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历史课是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历史课缺乏生动性,让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但是事实上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因此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课也应该是生动的,历史老师应让已逝的历史"活"起来,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的激情被激发。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成才的门槛”。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的状态。相反,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好历史,首先必须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开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创造,那么历史课自然而然就生动活泼了。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王晓 《时代教育》2010,(3):193-193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至关重要。在历史课教学中,抓好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积极创设情境、认真备课和精心设疑、适当穿插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等都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讲解传授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中学生对历史学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有许多,例如教材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目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够浓。改变中学生对历史课厌学现状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它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初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课变成学生喜欢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职高生的眼里,历史课无关他们的前途,因此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上经常看课外书、睡觉,对历史课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职高历史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只要教师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在职高历史教学中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奖利 《考试周刊》2011,(72):171-171
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繁杂,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历史学习枯燥无味,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老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相似文献   

8.
常听一些老师说,历史课太枯燥,学生对学习历史课不感兴趣,历史教学质量不好提高。其实则不然,历史课蕴涵大智慧,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教师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前提。教师在授课时要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平时的收集、积累、整理,我在平时阅读报刊时,注意收集一些历史故事,名人逸闻趣事、典故,分门别类进行摘抄、剪贴。比如,在讲中国历史《到敌人后方去》一课时,我把以前摘抄的刊登在1992年8月29日《河南日报》上的题为《四幅摄影…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课程线索纷繁复杂,时间、地域跨度大,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学生畏难情绪严重,面临这种情况,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探索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去开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那  相似文献   

10.
杜晔 《考试周刊》2013,(74):147-147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辅助下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有历史考试成绩难提高等负面言论。这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造成的。历史教学只要以"趣"为径,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勤奋和刻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就能更加发奋学习,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可以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推动者。二是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陈艳云 《山东教育》2009,(12):37-38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尝试着将研究性学习与历史课教学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中国古钱币鉴赏》课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一切伟大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就会喜欢上历史课,喜欢思考历史问题,喜欢阅读与历史相关的各种书籍,喜欢看历史纪录片、影视剧……这样的学生历史知识自然就比较丰富,历史学科的能力也必然很强。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控求某些东西或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而历史学科因其内容的庞杂和时间的久远,长期以来被当作死记硬背的"豆芽科",使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历史课本应该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事实却与此相反。特别是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历史。究其原因,除历史课的“副科”地位外.主要问题还在于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历史本来的魅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时下,对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出现这种情况,一味责怪学生是没有用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沉闷”的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等优点以展示所学内容,进而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在历史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情境再现,激发兴趣。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去学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历史课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太多的学生对历史课抱有浓厚的兴趣。可是,真正乐意、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去学习历史课的学生人数廖廖数几。追溯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历史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而且记不住。的确,要学好历史,你  相似文献   

19.
本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很重要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注意提问的技巧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创设提问的情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人将个人的一点浅见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如果对所学科目发生兴趣,就会更愉快、更积极地自主学习。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又是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