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中&文文     
  相似文献   

2.
中中&文文     
  相似文献   

3.
画中謎中     
  相似文献   

4.
中中&文文     
  相似文献   

5.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需要运动。科学的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享受运动乐趣的过程,也是一种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开展快乐体育活动,正是为每一个学生快乐一生准备,为每一个学生生命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6.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3,(1):62
弟弟考试,做语文试题时遇到一题,需要写"恩惠"两个字,可"惠"字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左思右想无果……忽然一阵惊喜——考试时带进来一瓶饮料,瓶盖内肯定有"谢谢惠顾"的字样。这个"惠"不就是恩惠的"惠"吗?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中我深刻体会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宗旨和灵魂,下面我把自己的点滴认识与大家分享。一、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进而积极思考,这种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用眼睛盯住不放,当  相似文献   

9.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我在教学中以此为指导思想,确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以  相似文献   

12.
13.
语文,读是根本这一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极为重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学段共有的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文字,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改革中 ,创造性思维训练最具生命力。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训练的内容包括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训练以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训练等。其中 ,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是主要内容 ,而发散思维技能又是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发散思维训练便成为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中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那么 ,如何有效的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呢 ?下面几种训练方法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别或综合运用。1.发散性提问发散性提问的典型形式是…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应当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究、合作、体验、感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每每去听课,总是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读书,可读出来的仍然平平淡淡,波浪不惊。课后又常听老师说:“语文教学中难教的不是语文基础知识,而是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情感挖掘出来?”可见,语文课堂要有读书声,这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但是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下面选取两个教学片断,也许从中可以悟出点什么。到痛的情读的仍课教础导道情课许教学选中片段一学习课…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17):3-4
新授课如何正确地理解编者的意图,有效地开展教学,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借助于"生本"教学理念来展示对新知识的教学处理,体现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引路人,设法让学生在归纳和反思中进行知识和方法能力的建构,让课堂更加精彩实效。  相似文献   

18.
这天中午,我正在向章校长汇报有关工作的事宜,从门外闯进一位气愤异常的家长和一胖一瘦的两个男孩,我们只好撂下工作。“校长,这胖小子整天欺负我的儿子,吓的孩子连坐公交车都不敢。”家长的话还没说完,虎背熊腰的男孩就叫了起来:“谁欺负你的孩子了?来,你说,我今天打你、骂你了?打你哪了?用什么打的?”天哪,这学生可“了不得”,只见他用手指点着家长身后的瘦瘦男孩,话如机关枪扫射一样令人难以招架,他的言行引起我很大的反感,也让我这名教育者感到脸上阵阵灼热。接着便是你争我吵,不容我们插上一句话。我静观事态,家长愤慨中仍不失大度,两…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呢?那就必须依靠老师给学生创造“玩”的条件,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阅读应该渗透对语言表达的审视和解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观察、体会、写作中将学到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话语,并创造出新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实现语言的个性化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