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民俗文化的理论意蕴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命性变异和传承。这与社会、学校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隐性课程”是相通的。我国民俗学者对民俗文化理念探讨互为启发或不约而同的视点,给社会和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研究拓开了两相沟通的渠道。教师教学信息传播方式、隐性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课程模块的交叉完成教师所应当遵循的民俗。民俗文化的隐喻意义与隐性课程的隐喻意义形成民间的教育文化对学校课程多元的隐性化渗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一个悄然兴起的课题——隐性课程,迈入人类文化研究的里程,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关注的教育课题。当今“反理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惊醒了一些埋头于传统理论的学者,为超越过分理性化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局限性,力求为人的精神的全面和谐发展寻找出路,他们大胆地涉足此领域。隐性课程的提出,引起了课程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许多学者都投入隐性课程的概念、原理到隐性课程功能及其实践意义的探究。不同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隐性课程,例如,杰克逊(P.Jackson)把非文化传递(即学生在学校…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隐性课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隐性课程而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校园建筑缺乏传统学校气质、校园环境缺乏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活动场所缺乏传统人文关怀等三方面。为加强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我们应当完善隐性课程设置,适度遏制当前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切实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着力构铸学校师生传统精神人格。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建构“学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居于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层次。“学校精神”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隐性课程形式出现,它具有目的深层性、要求隐蔽性、过程渗透性、作用持久性、传统继承性等特点,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心理建构和社会辐射等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建构和培养“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5.
就隐性课程而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校园建筑缺乏传统学校气质、校园环境缺乏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活动场所缺乏传统人文关怀等三方面。为加强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我们应当完善隐性课程设置,适度遏制当前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切实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着力构铸学校师生传统精神人格。  相似文献   

6.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7.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除学科课程外,以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世界大学城是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的规模较大的线上教育平台之一.利用世界大学城具有的互动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点开发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既契合隐性德育课程“全天候”“随时随地”“潜隐性”的本征,又强化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从学校德育、岗位德育、自我德育三大德育模块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并在环境、制度、情景、心理、文化五大层面充分实现资源集成,最终达到内化其价值观念、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指课程计划中有确规定的、无形的、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它具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开发中等职校隐性课程,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确立开发设计隐性课程的新理念和行动策略,而且要注意从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系统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导向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9.
当代课程理论认为,学校课程实际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而隐性课程在教学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相似文献   

10.
课程理论最早于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到20世60年代前后,有关课程的思想逐步发展,并出现了不同流派.但从泰勒到多尔,其课程理论都有局限性.中国学者在本世纪提出了“五I”课程观,对“人的课程”这一理念作了系统的阐述.本文特别讨论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以及隐性文化和隐性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发隐性课程 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隐性课程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它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等,人际情境如班级气氛、人际关系等,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立校     
“文”着重于精神、思想、观念一类无形的内容.在学校里,文化就是课程,而文化立校也就是课程立校.好的学校,好的校长,会比较自觉地重视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及相应的课程,尤其是隐性课程.发展学校文化需关注体制本身的问题,唯有在体制上“去行政化”,才能让真理至上的旗帜飘扬在师生员工心中,这就是极珍贵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3.
单威  单桂华 《教书育人》2012,(33):52-53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在正式课程之外对学生的作用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意识到了。1966年,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显性知识,并且获得了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其他隐性的成长。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3]等。我们认为,隐性课程是间接的、非强迫性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14.
我理解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现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无疑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隐性课程则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其中学校的文化生活、校园风气、道德氛围、人际关系又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建设富有特点的校园文化?北京市顺义区南彩中学创新学校环境,努力营造全面育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打造出富有魅力的“南彩”校园文化。校长认为: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潜移…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学校德育课程包含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部分,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的结合,它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累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校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学校人员以及学生交往中,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和改变学生评价观,优化学校隐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7.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潜隐性和持久性、双重影响性、学术性和非学术性高度统一的特点.由于受到各方面不利条件的制约,形成了隐性课程与教育预期的学校教育相脱节,由此产生了错位,这种错位具体表现在教科书中、教学活动中和学校文化中.以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隐性课程背后所隐藏的"平衡性原则",从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校园文化的维度来对教科书中、教学活动中、校园文化中隐性课程的错位重新诠释和定位,以期便隐性课程的教学与学校教学的衔接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2021,(5):I0001-I0001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基础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学校文化隐性课程这五大功能互补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全国+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关于隐性课程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与教育相伴相生,二者关系集中体现在文化与课程的关系之中。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隐性课程,可以说也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对此,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隐性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阐释了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型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