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直坚持寻找并阅读好书籍,而且常常把读到的好文章念给儿子听,或介绍给儿子阅读。记得有一次,在我读摩罗的一篇题为《提问小学教育》的文章中,对片面强调实用性的教育倾向提出了具有启示性的批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坚持寻找并阅读好书籍,而且常常把读到的好文章念给儿子听,或介绍给儿子阅读。记得有一次,在我读摩罗的一篇题为《提问小学教育》的文章中,对片面强调实用性的教育倾向提出了具有启示性的批评。这篇文章促使我意识到,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老黄牛式的功利主义教育,我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不知不觉也沿袭了这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我马上把这篇文章介绍给儿子读,以期儿子的心灵尽可能少地被教育环境中功利的东西所遮蔽。  相似文献   

3.
我是《幼儿教育》的新读者。我是从去年下半年起,开始阅读《幼儿教育》的,因为那时儿子刚上幼儿园托班。非常喜欢"家长手记"这个栏目。我在育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以及正迷茫的问题,大都能在这儿找到共鸣。家长们从自己的育儿体验中,一事一议,有故事,有感悟,有说理,真实、亲切,可信、可学。我从字里行间还读到了家长们的用心,以及他们的努力。家长们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孩子留  相似文献   

4.
魏颖 《天津教育》2022,(16):8-11
<正>韩女士的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暑假之后就要上小学了,她最近特别焦虑:“这段时间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天天都在聊要提前给孩子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小学生活。需要这么做吗?我拿不定主意,要是人家孩子都学了,我儿子不提前学,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到底怎么办才好?”随着小学一年级入学临近,像韩女士这样焦虑、纠结的家长不在少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热点问题,因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所以太多家长紧张、焦虑。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你好! 第一次翻开你们编辑的《家长》杂志我就爱不释手。对我们父母来说,这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刊物。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一直是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孩子成长的四年中,我一直在寻找教育儿子的最佳方法。早期教育、开发智力……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儿子却  相似文献   

6.
真是相见恨晚!没想到《小读者》办得这么好,她贴近孩子,贴近家长,贴近素质教育。没想到,从新的一年开始,我会成为《小读者》的一名大读者。当我从第二期杂志上看到儿子被聘为特约小记者,我内心十分高兴,也非常感谢你们对一个孩子的信任。作为家长,我会帮助、指导、督促孩子按要求完成小记者的任务,当好小读者的主人,让孩子在贵刊的指导下健康成长。在放假期间,儿子顾不上多玩,一直在阅读前几期《小读者》,思考着如何给《小读者》撰写和推荐文章,打算着今后如何向老师和同学推荐《小读者》,动员更多的小伙伴来订阅《小读者》。我还想特别说明…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与《课外阅读》相遇,是一次偶然。我儿子是一个喜爱阅读的人,小学低年级时主要阅读童话和寓言。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进入高年级,我一度为他应该读点什么有些茫然。因为我一向反对任何形式的课外阅读辅导资料,不为别的,就文章后面那些无聊的阅读  相似文献   

8.
代代相传     
在我的橱窗里,珍藏着20年来的《小学生语文学习》。我看着它诞生、成长、发展……每次阅读,都给我以欢喜和启迪,它是我教学上的良师益友。我把它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太棒了!我有了一位帮我轻松学语文的好朋友。”我把它介绍给家长,家长说:“太好了!我有了一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20年过去了,我们的橱窗里,依然珍藏着《小学生语文学习》。不同的是,我和家长成了爷爷、奶奶,学生成了爸爸、妈妈;相同的是,我们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传给了儿子、孙子……它像火炬,在我们中间代代相传,熠熠生辉。谨献《小学生语文学习》创刊20周年。代代…  相似文献   

9.
我无法形容我给贵刊写这封信时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我觉得花36元订阅《家庭与家教》杂志真的太值了!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的学习一直是我的心病,辅导材料买了一堆,可不知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儿子的班主任说儿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者儿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我想也对,想要孩子不断成长和进步,家长也得学习学习,于是我想到了订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杂志。去年10月我在邮局的报刊目录上看到了《家庭与家教》的宣传广告,杂志的内容介绍吸引了我,可是真正让我下决心订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家长。我儿子在8大学院附近上小学和初中,学校条件不错。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会经历很多事情,积累很多思考。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以法律的名义保护孩子》,因为我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孩子们太需要保护了,而我们身为家长能够给予孩子们的保护实...  相似文献   

11.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回顾一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确定好“看”的内容,对孩子的顺利成长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玩我的孩子从小爱玩、好动,上学以后,要保证学习时间,玩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想玩,你就是硬按着他去学习也按不住。考虑到这一点,孩子一上学,我们就给孩子走了一个规矩: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回家以后,给家长当3分钟的小老师,把当天课堂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讲完后,再学习15分钟。因为要把课堂上学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孩子就必须认真听讲,复…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和一个孩子的母亲,从教十几年,我深知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坚持阅读,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通过阅读,一位好的家长会像好的教师一样,不仅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获得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且使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我记得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一边给他看没有文字、图片较大、颜色鲜艳的婴儿图书,一边用自己组织  相似文献   

13.
每月的《小学生之友》,我都会坐在我的小天地里津津有味地阅读完。《小学生之友》中“太阳雨”、“红孩子”、“故事百花园”、“成长路上”、“燕子信箱”等栏目分别给了我不同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但我最喜欢的栏目要属“成长路上”和“燕子信箱”了。在“成长路上”栏目中,我了解到了许多社会现象,读到一些给人启发的故事。如《强扭的瓜不甜》一文。文章中的牛小河因为妈妈“望子成龙”让小河又学这又学那,可小河一件也  相似文献   

14.
编读互动     
《留学生》2002,(7)
《留学生》编辑: 你们好! 我是小留学生俞然的家长,《留学生》杂志刊登了我儿子俞然写的文章。我以为,自己为孩子所选择的留学道路是正确的。尽管在经济上付出很多,但总比把这部分钱花在给孩子买房、谈婚论嫁上好,既给他提供了出国深造、提高自己的机会,也锻炼了他独  相似文献   

15.
《365则寓言》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他说:“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就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准备杀猪,她就责怪说:“我是和儿子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子,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做父亲的曾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有过亲身体会。那时我正上幼儿园,星期天,妈妈和爸爸正在家里剥玉米,让我做数学题。事先说好了,做完题就让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16.
儿子今年8岁了,对金钱的支配欲望越来越强,在这个问题上我和老公都很困惑,不给他钱吧,孩子有时确实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但给多少.怎么给,尺度真的挺难把握。近期《读者》上刊出的一篇关于美国爸爸教育儿子如何花钱的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首先要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给孩子一个学习和锻炼如何花钱的机会。说干就干,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好朋友带上各自的孩子到公园去游园,她的孩子比我儿子小两岁,正好还可以顺带培养儿子的爱幼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青年报》上读到了哈尔滨市四年级小学生张琳自杀一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中很是不平静,引发了几点思考:其一,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取决于影响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他人———家长和老师。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心...  相似文献   

18.
《钨舅舅——少年萨克斯的化学爱恋》是一本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的科普书。很可贵的一点是它既适合孩子阅读,又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也适合有科学兴趣的成人单独品味。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本书行文流畅,内容温馨,它以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视角”层层展开,容易获得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共鸣,是一本难得的科学家成长录;从教育的角度,它从学者自身的成长体悟出发,向家长展示了一个孩子的兴趣如何变为爱好,进而影响其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过程,给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以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周围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人们纷纷向我请教"教子秘诀"。我仔细想想儿子的成长过程,如果说唯有一点值得向人传授的经验,那就是——让孩子在启智故事中成长。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讲故事: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做家长的完全不能以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愿望———希望孩子能在快乐中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遇到一些困难,作为家长,我想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扶他一把。 抱抱我的孩子 时不时的,我会跟儿子说“来,妈妈抱抱儿子”,儿子就会很高兴地从一个离我较远的地方助跑,然后跳起来,一下子就搂住我的脖子,钻进我的怀里,舒舒服服的把脑袋靠在我的肩上。有时候会用他光滑的小脸蛋在我的脸上轻轻蹭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