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元宵节的晚上可以到农民的菜地去“偷”菜,叫做“偷青”。据说如果“偷”到葱,就会变聪明;如果“偷”到芹菜,就会变勤奋;“偷”到其他菜,也都会发财。因此,每到元宵节,大家都纷纷下地偷菜,偷得不亦乐乎。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种风俗。大家在家安安乐乐、开开心心地吃汤圆多好,何必害得菜农们在元宵节夜里苦守菜地,生怕别人摘光了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偷”到葱就变聪明之类的话,不过是前人美好的愿望罢了,不必当真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我跟着大家去“偷青”。来到菜地,大家纷纷动手。这时来了一帮孩子,显然是一队…  相似文献   

2.
割青     
在我的家乡,每到过年就有一种习俗--"割青",也叫"偷青",说"偷"字大家一定觉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我们这个"偷青"可不是这样,"偷青"其实是在"送年"那天晚上,大家都到种菜的田里去割菜,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期望,每年的"割青"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发现问题:一天,我到菜地去挑菜,无意中碰了一下菜叶,一条青虫滚落到地上,哟,青菜生虫了。跟踪调查:我连忙给菜捉虫,果然发现一棵青菜叶上有一条肥肥的青虫,我正伸手去捉,怎么回事?我的手还未碰到它,  相似文献   

4.
挖野菜     
星期六那天,春光明媚,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乡下玩。好久没吃到野菜了,于是,外婆和外公决定带我一起去菜地里挖野菜。来到菜地里,我看到菜地早已经脱去它厚厚的冬衣,换上了新装。青的小草,绿的菜,各色鲜艳的野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意啊!  相似文献   

5.
<正> 发现问题一天,我到菜地去挑菜,无意中碰了一下菜叶,一条青虫滚落到地上,哟,青菜生虫了。跟踪调查我连忙给菜捉虫,果然发现一棵青菜叶上有一条肥肥的青虫,我正伸手去捉,怎么回事?我手还未碰到它,它已经滚落到菜心里去了。扒开菜心看那青虫,它蜷成一团,脚收得紧紧的,我知道它在装死(昆虫真死,脚是松开的)。  相似文献   

6.
寒枫 《山东教育》2008,(10):55-55
星宝宝的爸爸种了一园菜。什么菜?大萝卜。 萝卜苗出土了,需要浇水。星宝宝提着小桶到河里去提水,小河离菜地很远很远,星宝宝提着水桶在路上走,东一摇西一晃,很是吃力,他汗流满面从不叫一声苦。到了菜地,他把水倒在萝卜苗的根部,说了声“小苗苗,你快喝吧”,说完,又到河里提水去。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我从《家庭教育》上看到一篇题为《两个橘子使我俩差点儿换位受审》的文章,感触颇深。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我”和胡志兵因报复心理(橘园主人找校长硬说学生偷了他的橘子)去橘园每人摘了两个橘子。帮主人看园的赵五叔抓住了“我”,他把“我”手中的两个橘子塞到我的口袋里,举起“我”的双手向橘园主人说“我”没偷橘子,只是进去看看,一再为“我”辩解,说“我”不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晴朗的早晨,爸爸手机铃响了,是外公打来的,他让爸爸去菜地里拿菜。外公的菜地离我家很近,我看了看闹钟,才七点多。“小浥,快跟我一起去!”爸爸叫上我。外公的菜地在临近马路的山坡上。这是一片被南面山麓半环抱的坡地,这样的地形,当地人称作坞。茄子、辣椒、  相似文献   

9.
太公的故事     
小时候,母亲总是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可有件关于我太公的事,在那时我们姐三个总是也搞不明白。“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母亲如是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谁看见?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后却不制止外公,反而转身就走。”这情节让我十分好奇。母亲继续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刚开始,班主任就向同学们下达了社会实践任务。“帮村里人收集打工信息!”、“给村民传递购销信息!”……这些都是乡下农民急需的东西,可哪一样先做,又该从何入手呢?课余,家在丹江口市盐池镇的张志丹挠着头,边想着这个问题,边在家附近的村里转悠。走到一片韭菜地,看着胖实而嫩青的韭菜,张志丹忽然想起菜地的主人是白枫。“叔叔,没出外打工啊?”张志丹打招呼道。“我打工时发现‘绿色蔬菜’在城里走俏,这个信息让我来了灵感:我最会种菜了。你看,我一年种菜的收入就有一万六!还哪用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有本领,穷山沟里也能致富!”白枫笑…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10,(7):91-92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最近,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师都成了网上“菜农”,热衷于“偷菜”游戏,上班的间歇、下班回家都惦念着自己的菜园,甚至私下交谈时,都会彼此交流“偷”与“防偷”的经验。有的老师说,明明知道是游戏,但也总忍不住经常去看看,有时候半夜都会上闹钟提醒自己收菜;早上很早起床,想到别人地里收获点儿东西,可是没想到别人比自己还要早。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出头,是个十足的“大忙人”,家里的活都被她包下了。早晨起来,看见香喷喷的早餐,但却不见奶奶的身影。奶奶哪里去了?原来,每天早晨奶奶煮好早饭后都去买菜。每天放学回到家,看到的总是一桌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每当我回到家,奶奶总是慈祥的说:“回来了,孙子,开饭啰!”我家的院子有一半是奶奶的菜地,每过一年,都要换新品种,一换就是二十来种。在奶奶的精心料理下,每种菜都长得很好。我们吃着奶奶种的菜,奶奶都会说上一句:“自己种的菜,放心,无毒无害。”奶奶除了这块小菜地,在田里还有她的一片“天地”呢!奶奶也常在田…  相似文献   

13.
半夜三更,楼下有响动。“有贼!”爸爸第一个惊醒了.他怕贼偷了他的钱,怕贼偷了他的电脑,怕贼偷了……反正什么都怕偷。爸爸轻手轻脚地走下楼,透过玻璃的反光看到电脑被打开了,心想这小偷真怪,不偷东西开电脑干吗?走下最后一级台阶才发现,原来是我家敬业的姐姐“菜农”发现网上种的“菜”成熟了在摘呢!“这次没让人偷掉,真是大丰收啊!”姐姐说。“真是吓死我了!”爸爸说。  相似文献   

14.
重复     
青还是个孩子,青刚读小学时,大人天天带着他乘公交车。一天车上一个女人的钱包被偷了,女人带着哭腔说:“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谁这么可恶呀,那是我给儿子看病的钱。”青边上一个男人,在女人说过后接嘴,男人说:“偷你钱包的小偷刚刚下车了。”青在男人说过后,看着他,青说:“你看见小偷偷这个阿姨的钱?”  相似文献   

15.
“摘菜”     
时下“摘莱”游戏在成年人中盛行,许多人为此沉迷,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热衷于“摘菜”,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等,在校园中流传很广。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私下里谈论:“我昨天去偷了XX家的菜。”“你的萝卜收了吗?”说到“摘莱”。学生们就像说自己喜欢的玩具一样,一下子兴奋起来。五年级有个男生说,  相似文献   

16.
磨房驴赶集     
从来没赶过集的磨房驴嚷嚷着要跟着主人去赶集,不带它去,它就不拉磨了。没办法,主人只好带它上路了。在集市上,主人买了一些菜,还想再逛逛,就叫磨房驴先把菜送回去,让妻子做中午饭。磨房驴说:“放心吧,不会误事的。”结果,主人买完了东西,赶回家一看:磨房驴还没回来呢!坏了!这家伙从来没出过门,是不是迷路了、走错了?主人顺着去集市的路找。到了集市一看,天啊,磨房驴正在集市外转着大圈儿呢!主人气得扬起鞭子就抽。磨房驴也是个倔脾气,喊了起来:“这能怪我吗?谁叫你平时光叫我在磨房里转呢?不牵着我,谁知道怎么走啊?”主人怪驴子,驴子怪主人…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菜地里种的菜已经开始结果。在户外散步时,我就带领幼儿去观察,让他们看看,认识几种菜。看后,小朋友纷纷对我说:“老师,这是芸豆”,“这是黄瓜”。这时,姜萱小朋友拉着我的手问道:“狄老师,这是什么菜呀?”“这是西红柿”。我告诉她。“西红柿是红色的,它怎么是绿色的呀?”“西红柿刚开始结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心里有很多内疚的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偷拔邻居家韭菜的事了。那是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们一家到姥姥家去过节。一到那里我就去玩。玩着玩着我看见一块韭菜地,绿油油的韭菜真招人喜爱。顿时,我心里产生了邪念:反正没人看见,拔一点回家炒鸡蛋吃。这样想着,我就跑进了菜地,开始拔韭菜。我把韭菜装在塑料口袋里,撒腿就跑,心里很害怕,要是被别人发现了,那可不得了!跑出了菜地,我的心里才平静下来。我做贼心虚,  相似文献   

19.
这段时期以来,每天一大早来到学校,经常看到办公室里几台电脑前已座无虚席了,几位同事正忙于“收菜”、“偷菜”。“收”完、“偷”罢,便满意而去。一日到当地图书馆去换书,看见一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打理“菜园子”,她让我把书先放那里,竞忘了给书“销号”,以致我无法正常借阅。  相似文献   

20.
抓贼记     
<正> 1.二黑家地里的卷心大白菜最近老是被偷,家里人都很气愤,可是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报警吧,还没听说谁家丢了菜报警的;再说了,警察这么忙,总不能叫人家帮你守菜地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