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叶画》是九义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说话训练。上此课时正值初秋时节,教学中我们依据“玩玩———做做———说说———夸夸”的思路设计本堂说话课。课前准备:老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拾落叶,一边认识各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一、赏画揭题1.一上课老师说:“小朋友,老师收到了一份秋姑娘送来的礼物,大家想看看吗?”(出示六幅树叶画请学生欣赏)老师问:“这些画漂亮吗?你发现这些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画都是用树叶拼成的)2.老师小结:“原来用各种各样的树叶也可以拼贴成画。我们给这样的画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树叶…  相似文献   

2.
树叶与魔术     
杨光 《南昌教育》2006,(11):42-42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美术课内容是“有趣的拓印”,简录于下——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教室里笑了起来:“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了解书信正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班有4位同学转学了,大家还记得都是谁吗?(学生说转走学生的姓名)前几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猜猜是谁的?是叶冠廷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信,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读读这封信。注意听,他在信里都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5.
看一看:哇。这群小金鱼多可爱呀。其实它们是用树叶贴成的。学一学:天气冷了,一片片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让我们收集一些树叶,学做树叶贴画吧。1.挑选树叶(可剪下纸叶替代),作为金鱼的身子、尾巴、眼睛和鳍,拼贴一条金鱼。2.修剪红色叶子,做金鱼的眼睛。3.再贴一条小金鱼。5.在贴画中加上水草、气泡……4.三片小叶子拼成金鱼的尾巴。做一做:你也动手试做一幅树叶贴画吧。说一说:1.你准备做一幅什么树叶贴画呢?2.你用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树叶做了什么?3.你觉得自己做的树叶贴画棒不棒啊?写一…  相似文献   

6.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在上《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杨梅我们太熟悉了我家就有杨梅树。您就让我们自学吧!我们肯定能学懂,”我高兴地说:“是吗,太好了!能说说你打算怎么自学这篇课文吗?这位同学稍微想了一会儿答道:“我可以把杨梅介绍给大家听,”另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然后看看是书上写得好.还是他介绍得好。”“还要看看书上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杨梅  相似文献   

9.
在佛山九小的剧场里,我们听了一堂情境作文教学观摩课,使我感触很深,并由此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题是《我的同学》。上课了,老师首先示意一位同学站到门外,然后问:黄子欣同学大家熟悉吗?她长得什么样子?今天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同学们顿时情绪激昂,极力回忆“黄子欣”同学的样子,纷纷举手回答。但是众说纷纭,谁也说不准黄子欣同学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时,老师说:“大家对她这么熟悉,为什么说不准她的穿戴和样子呢?这是我们没有细心观察的缘故。今天,我们就以‘一位同学’为例,学习观察一个人”。于是…  相似文献   

10.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1.提供信息。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能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小数的例子吗?生1:一包小浣熊方便面的价钱是0.5元。(教师板书方便面0.5元)生2:一支自动笔也是0.5元。(教师板书笔0.5元)生3:我们数学课本的价钱是5.68元。(教师板书书5.68元)师: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都是与价钱有关的,哪位同学能举出其他内容的小数?生4:我的身高是1.5米。师: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生4:我叫卫健。师:老师简单地写“卫1.5米”可以吗?生4:可以。(教师板书卫1.5米…  相似文献   

11.
一、幽默型幽默诙谐的语言最能吸引学生。正如相声、小品最能吸引观众一样。记得我的一位叫张鹄的老师,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我来解答大家的一个疑问。”我们莫名其妙:这位老师要给我们解答一个什么疑问?接着张老师说:“我叫什么名字?”哦,原来老师是在卖“关子”呀。不过,这确实是大家正想知道的,于是集中思想听起来。接着张老师用诙谐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名字的奇遇:一位医生把“张鹄”念成了“张鸡”、“张告”,最后索性叫号码;一位体育老师怕念错“鹄”字,就干脆漏报学生姓名,让学生自报家门;…  相似文献   

12.
刘帆 《八小时以外》2013,(10):24-26
它是必备的玩具
  张同学
  高二学生
  年龄16岁
  《八小时以外》:平日用手机做什么?
  张同学:通讯、玩游戏、看电子书。
  《八小时以外》:平均每天有多长时间使用手机?
  张同学:8个小时。
  《八小时以外》:手机是否方便了生活?
  张同学:必须啊。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的最方便之处是什么?
  张同学:很多啊,智能手机可以替你做很多事情,比人脑记忆强多了。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的不便之处是什么?
  张同学:一直要充电,如果忘带了就很惨。
  《八小时以外》:身边的同龄人也在用手机吗?
  张同学:是的。学校里规定上课不让用,我已经被老师没收俩手机了。
  《八小时以外》:没有手机你能活吗?
  张同学:不能吧……那不就和在孤岛上活着一样吗。  相似文献   

13.
编者:师生的对话,使你如入其境,知道怎样学好初三物理第一章《机械能》老师: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做功本领就越大,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同学们能否概括一下什么是能?学生:能是物体的做功本领.老师:对.湍急的河水冲走沙石,流水对沙石做了功;风吹着帆船在海上航行,流动的空气对船做了功;推土机推着土向前滚,运动的推土机对泥土做了功.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运动着的机器都具有做功本领,具有能量.若水、空气不流动,推土机不运动,它们能做功吗?有能吗?学生;不能做功,没有…  相似文献   

14.
夏伯华 《成才之路》2009,(29):48-48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周长的概念)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都飘落下来,小蚂蚁们特别高兴,因为它们非常喜欢把树叶的边沿当做自己的运动跑道。课件出示一片树叶,你知道小蚂蚁运动的路线吗?谁来指一指?生1:(用手指)树叶轮廓的一圈就是小蚂蚁的运动路线。课件演示:(小蚂蚁绕树叶的轮廓跑一周)师:小蚂蚁跑了一周,用了10秒钟,它一秒钟跑2厘米,你能知道什么?生2:10×2=20(厘米),它一共跑了20厘米。师:小蚂蚁绕着树叶跑了一周,一共跑了20厘米。这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板书:周长。  相似文献   

15.
学生:老师.你能再谈谈什么叫合力吗?老师:好的.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两个小孩同时用力提起一桶水,而一个大人就能提起来,大人的一个力所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有什么关系?学生:他们作用的效果相同.·老师:象这洋一个办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其中每一个力都叫分力)的合力.学生:合力我们知道了.从刚才你讲的情况来看.好象合力刚好都大于这两个分力,对吗?老师:是的.学生:能不能说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呢?老师:这种说法不一定对.学生:你能说得详…  相似文献   

16.
杨秋香 《教学随笔》2007,(11):17-18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儿科专家林巧稚小时候,有一次上生物课,老师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又问:“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形的。”生物老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到山上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那两个问题,这回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黄色的,还有紫色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上课了,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等腰梯形,然后问道:“同学们,你们谁能用画一条直线的方式,将这个等腰梯形平分成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大家拿起笔,在纸上画来画去。画了很久,都画不出来。有位同学鼓起勇气站起来说:“这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张老师问。大家都被问住了,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这时,张老师拿起一枝粉笔,横躺在黑板上,由上而下,画出了一条与梯形顶边同样宽度的线,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顿时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学们都“噢”了起来,有一位同学表示了不同意见:“这哪里是一条‘线’?明明是一条带嘛。…  相似文献   

18.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的绮丽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围绕着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老师先根据举手情况指名3人,请第3名同学推荐一人读书)师:你为什么推荐他呀?生:他平时读得好。师:看来你很懂得去欣赏别人。(请第4名学生再推荐一人读书)老师有个建议:平时由于性格等原因不爱发言的同学,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5位学生读全文)师: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基本上做到了正确、流利,相信在深入学习之后会读得更好。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纸与黑点     
彭婧 《早期教育》2007,(5):35-35
有位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点了个黑点,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黑点在白纸上是那样的刺眼,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纸大家都没有看见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智叟老师:我是一名高中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生物课及实验,您能告诉我们生物实验的常用方法吗?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