧克力,每~块上面都刻着一个字,比如“飞”“跑”“跳”……  相似文献   

12.
“有冇搞错?”,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的一句口头禅。当一个稍会讲话的孩子说出“有冇搞错”时,大人常会捧腹大笑,为孩子既能正确表达意思.又能巧妙运用此口头禅而自豪。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中,幼儿会经常使用这个口头禅,这是不足为怪的。朋友,你是否注意到,当你——一个成年人,或是幼儿的父母,或是幼儿的老师……当幼儿对你说“有冇搞错”时,你是把它当作一句惯用的口头禅、一句戏言而一笑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酷”,原指残酷,程度深。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影星的“酷”,学习成绩优秀的“酷”,甚至“敢”与老师顶嘴、与父母辩理也成了“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种含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请以“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4.
享耳 《家长》2012,(8):48-49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这个帖子共“晒”出18条家长爱说的口头禅。在这些口头禅的投票中,“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睡觉”名列口头禅第一位。啡名第二的是“我这是为你好”。排名第三到第五位均依次为“你每天都在干什么”、“你一天到晚都不运动!给我干XX去”、“你这孩子,给你讲了这么多遍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父母发现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没劲”、“真烦”。他们学不踏实,玩不痛快,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不愉快的情绪让他们心烦意乱,但又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6.
“裤”行记     
你知道吗?有时我很“ku”,但不是“长得酷”的“酷”,而是“裤子”的“裤”哦!不信,你听听吧!“裤”行一有一天早上,老爸骑车带我去上学。跨进校门口的时候,老爸——一个大男子汉,竟然在我背后大叫起来。我转过身去。老爸飞快地一把将我拉到边上,贴着我耳边轻声对我说:“儿子,你裤子穿反了啊!”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成就感汤姆跑步比赛得了最后一名,杰瑞对他说:“你跑了最后一名,真没劲!”汤姆说:“怎么没劲?你没有看到前面那九个人被我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电脑》2009,(7):119-119
王菲的“个性十足”几乎像她本人一样出名。在娱乐圈多年的摸爬滚打让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常常将酷姐儿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噎得一众记者个个哑口无言。咱们也可以跟她学学“超人”语录。  相似文献   

19.
脚下的土地并不肥沃,但“酷”老师和“酷”学生打造了一个“酷”的班级,那道“酷”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小不点论cool     
“我最酷!”“流氓兔最酷!”“哇,波比娃娃,你酷毙了!”“酷,酷,酷,裤子的裤!”“慢着慢着,这么闹哄哄的怎么行?我来主持一下,四(1)班论cool讨论会现在开始!”我们班的女能人——大班长,时时不忘自己身为父母官的责任,挺身而出,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