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臧洪明 《大观周刊》2011,(51):143-143,150
高校理论社团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随着近年来高校理论社团的蓬勃发展,理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理论社团的思考和定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牢固、综合素质全面的新时期大学生,依托理论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现代高校社团的实际情况,探讨理论型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校报: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它兼而有教育和新闻传播的特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育人工具。因此,高校校报的办报理念必须符合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理论,其中教育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规律与教育艺术,以及对所属高校本身的教育性质研究。教育学和新闻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即为高校校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独特之处,是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载体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孙红竹  田艳天 《兰台世界》2016,(13):109-111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也是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和宣传工作者。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系统学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931年回国后担任中央宣传部长,开始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负责党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张闻天探索和形成了自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宣传鼓动工作与组织工作的关系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格日乐 《大观周刊》2012,(14):142-14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始至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及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恩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洁 《大观周刊》2011,(30):269-270
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知、情、信、义、行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应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这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对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重庆市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实证调查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优化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7.
博客作为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博客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博客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而网络环境也在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一书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发展之需,依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精髓,吸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经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该著作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杨发 《新闻传播》2012,(3):89-91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忽视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以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在相当长时间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内涵的揭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杨维杰  毛文 《新闻战线》2015,(5):167-16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新闻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媒融合发展,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思政信息、思政理论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年工作经验,以新闻传媒的角度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结合  相似文献   

11.
张德华 《出版广角》2015,(16):118-119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读本。该书突出了理论的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与博士研究生教学要求相一致,旨在促进博士研究生更好地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精神品质和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2.
史超 《大观周刊》2011,(34):32-32,106
文中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出发,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将社会认知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熊阿梅  危鑫 《大观周刊》2011,(32):64-6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在高校校园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本文着重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丽 《新闻世界》2011,(11):162-164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用“生命线”来概括和表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纵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在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表述,但“生命线”的判断是贯彻始终的,并不断发展。由此,也成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李静怡  向巧 《大观周刊》2012,(39):321-321
灌输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当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灌输理论。才能与时俱进达到效果.发挥灌输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何帆帆 《大观周刊》2013,(1):205-2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仅以“情景式”、“体验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详细阐述来说明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郭蕊 《大观周刊》2011,(34):1-2
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活动和受教活动的有机统一。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普遍重视教育主体的施教活动及其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受众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受众所处地区的风俗习惯、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体性格和经历的不同导致受众具有群体和个体差异。所以,针对贵州省不同群体的受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途径,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袁清心 《大观周刊》2012,(26):123-1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确定大学生之理论基础,凝聚大学生群体的力量,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入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一大主体,其生活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模式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在影响大学生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因此依托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然趋势,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趋利避害,探索利用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新方法,便成了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