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檀山矾Symplocos paniculata为山矾科Symplocaceae植物,东北产一属一种,我们对其木材进行解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矾山矿区大气污染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选题目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我们矾矿被誉为世界矾都,明矾销往世界各地。矾矿是矾山镇的支柱产业,是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明矾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矾烟)、废水(矾浆)、废渣(矾砂)却对生态环境造...  相似文献   

3.
考察被誉为“矾都”的浙江苍南矾山与南宋两地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论证了明代《弘治温州府志》中的宋洋即是今日的南宋,故苍南的南宋(宋洋)是温州地区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炼矾的发源地.同时结合历史沿革分析史料和实地考察,对明代初期存在矾山一说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天津方言有个奇特的现象,像个方言岛,但不是孤岛。一方面它同北京话和邻近的五大县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另方面从最能体现天津方言特点与个性的声调来看,它又与上述各方言迥然不同,却同较远的山  相似文献   

5.
安泽境内移民中最多的是河南林州移民,而且有相对聚集的村落。调查发现,中古阳声韵在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发生的变化与晋东南晋语及现河南林州方言有同有异。咸山摄阳声韵保留[n]韵尾,既不同于源方言咸山摄鼻音韵尾脱落,与晋东南晋语咸山摄阳声韵鼻音化也不一致,显然是受普通话的影响;移民方言中宕江深臻曾梗通摄同源方言和晋东南晋语保持一致,韵尾保留[?]韵尾。这种同异现象是源林州方言、晋东南晋语及北京话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河北平山方言中去声字处在词尾位置时读/51/的去声调,处在词首位置时读/24/的入声调,这种变调读法与该方言"入派三声"的演变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7.
押以中古音为参照探讨陕西紫阳县方言韵母的演变情况,总结其韵母演变规律,发现紫阳县方言韵母从总体上看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可将紫阳县方言归入西南官话中,但其韵母与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点相比又体现出同中有异的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古果咸山宕摄一等端见系字的合流问题;古遇摄合口一等端系字、三等庄组字、臻摄合口一等入声端系字、通摄合口一等入声端系字、通摄合口三等入声端知系字合流,且出现文白异读现象;古假摄开口三等端系字、咸摄开口三四等入声端系字、山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帮端系字出现文白异读现象;通摄唇音字与曾梗摄合流;山摄开口入声三四等帮端系字白读为[e];古宕江摄开口见系入声字的今读韵腹高化。  相似文献   

8.
大连方言蟹止山臻端系合口字读音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汉族汉语多没有[u]介音,与胶辽官话登连片相同;满族汉语方言点部分字有[u]介音。考察其他汉语方言,西南官话也没有[u]介音,这种语音现象在清末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9.
河北平山方言去声字入声调读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平山方言中去声字处在词尾位置时读/51/的去声调,处在词首位置时读/24/的入声调,这种变调读法与该方言“入派三声”的演变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对四邑方言历史音变的探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四邑方志显示,四邑方言阴平、阴去归并至迟在康乾时期就大致定型,而且是阴平主动变同阴去.此外,古透母擦音化,以及台山、开平这两个代表性方言点的曾、梗摄部分字文读时收-n、-t尾,与山、臻摄合流等,这些语音特点在方志中也有零星记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关河北衡水市方言儿化韵的报告中还没有发现儿化韵有加闪音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位于衡水市东北部的武邑县确实有这种情况而且很成系统。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必须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前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人才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少,分布不均衡,结构比例失调,企业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人才薪酬低,人才培养、激励与流动机制不健全及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应根据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儿”尾型小称是贺州本地话典型的小称形式,是粤语小称形式的源头,广西容县方言、广东信宜方言的小称变音以及广州话的高升变调,都是由-儿”尾弱化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沙县盖竹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描写福建省沙县富口镇盖竹村的土语--盖竹话的语音系统,并将盖竹话与永安、三元、沙县等闽中方言代表点进行横向比较,指出了它所具有的一些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5.
“疋旦家话”(也称船上话)是“疋旦家”这一特殊族群所说的方言。从历史和语音特点看,疋旦家话和粤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也颇具特色。通过描写该方言的音韵系统和变化规律,可以揭示其语音特点。内容包括:1.概说;2.疋旦家话的声韵调;3.疋旦家话语音特点;4.疋旦家话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6.
黎川地处赣西南,其亲属称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方言中大多数的称谓其面称与背称相异,且存在大量的特征词。而社会的演变使方言亲属称谓也产生了共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井陉县太行山区有一个完全用岩石建筑的村落——石头村。在石头村的石头建筑中,以石头古街、石头四合院、石头装饰等为特色。对石头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需注重保持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省隆尧方便食品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本文梳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了当地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促进创新的职能表现,为我国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榕江县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一个县,由于该县特殊的语言环境,苗、侗等少数民族语言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汉语方言受到侗族语言强势影响,不仅语音上“夹侗”,词汇上亦如此。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少数民族语言也会对汉语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孔家寨村与曲寨村的村庄发展呈现出相反的发展轨迹:孔家寨村曾是巨鹿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代表,而今随着集体经济的没落陷入了凋敝的恶性循环;20世纪70年代曲寨村是河北省有名的穷村,通过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今已发成为著名的"农村都市"。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村庄集体经济没落与繁荣的原因,就孔家寨村集体经济没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度的鱼刺图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