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室里,我正在教孩子们学习“5的组成”,突然,一个孩子大声喊起来:“看,一只小壁虎!”孩子们的眼睛一下转到了墙壁上,并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见此状,我顺势说:“小壁虎今天为什么爬出来呢?它呀,对小朋友学5的组成可  相似文献   

2.
壁虎和蚯蚓     
壁虎和蚯蚓是一对好朋友。一天,蚯蚓正在树荫下乘凉,这时,小壁虎一摇一摆地朝蚯蚓走来。“亲爱的蚯蚓兄弟,好久不见,你好!你好!”“你好!壁虎兄,去哪里呢?”“噢!刚才我正在墙边捉蚊子时,一个小男孩想抓我——”“那可真危险,给他捉住一定没命啦。”壁虎听了满不在乎地说: “没关系,我自有办法对付,你看我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一天午饭后,小朋友们照例到动物角去喂小兔子,突然,孩子们惊呼起来:“壁虎!壁虎!”顺着他们视线,只见一只壁虎正静静地吸附在墙角边。我立即示意孩子们静下来:“看看壁虎是什么样的?在干么?”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屏住呼吸,观察了一会儿就叽叽喳喳地嚷起来:“壁虎有四条腿。”“壁虎有一条巴。”婉婷小朋友还不解地自语:“壁虎为什么在墙壁上不掉下来呢?”这时壁虎大概受了惊吓,“哧溜”一就溜走了。“哦……”孩子们失望地叫了起来。面对孩子们如此浓厚的兴趣,我参与的热情也高涨起来。应该说农村的孩子对于“壁虎”…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有许多挂图,怎样更有效地运用挂图这一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注意时机。一位老师教第五册《壁虎》时,先讲第一自然段,抓住末尾一句:“我就仰着头,看壁虎捉虫。”问学生:“什么样的动作叫‘仰’?谁能做做看?”一时,许多同学把头翘得高高的。老师接着说:“课文中的‘我’仰起头来,看墙上的壁虎捉虫了。瞧,我们的黑板上也有只壁虎在捉虫呢?”大家感到很奇怪,眼睛在黑板上滴溜溜地转,哪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甚为流行的“爱”的故事:日本某户人家装修,拆木板墙时,发现一只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住了壁虎的尾巴。主人仔细看钉子,居然是自己10年前盖房子时钉的。那只壁虎竟然困在黑暗的墙壁里活了整整10年!一步也爬不了的壁虎,到底靠什么活过10年?于是,主人暂时停止了装修,他要一探究竟。过不多久,钻过来另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来喂……他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啊?为了救被钉住尾巴而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竟然在10年的岁月里一直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这是多么伟大的生死不变的“爱”!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门开了……     
这是一节语言课,我教孩子们学习组词。忽然,我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后的门上。转身一看,哦,门被风吹开了。开始时,小朋友们大概以为是谁来了,一双双眼睛都往门边张望着。可结果是一个人也没有。司仪小朋友不由说了一句:“外星人推门的。”引得大家都笑了。我知道,孩子们此刻的注意力是在门上,老师欲制止也没有用。于是我指了指大门,又用手指做了一个门开了的动作,说:“小朋友想一想,用一句话说一说刚才大家看到的情景,好吗?”“好!”孩子们争着发言。文恒说:“门开了。”我说:  相似文献   

7.
《壁虎》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习作例文,在分析这课的段落层次时,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一课的写法与哪一课相似?” 大家纷纷举手,并异口同声地说:“跟《爬山虎的脚》一样。”我点了点头,同学们很快就划分了文章的段落,有的还写出了段意。但是,我接着来了一个否定,说:“不一定!”顿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学生个个面面相觑。 有个大胆的憋不住了:“老师,您不是说过,凡是写样子(外形)的为静态,写行为、去向、活动的为动态吗?我看《爬山虎的脚》和《壁虎》就是这样,先写样子,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孩子们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吵得一塌糊涂,为了使大家安静下来,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我料想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大喊“想听”,谁知李君等几个小朋友却说:“不听,不听,我要画画!”在一旁的周老师火了,她大声呵斥道:“老师让干啥就得干啥!都给我老老实实听故事,看谁敢再说‘不’!”我知道周老师这样做,是出于好心,为了使我不致在孩子们面前丢面子,但我觉得不必勉强孩子,让他们怀着满肚子的委屈听故事,于是我说:“那好,  相似文献   

9.
永顺县灵溪镇第二完小覃健老师给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讲读课——《小壁虎借尾巴》,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上课了,卓老师没有立即要学生打开书本,而是很熟练地在黑板的一角画了一只没有尾巴的壁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壁虎!”坐在教室右角的一名男同学立即说:“不对,小壁虎应该有尾巴,这没有尾  相似文献   

10.
今天语文课上,一(2)班同学一起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孩子们读得很人情,稚气中充溢着童真、童趣。我也不禁“童心”大发,指着生字“身”对学生说:“孩子们,‘身’字好像一个人,头戴羽毛,上身露着坚硬的肋骨,单腿直立,腰间挎着一把长刀,造型多帅、多酷啊!”孩子们没想到我突然这样讲课,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了,接二连三地加入到讨论中:“他的上身穿着横条纹的背心,和我爸的一样!”“我觉得她是一个女的,腰间还飘着彩带呢!”“看,那个钩就是它的脚!”……  相似文献   

11.
这天,我组织了“我们的身体”这一活动。中午,在孩子们准备吃饭时,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把你们的小手放在小腿上。”“老师,应该是小手放在大腿上。”我一看,是平时调皮捣蛋的乾乾,便不想搭理他。可转念一想,乾乾说得不错。我们刚刚认识了大腿、小腿,孩子们的双手的确放在大腿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问大家:“乾乾说小手放在大腿上,你们说对吗?”有的孩子想也没想就说:“不对!”有的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小手是放在大腿上的。”我说:“对,乾乾说得很对。你们看,我们的小手就是放在大腿上的。他帮老师改正了一个错误,老师谢谢他。…  相似文献   

12.
正准备上课时,张景智带着哭腔说“:我的60元午托费不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像炸了锅一样猜测是谁偷了钱,我的心也蓦地一沉:60元,对于学生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到底该怎么办?”我问大家。有的说:“老师,挨个儿搜书包,一定要查出小偷!”有的却说“:不能搜!”出现两种意见。“挨个儿搜”也未必能搜出来,“不能搜”是因为孩子们虽小,却已有了法律意识。如何恰当处理这件事呢?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咱班有个同学会变魔术,他能让钱变回来……”“咦?”孩子们都很诧异。我找了一个空盒子,放在讲台上,肯定地说:“钱肯定会…  相似文献   

13.
卷卷隔着‘过道抛来一卷透明胶,眨巴一下右眼,调皮地提醒我:“别唱啦,大家对你有意见啦!要是实在熬不住,就用透明胶把嘴巴封上。”  相似文献   

14.
话说壁虎     
课间,孩子们在墙角围成堆,你推我挤向前拥,很是热闹。“这条尾巴还会动呢。”“别让他跑了。”“快踩住它。”我急步走向前,只见是一条断了尾巴的壁虎。随即孩子们一下子围住了我,“老师,老师,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动?它是好虫吗?”说起来,我很惧怕壁虎。因为有一次,我把毛巾浸入脸盆里,过了一会儿,刚要伸手去洗,“啊。……”一只小壁虎正在脸盆里游泳呢。我心惊肉跳,一时间,两眼发黑,吓晕了。再说平常的晚上,只要我一抬起头来,就看见数只壁虎在天棚上爬来爬去,这下我又不敢睡觉了,生怕它抓不住,跌落在自己的脸…  相似文献   

15.
这一节课学的内容是练习上的读读背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按照课前的预设,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着:“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小手林立,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用力压弹簧,看谁最强.”“是呀,你们想知道谁最强吗?读读这首儿歌吧!”大家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个别读、分工读、齐读,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把两句话读熟了.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们给孩子们吃红毛丹,许多孩子看着这“毛毛球”,眼中尽是好奇的神色。孩子们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呀?”“老师,今天怎么吃毛毛球呀?”有的小朋友自以为是地说:“这又不是吃的,这是玩的。”而吃过红毛丹的小朋友则骄傲地向大家介绍它的名称和吃法。吃完了红毛丹,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盘“长毛壳”。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红毛丹的知识,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看,我们把红毛丹的  相似文献   

17.
看海     
学校离海不远。多年来,我们总爱领着学生们去看海。有时去看海,海水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孩子们说,它躲咱们,咱们就找它!在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正好搞一次自行车比赛。班长一声令下,我们和孩子们全都从同一条起点线上向前冲去。沙滩越来越松软,渐渐地出现了一条一条浅浅的港汊,忽然,一位“战士”大喊一声“停!发现敌情!”大家一齐滚鞍下“马”,急问:“敌在何处?”“瞧瞧沙滩上!”嗬!“敌人”还真不少!真有铺天盖地之势。它们  相似文献   

18.
多一份倾听     
交流与展示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一个策略。如何开展这一活动,让孩子喜欢它并能主动参与,从而实现习作能力的提高?我想倾听一下孩子们的意见。踏着上课的音乐声,我进了教室。“孩子们,老师在翻阅你们的周记与习作时发现好多同学的文笔真美,而且都恰到好处地用上了许多好词好句。我细细欣赏,感觉真好!可就我一个人看了,真觉得可惜,你们能帮我出个主意,让大家都能欣赏到吗?”听见老师的征询,孩子们马上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起来,很快就有人举手了。“发下来给大家看!”“什么时候发?看不到那么多的!”马上被同学否定了。“每节语文课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幼儿园结合一些典型事例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捐赠活动,可谓用心良苦。一次,在孩子们排队等待捐赠的间隙,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我拿了100元,我最多!你们都没有我多!”“他才拿了一个硬币,他最没有钱!”“我这里有满满一袋硬币,你们看!”孩子们兴奋地攀比着。这时,大家突然发现有三四个孩子手上空空的。于是,他们又开始议论:“你怎么没带钱呢?你是不是没有钱啊?”“你怎么这么没有爱心?”“你爸爸妈妈没有钱是不是?”在大家的追问下,没带钱的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捐赠仪式开始了,孩子们排好队伍一个个走到捐款箱前,将承载…  相似文献   

20.
一堂活动课     
一堂活动课上,我对孩子们说:“这节课,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帮忙?没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有什么难事就说吧!”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