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在新教育的引领下,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有着这样的定位:"生命应该受到最至高无上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应被珍视;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学生的自由精神,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张扬体现师德本质意义的师爱。"在语言文字中我们感受着生命的力量,而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演绎着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儿童又是独特的存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有自己的发展潜能与优势。教育要真正走进儿童心中,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个性差异、发展权利。为了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近几年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孟国泰先生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看待一个儿童,首先要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其次,对他们的教育是对独立个体的教育,不能整齐划一,消磨他们的个性。相信在每一个教室里都会有所谓的"问题生"。这些"问题生"一般成绩靠后、个性强、不好管理,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激励。也正是由于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在他们的教育上产生了恶性循环,致使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孟国泰先生基于他的儿童  相似文献   

4.
<正>一、道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意思很简单:"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这就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完善他们独立的人格。这样的话,认识和发现儿童,将会是教师的大学问、真学问、难学问,需要教师从儿童完整的世界入手,在完整中重新发现儿童的真实性,寻找"教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存在,都有其独特之美,课堂也因为这些独特的个性而变得更加美丽,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善待每一位学生,通过我们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充分绽放独特的精彩。小学体育课堂,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舞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巧于引导,适时点拨,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尽情展示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曹纬国 《甘肃教育》2014,(17):54-54
正目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炮打"语文教学的文章屡见报端。面对学生的每次成绩,教师也深感困惑。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一、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与水平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坚决反对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标准”,转变观念1.教师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数学教学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2.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当中,要强调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和理解学生是教育不变的法则。尊重学生首先要体现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平等权、自由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个性、志向、意愿等。3.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在这一观念下,教师的工作重心将由“授”转变为“导”,包括…  相似文献   

8.
<正>爱是教育的根本,爱可以让一个教育工作者走向事业的成功。由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功,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爱是尊重,尊重可以产生更大的内在动力,尊重是一种力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现在的教师应该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教师不能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9):124-125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要欣赏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专长、兴趣、爱好;欣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本文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的方法,得出实施赏识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仅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换,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元化"的教育和评价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充分剖析吴正宪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吴正宪的儿童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首先,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因此教师要相信儿童、尊重儿童,小心翼翼地呵护、满腔热情地接纳学生的心灵。另外,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有潜力的,因此教师要相信一切孺子皆可教,儿童人人都能成功、成才,同时也要承认"学生是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可能会犯一些成年人眼中的"错误"。由此,通过对吴老师儿童观的解读可以启发我们:真正读懂学生是真诚地尊重学生、呵护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用真诚的爱心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1.
徐红梅 《生活教育》2014,(9):99-100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你的课程你做主"、"你的课堂你设计"、"你的成果你展示"这三个方面让"尊重"成功在学生心间绽放。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的需要,使所有学生都享有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即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我觉得可以从本文中的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6.
站起来"与"举起来"说的是某校两个平行班两位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的两种不同做洁。"站"举"两个简单而又不同的动作,却收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身为人师,我深有感触。在以往的繁育教学中,我们大都习惯于运用这两种做法。其实这两种各有利弊。在此,我姑且不谈甲乙教师的做法怎样,利弊如何:而从尊重学生这点出发,阐述一下我的浅见。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尊重,一般有两层含义真一是指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绝不能伤害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其二是指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二者是一…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有个性的发展,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郭天玲 《教师》2014,(27):121-121
正心理学教授杨凤池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许多值得表扬的地方。他们偶尔会做错事,但这正是个体生命成长、向前发展的必经过程,他们需要有好的指引,这时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就能成为一个推动力,使得他们的潜能、求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施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面对个性差异极大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从而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呢?本文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平等地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爱每一位学生。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刚接手这个班  相似文献   

19.
<正>对文学和生命,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作为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构建多元解读的平台,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我们的课堂上,儿童最真实的声音才是最美的课堂语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通过有效方式保证儿童发出"原汁原味"的声音呢?笔者的实践、思考如下:一、让儿童有发问声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  相似文献   

20.
李舞艳 《陕西教育》2007,(10):81-81
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献出真挚的、深沉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体现一种高度的人格信任,教师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