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忆母亲     
母亲是大前年正月去世的,三年多日子里,稍一走神,我就会想起她。母亲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健壮勤劳,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36岁生我的前一刻,还在秧田里薅草。我后来问及此事,母亲淡淡地笑道,那时都那样,不像现在,生个孩子把人金贵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2.
那年,家中还比较贫寒。春节快到了,母亲整天忙之忙那,说是忙年,实际上是忙做豆腐和给家人做件衣服做双鞋子。我和姐姐过年的新鞋是母亲忙年的一件大事,母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总算给我和姐姐做好了鞋底和鞋面。  相似文献   

3.
那年,家中还比较贫寒.春节快到了,母亲整天忙这忙那,说是忙年,实际是忙做豆腐和给家人做件衣服做双鞋子.我和姐姐过年的新鞋是母亲忙年的一件大事,母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总算给我和姐姐做好了鞋底和鞋面.  相似文献   

4.
罗海亮 《广东教育》2004,(10):64-64
年过半百的父亲因车祸匆匆离世,五内俱焚的哀痛就开始袭击母亲与我,非亲历者不能深切体会。父亲是木匠,生前母亲在他的作坊里帮助忙点手活,也算一个工作;然而他走后,她便无力为之,闲赋在家——由忙到暇更增添母亲的哀戚愁绪,我不只一次见到母亲偷偷地哭。我看在眼里,伤在心头。母亲出身农家,只念过几年小学,操劳几十年,不料中年遭遇这等事情。……  相似文献   

5.
“不是……而是……”“不是……就是……”这两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学生常常容易混淆.为了帮助他们区分其关系,我给他们讲了一段自编的趣事:A 生了一个孩子不到三天,她的丈夫 B 忙里又忙外,邻居一多嘴妇女问 B:“你家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不是男孩,就是女孩”,B 不置可否地回答;过了一会儿,A 的母亲来了,进门便问:“生的是男孩  相似文献   

6.
(出示课文插图)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生: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背起一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背起了一个小孩。生:看到当时的景色很美,有金黄的菜花、碧绿的菜畦。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到画面上的男人很孝顺,他能够背起他的母亲,可见他爱他的母亲。师:爱,体现在“背”这个动作上。生:我感到这一家人特别的和睦,特别温馨。生:我想起了一个场景,好像是1994年,那时我还非常小。我们温州发了一次洪水。我、奶奶、父亲和母亲被洪水困住了,后来我的父亲背起了奶奶,母亲背起了我,情景虽然没有像课文里描写的那么美,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7.
毕业后,为了工作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实在抽不出时间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看望母亲。这一次因公司出差,我要经过家乡的城市的火车站,于是我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要从火车站那里经过。母亲听了十分高兴。我估计到达我家乡的时间是在傍晚六点多钟。母亲说会在火车站等我,见一面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母亲一共生了我们9个孩子;到生下五哥的时候,我家早已揭不开锅了。为了保住我们这后三个孩子的生命,母亲不得不忍痛让人家在寒风里把我们一一抱走! 1950年,我已经是一个17岁的男子汉了,可是我的生身母亲是谁,她的为人如何,我还不知道呢!这年暑假,我第一次看到的母亲,竟是这个样子:还不到花甲之年,头上已经布满了白发:那眯缝着的混浊的双眸里,只能透出一丝  相似文献   

9.
母亲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要吃要喝,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我的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7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3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  相似文献   

11.
脊梁     
<正>我的母亲啊,在我们相伴的十六年的岁月里,你总是那么的辛劳。你饱经沧桑的脸上,镌刻着岁月无情的痕迹。时光的留白染花你的头发,我却无能为力。犹记得那天,濛濛的细雨,熹微的晨光,在那样寒意料峭的清晨,你却早已起床收拾。我忙跟着你,我要去体验你的工作。母亲,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风雨无阻的日子,因为你的早出晚归,我们之间很少见面。每一次,我都问你:"妈,你在忙什么?"可你给我的回答却是:"乖女儿,听话!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至于妈妈在忙什么,你甭管。"母亲,你知道吗?你一次又一次的回答,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好奇你在做什么。今天,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决定去体验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读初中的日子,已经习惯了母亲为我打理一切。一日三餐、整理房间自不必说.就连每天穿哪件衣服、哪双袜子也都是母亲为我找好放在床头。母亲常说,你学习忙.压力大,妈不帮你一把怎么能行?也好,有老妈为我操持.我倒落了个清闲。不料.这种局面在我考上高中之后就彻底改变了。学校远在家千里之外.所有的事情都要由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母亲     
小时候父亲在船上工作,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我。母亲虽然农活忙,但疼爱孩子的她总是把我担在簸箕里一同去农田。农田那边有个军营。在那里我尽情地做着橄榄绿的梦,不是卧倒,就是匍匐,“一招一式”认认真真,但这些认真换来的却是一身污泥。母亲干完农活,又要为我洗上一大堆衣服,最多时一天洗三套,但是她却很少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这是你爷爷吩咐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是一棵树,孩子就是树上面的枝杈。这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停地把有限的水分和养料送上树梢,但有一天树也会老,叶子会变得稀稀疏疏。我刚风尘仆仆地赶到家门口,透过门缝,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绣花,很静。母亲恍惚中站起,起身忙为我开门,神情里满是惊喜,说,你来了,怎不提前打个电话。我慌说,临时决定的。母亲总为我路上操心,心里虽然希望我回家。每次都嗔(chēn)怪地说,没事不要来,路上新买的私家车太  相似文献   

16.
母爱的天空     
母亲务农。母亲22岁生我,后来为了生个女儿又因此生了我的两个弟弟。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就把清华作为教育和诱导我的目标。当别的小孩还在广阔的田野和牛背上时,我正大步地在数字和语言的天空里快活地遨游。为了我们兄弟几个成才,在我读四年级时,举家搬到一个经济和教育都发达得多的镇上。这样做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回忆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  相似文献   

18.
几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变得成熟了许多,觉得完全可以面对社会,可以独立生活了。但不知为什么,一回到家里,尤其是在母亲面前,我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怎么说呢,母亲很爱我,对我要求也很严。由于父亲在外忙生意,很少在家,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个人生活。在母亲面前我总是感到自卑,我永远无  相似文献   

19.
走出乌托邦     
【案例】心若冷了,何以暖之?在从教的八年里,我所接触的学生可谓多矣!但从没有人的家庭背景像她一样复杂,绝不逊于一部情节离奇的电视剧。小冯家在农村,母亲生了三个孩子,她是长女,她的父亲在其母亲怀上第三个孩子时有了外遇,第三者在小冯母亲生完孩子后四个月,也生下了她父亲的孩子。于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回忆     
母亲生了7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3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