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军事反恐,重心在中东。但是"反恐战争"的目标并未实现,伊斯兰世界更为极端的势力却乘机崛起。同时美国经济依旧疲软,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力"也在下降。同期的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带动下却高速发展,使得二战后形成的亚太格局发生"失衡"。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是"制衡"中国。这是冷战后美国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国际政治环境和发展。美国的战略调整激化了该地区固有的矛盾,离散了区域合作,也使竞争与依赖并存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探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再平衡"战略布局及其局限,评估"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反恐战争"中,宗教因素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美国的"反恐战争"中存在的诸多宗教因素,既成全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也为美国的"反恐战争"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开启了我们关于宗教问题的再认识,也进一步开拓了我们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视角,对于我国的和平与发展战略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外交战略步入“后反恐时代”,中美关系“9.11时代”随之结束。“9.11时代”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倒退到好转的过程,并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其具体表现是5个方面:中美战略定位发生转折,政治关系改善;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并与政治脱钩;开创中美反恐与安全领域的利益支撑点;美台关系从提升到降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美关系超出双边范畴。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和发展,两国在反恐、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等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磋商、协调与合作,双边关系日趋成熟。 中美关系出现良性互动。其一,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一直多渠道、多层次联系。特别是自3月份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产生以来,中美元首一直保  相似文献   

5.
漫画之页     
点评: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发动了所谓的反恐战争,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并经常夸口说:“美国更安全了。”其实,反恐战争在国际上遭到普遍非议,在美国国内也遭到广泛质疑,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对世界、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中美两国走向全面对抗,美国对中国的孤立、遏制、封锁使中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台湾则是朝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的援助和保护下,台湾不仅摆脱了危机,而且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解放台湾问题的机会,也使台湾问题至今仍是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恐与保障基本人权--兼评美国当前的反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害",国际反恐势在必行.国际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美国当前进行的反恐战争,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陷入了敌对状态。这一阶段美国行政当局与美国军方之间在如何确定对中国的军事策略问题上出现了纷争。尤其是在关于是否将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是否对中国实施封锁以及是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等关键问题上,美国决策层发生了激烈争执。美国行政当局和军方因为不同的战略观念而在对华政策上的争论由来已久,且在朝鲜战争中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美国在制定对华军事策略过程中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争议及其经验教训,对以后美国决策层对华战略、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后遗症,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美国重新插手台湾事务。这样,朝鲜战争使得中美两国走上了对峙的道路,台湾也就成了中美关系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这个特定的背景下,中美关系表现得极为复杂微妙。中国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美日矛盾的冲突、变化而改变,中美关系由开始的消极状态发展到互相需要的盟国积极合作,又发展到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的“统一”与美国远东战略的利益需要。这时期不执政的合法政党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特别在战争后期,这支力量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美国在华利益的扩张和实现。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演变的结果是美国梦想的破产,中国人民建立了独立、统一和民主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4月18日到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通过这次访问,中美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信, 扩大了共识与合作。那么,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总体来讲,目前中美关系处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原因有三: (1)“9·11”事件后, 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美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1961年 1月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 ,继续推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当时 ,中苏分歧的公开化为中美关系的接近创造了机会 ,但美国并未抓住机会 ,反而加强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为此 ,美加大对越南的干涉和战争 ,使之升级为“特种战争”。越南劳动党最终不得不放弃和平的斗争战略 ,掀起抗美救国战争。中国给予越南全面援助。苏联为增加与美争夺较量中的砝码 ,对于越南也进行一定的援助。在中苏两国的帮助下 ,越南挫败了美国发动的特种战争。  相似文献   

13.
反恐专家戈丹说过:“恐怖活动是聪明人的游戏。”因此“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心与人脑的较量”。目前,一批美国数学家就在罗格斯大学商讨怎样将纯数学的序列理论运用于反恐战争。这些满脑子数字排列组合的数学家能对反恐战争有帮助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是由于反恐战争也存在于网络空间以及人们的头脑中,因此数学理论在这些抽象领域中正好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1月3日,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共和党得胜,乔治·布什连任总统。人们开始考虑未来4年的中美关系会有什么变化?政治,交往加牵制连任之后,布什在延续过去对华基本政策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新变化。变在哪儿?发展中美关系,美国内基本形成了共识。今后4年,他会利用这种政治气候,进一步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在反恐、朝核危机、地区安全等方面拉住中国,让中国发挥一个崛起  相似文献   

15.
布什访问中日韩,又漏嘴了当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下一仗尚未打响的时候,美国总统布什乘着他的“空军一号”到中日韩转了一圈,感谢三国对反恐战争的支持,进一步讨论国际安全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也许是反恐胜利后松了一口气,布什又开了个玩笑,把“日元紧缩”说成“日元贬值”,搞得日元对美元汇率应声下跌。最近,美国有两本书,叫  相似文献   

16.
关于珍宝岛事件对缓和中美关系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可谓早有定论;但事实上该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缓和的条件并不具备。倒是1969年夏秋中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促使美国加快了对华战略调整的步伐。此时中国也感到苏联是其直接的和最大的威胁,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且考虑到美国主动向中国示好,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对美战略。当促使中美接近的其他条件也具备时,两国最终实现了缓和,在对苏斗争中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战后重建和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这场名为"反恐"、"民主"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全球强权国家对地区强权国家的强权争夺战.作为全球强权国家,美国试图通过战争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但是,这一目的能否达到,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达到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伊拉克的重建和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恢复需要通过国际间相互协调合作达到,美国的单边主义将使它在实现其潜在利益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8.
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先是遭遇了以"抑制"为主调的开场,经过接触与磨合后,逐渐走向明朗。海湖庄园"习特会"促使中美关系开始快速"上扬",尤其是特朗普访华以来,中美关系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同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经贸和朝核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议程中最主要的两大议题;二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焦点发生变化;三是美国国内担忧中国是否要替代美国成为国际秩序的领导者。因此,新时代需要用更全面和宏大的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一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是世界之福;二是合作共赢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三是新型大国关系是规避中美竞争悲剧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随后美国动用航母将拉登葬于北阿拉伯海。拉登死了,有人忧虑,有人欣慰。对美国政府来说,这是"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对奥巴马总  相似文献   

20.
恐怖是一种可怕的恶 ,但在美国基本掌握了恐怖主义的定义权 ,并借此领导国际反恐运动的情境下 ,目前正在进行的反恐战争可能成为反被压迫者的战争 ,文章从何为正义、如何公平、诸神争吵和真正的邪恶在哪里四个维度对反恐战争作了一个伦理评判 ,旨在揭示特定的话语体系并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性 ,如果美国真的想消灭恐怖主义 ,它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其伦理观 ,建立对文明多样化的认可和容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