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里 《数学小灵通》2004,(11):31-31,25
小林翻开刚发下来的数学作业本一看,有一道题被老师打了“×”,要求订正。题目是: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2小时行了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驶1.5小时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一共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小林是这样解答的:  相似文献   

2.
对高年级学生,启发、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条理地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解应用题,可以获得新的思路——一题多解。例如:十一册40页第13题:一列火车1(1/6)小时行73(1/2)公里。用同样的速度从甲城到乙城行了7/(10)小时,甲乙两城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公里?这道题,教学时指导学生综合已学过的知  相似文献   

3.
速度比即甲、乙两者的速度之比。求速度比的一般方法是:必须知道甲速度和乙速度,或者知道路程、时间。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甲速度和乙速度,用甲速:乙速再化简即可求得速度比。如果有了上述的已知条件,这种解法倒也简单。但是,有的应用题既没有速度,也没有路程这个直接的已知条件,再用这种解法就显得太繁了。如,“客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要行15小时,两车从两地同时开出,相遇时客车离乙城还有192公里,求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  相似文献   

4.
题目:A城和B城相距180公里,甲车从A城,乙车从B城同时相向出发。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过两小时到达B城,乙车再过41/2小时到达A城,求各车的速度。分析: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题中的等量关系:甲、乙两车行程之和等于全程;甲、乙两车同时相向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等。解:设甲、乙两车在C点处相遇,如图  相似文献   

5.
题目: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120千米,相遇后客车再经过9小时到达乙城,货车再经过4小时达到城甲,求两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5小时,返回时每小时增加10千米,因此只用12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对于此题的常规解法:10÷(112-115)=600(千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那么怎样用“几何”思路去解呢?看下图:【分析与解】AD这条线段表示甲城到乙城的速度,AB是所用的时间,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甲城到乙城的路程。DE这条线段是返回时增加的速度,EF是所用时间,长方形AHFE的面积是返回时的路程。所以长方形HBCG和长方形DGFE的面积相等,可求得BC为:10×12÷(15-12)=40(千米),也就是甲城到乙城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从而求得长方形ABC…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江苏省南通市六个郊县高中、中专统一招生数学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甲从A地出发到B地,乙从B地出发到A地。甲先行2公里,则又经2小时后在AB的中点处与乙相遇;若同时出发,则相遇后甲再走2(1/2)小时到达B地,乙再走1(3/5)小时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此题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中给出的答案是甲每小时走4公里,乙每小时走5公里,但有些考生作出的解答答案却是甲每小时走24公里,  相似文献   

8.
本刊八三年第五期上发表的《一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种种解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给出了列方程组解该题的各种解法。题目是这样的:A城和B城相距180公里。甲车从A城,乙车从B城同时相向出发。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过两小时到达B城,乙车再过4 1/2小时到达A城,求各车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初一年级的一次数学测验中,我们编了这样一道试题: 甲、丙两车同时从A站开出,十分钟后,乙车从A站出发追甲车,追及后立即返回,再过十分钟于归途中与丙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4公里,乙车速度为丙车速度的两倍,求乙车速度。 这道题是将课本上有关甲、乙两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提高为涉及甲、乙、丙三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显然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大的。但在阅卷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题却给出了好几  相似文献   

10.
例: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如果把速度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好也能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城之间的路程。这道题是出自于《小学生之友》2003年第5期“一点就通”栏目中祝兴培老师的文章《动脑筋、巧转化》。祝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算术解法,还教给了我们代数解法,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算术解法中,祝老师通过巧妙的转化,首先求出了汽车从A城到达B城的原定时间为6小时。紧接着又求出了汽车的原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于是求得A、B两城之间的路程为360千…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重要内容,加强这一课题的教学,不仅是巩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初中数学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但这次中考暴露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这次的应用题是一道难度不大,较为常规的试题,是初中第3册P157第20题的变形.题目为:“一辆货车与一辆客车分别从相距600公里的甲、乙两城同时相向出发,相遇后货车再经过4小时到达乙城,客车再经过9小时到达甲城,求这两车的速度.”我  相似文献   

12.
解分数应用题常常要认定单位“1”。灵活选择单位“1”,又是训练学生思维,达到一题多解和实现难题巧解的有效途径。【例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甲的速度是乙的5/6,结果在距中点4公里处两车相遇。求A、B两站间的距离。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在相遇时间里,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的路程是4×2公里,而非4公里。其二,已知甲  相似文献   

13.
在一堂公开课上,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开出,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我正要引导学生解答时,一个学生突然说:“王老师,这道题出错了,题目缺少条件!”看他得意洋洋的样子,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唉!怎么搞的,偏在这个时候出错!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都为我捏了把汗。  相似文献   

14.
现行代数课本第三册第157页第20题是这样的: A,B两地间的路程为18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钟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二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方程是初等数学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工具,下面我们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几道“希望杯”培训题,供同学们参考.例1(2005年“希望杯”初二培训题)在公路上汽车A、B、C分别以每小时80、70、50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A从甲站开向乙站,同时,B、C从乙站开向甲站.A在与B相遇后两小时又与C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公里.【简析】若设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x公里,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则可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B两车及A、C两车从出发起的相遇时间,然后由“A在与B相遇后两小时又与C相遇”列方程.解:设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问题: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以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A、B两地距离。(全国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求两地距离的行程应用题。特点是:已知甲、乙、丙的速度,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甲相遇时间比丙、乙相遇时间多2分钟。要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关键要弄清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先表示出丙、甲相遇时间和丙、乙相遇时间。公式:相遇时间=总路程(即两地距离)÷二人速度和。解题方法:设A、B两地距离为x米。先算:丙、甲相遇时间=x÷丙、甲速度和;丙、乙相遇时间=x÷…  相似文献   

17.
教学问答     
①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时,其计算结果(最后一步)可带单位名称吗?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19公里,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甲、乙两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公里,求货车的速度。(用方程解)解:设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相似文献   

18.
问题 AB地间的路程为18公里。甲从A地,乙从月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二人的速度。(代数三册P_(157)20题) 一、直接设未知数 设甲的速度为x公里/小时,乙的速度为y公里/小时,由甲、乙相遇前所用时间相等,可得如下三个方程:  相似文献   

19.
例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如果把速度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好也能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城之间的路程。这题属行程问题,解题的依据是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数量关系。但由于条件比较复杂,所以解答时还得多动脑筋,巧妙转化。分析和解:首先,设法求出汽车从A城到B城的原定时间,这从第一个条件不难求得。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速度由1变为1.2,也就是说由5份增至6份,那么行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应由6份减至5份,节约了…  相似文献   

20.
[题目]甲车由东城开往西城,乙车同时由西城开往东城,6小时后,甲车距离西城还有全程的1/8,乙车距离东城还有108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8千米,求东、西两城之间的路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