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棋,源渊久长,是古代宫殿中的一种游戏,而这种宫殿中的游戏,是有其意图的。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古代把宫殿比作网,表示京城(首都);东南西北表示天下分封的诸侯,是巩固统治王位的一个重大措施。在京城(首都),对天下四方都可入宫,但对任何一方只开一面。从网棋盘上反映出古代历朝君候之间的斗争。网棋由东南西北,宫殿、河等构成棋盘。棋子分四色(每色有王1、将5、兵6个)组成。可供2人、3人或4人娱乐对奕。  相似文献   

2.
弹棋是古代一种借手指或其它物品(如手巾等)的力量将棋子弹出,与另一子碰撞的游戏或赌具。弹棋始于汉代宫廷,它的发明者是朝中大臣。据说因汉成帝迷上踢足球(蹴鞠),整天乐而忘返,身体也累得难以打理朝政。群臣怕伤了皇上的尊体和为了汉朝的千秋大业,群臣动破脑筋,终于想出这种在棋盘上用手指弹射的游戏。并由大臣刘向奏弹棋戏以献汉成帝,成帝一见此物大喜,果然把兴趣从足球场转移到弹棋盘上。汉代弹棋是“用棋二十四色,色别贵贱”。三国魏时,弹棋游戏法是“先立一棋于局中,余者间白黑圆饶之”。然后双方互相弹击。相传魏文帝…  相似文献   

3.
藏棋藏棋,藏族称“密芒”。“密”即“眼睛”,‘芒’是“众多,故称“多眼棋”或“多目之戏”。藏棋中所包含的游戏成分较多,藏棋不仅可以二人对下,也允许四人对下,甚至六人对下。每二人为一方或每三人为一方,每方下子前,同方的人可以随便商量讨论。藏棋下法与围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没有让子棋。藏棋的棋盘纵横各17道线(围棋19道线),棋子分黑白两色。比赛时,由持白棋的  相似文献   

4.
实战解决     
陈祖源 《围棋天地》2010,(2):106-106
我常常会碰到有人拿一个很特别的图形问:“按照中国规则(或者日本规则),这棋是活的还是死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在棋盘上的棋子都是活棋,死棋已经不在棋盘上了。  相似文献   

5.
第29条 贪婪的下法 一旦被对方反击 必然不利 棋谚“贪不得胜”,开宗明义,说明我们下出违反棋理的棋,根源在于心中的一个贪字!在棋盘上,贪主要体现在“贪攻”和“贪吃”两个方面。初级棋手“贪吃”最为明显,而中级棋手更多表现为“贪攻”。  相似文献   

6.
蓟玉  项跃 《围棋天地》2007,(9):6-10
最初知道有朴文尧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一个哈尔滨的网友介绍说,他们在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小棋手,不但棋下得好,而且对局时坐在棋盘前面,始终一动不动,甚至都从不抬起眼皮来看对手;如此定力,将来必成大器。  相似文献   

7.
好汉刘小光     
万强 《围棋天地》2020,(8):1-12
2020年3月,与围棋结下一生之缘的中国传奇棋士刘小光九段年满六十,功成身退。“好汉”有二义:一是棋盘上的英雄好汉,二是棋盘外的热心汉子。刘小光老师兼而有之。谨以数位棋界名人对刘老师的寄语开篇,以此文致敬棋坛大力士、重锤传……聂卫平:退休就是正常的收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棋种多种多样、有易有难。儿时,“以地为盘、以棒当子”经常玩几种简单易行、动脑益智的棋,经纬之间蕴涵着无数的神奇和道理。如:鸽子蹦井、丢周、丢方等。由于它们具有工具简单、内涵丰富、场地不限的特点,颇受学生和广大群众的欢迎。现介绍这五种棋,供大家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选择。一、鸽子蹦井人数:二人棋盘:由正方形内两条对角线和一个圆组成。如图1所示。棋子:共4枚,2黑2白。布棋:如图1所示,棋盘右侧带“○”的线为禁用线,棋子不得从此线通过。黑白棋子各置棋盘上下两端。各线的交点为棋位。行棋:黑先白后或用其他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9.
棋艺人生     
人生如棋,示弱也是一着!在小镇上,四叔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打牌不好吃喝,就是好下棋。退休后,天天都往镇上老人聚堆的棋馆里钻。镇上的人无法知道四叔的棋艺有多高,这源于四叔与棋赛无缘,他从来都不去参加比赛,而他与人对弈总是以和局结束,人人如此,局局如此,故得了个“和子四”的绰号。有些棋友嘲讽他老矣,没胆了,太保守了,只能下和棋,对此四叔总是一笑了之。镇上连续四届棋艺大赛的冠军是个姓李的年轻人,他专程跑到棋馆找到四叔,非要与其对弈不可。四叔无奈,只得笑着摆开棋盘。  相似文献   

10.
棋之无义,行之不远。任何伟大杰出的棋手都必然是内容(棋盘上的功夫)与形式(棋盘外的素质)的完美统一。没有具体内容,仅仪追求形式和技巧,就是矫揉造作;没有合适的形式和技巧,其内容就难免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1.
第一谱 1—46 谢赫第一手棋就“长考”了3分钟,直到周围的摄影记者姿势摆得都有些累了,他才优雅地在棋盘上落下第一子,不知他是否想给对手来一个心理战。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8,(16):62-62
第一条棋具1,棋盘棋盘由纵横各19条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横竖线交点称作“点”,棋盘上共有361个点。为便于识别位置,在棋盘上标有9个小圆点,称作“星”,见图1。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08,(15):87-87
曾经在《围棋天地》上看到对赵治勋棋风的评价——把根留住。小林光一的棋在鼎盛时期被称为“地铁流”。一部世界名著——《根》,揭示了种族认同的深刻性;棋盘上的每一手棋,都显示出追求生存的强烈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读谱常识     
近来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希望介绍一下国际象棋如何读谱.为满足这些读者要求,我们先简要说明一下国际象棋棋盘格位的代号和行棋的记录方法.一、棋盘和棋子(一)、棋盘格的名称国际象棋的规则要求每局棋都必须由白方先走,因此棋盘图是把白方放  相似文献   

15.
小小棋盘,几个棋子,几多风云变化,几多思索寄托,不同的人对棋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反映出了不同的人生观。 有的人流连于棋枰弈海之中,追求棋艺的高雅,沉醉于棋着的变幻变莫测,那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跃然于棋局的构想与布暑,真是长路漫漫,执着于上下而求索!  相似文献   

16.
迷上象棋 谁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上中学的大中一下迷上了下象棋。在他每天上学放学路上必经的江汉桥下,有一姓高的老头,人称高老爹,摆了一个棋摊,共有十几副棋盘。武汉素来棋风炽盛,江汉桥下又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高老爹的棋摊上整日里棋朋满座,敲棋声不绝于耳。大  相似文献   

17.
“对不起,能为朝鲜棋界无偿捐出棋盘吗?”瞬间,日本人显得很困惑:“真是难办啊。事实上是家传的贵物……”赵南哲看了看日本人拿出来的棋墩。棋墩表面积垢,而且有不少硬伤。赵南哲能分辨出出现物理伤的棋墩。而且这还是桧木的,不是榧木。说是家传的贵重棋墩门都没有。稍刻,赵南哲还是背着这块棋墩走出了日本人的家。同行的李鹤镇问  相似文献   

18.
街棋     
来大学之前,闲暇的时候我经常看别人下象棋,就是那种马路边上的棋摊。这种棋摊最有意思,两个人下棋,却会有十几个人看热闹,把小小的棋盘围得风雨不透、水泄不通。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种棋摊有几个规矩:一、采取打擂台的方式,一局定胜负,赢者继续担任擂主,接受下一个人的攻擂,输者让开;二、可以一边下一边讨论,对局者接受旁观者的支着也无妨,但是不能悔棋;三、对局  相似文献   

19.
相传北京香山东宫门前的八旗印房附近, 有一座供人品茶对弈的春秋棋社。棋社主人是 八旗宗室觉罗学堂的赵瑟夫先生。此人下得一 手好棋,但自高自大,自诩常胜将军,在棋社门 上还贴了“棋才冠八旗,艺名满香山”的对联。 更有甚的是,他总把老将钉在棋盘上,不管你如何“将”,老将就是一动不动。他狂妄声称:如果谁能杀败他,就把钉着的老将拔走。 曹雪芹见此人如此霸道,决定拔掉钉在棋盘上的老将,杀杀他的威风。于是他掖上了铁钳子,来到春秋棋社,先观看赵瑟夫与别人对弈,摸透了他的棋路,然后就与他对弈起来。前两盘,曹雪芹一负一…  相似文献   

20.
张远锡 《围棋天地》2004,(15):38-40
年轻的张栩本因坊在围棋上的成就让人羡慕,也让台湾棋界为之骄傲。张栩的父亲张远锡先生在张栩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张栩人格品行、态度修养上的熏陶远大过于在棋盘上的教导。熟悉他们的人都认为,张栩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境界,父亲从小的教育是最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