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当前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但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也就是参与意识差,学习被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原因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2.学不得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表现为单一性、封闭性,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上课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学习,这些表现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市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气氛,诱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勇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参与到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中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表现为单一性、封闭性,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上课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学习,这些表现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市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气氛,诱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勇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生群体中“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风"已吹遍了校园内外,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变更着"教师本位"的思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中学生年龄偏小,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随教师运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纵观当今的课堂教学,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从不制定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对上课要学习的内容不了解;上课过程中忙于记笔记,或只顾听讲,学习不得要领,摸不到门路.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造成的,也就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差,不会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顾晓波 《中小学电教》2011,(12):118-118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师将各种题型一一举例,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但升人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不再把各题型一一罗列了,因此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没有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出“门道”。因此,一时间还适应不了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下面我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许多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学习缺乏主动性.表现在学习没有计划,课前不预习,对上课的内容不了解,忙于记笔记,或呆坐着听教师讲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农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反应能力不快。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很难认真地听讲,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识记、模仿,导致学习思维迟钝,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形成讨厌听课、不愿意学习的倾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今,很多曾经是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一旦进入高中阶段,突然出现成绩大滑坡的现象。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其下滑的原因,只有先找到突破口,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一般情况下,造成其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这几个方面:一、学习不主动,疲于应付。有很大一批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喜欢跟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无生上课"是一种没有学生参与,只面对评委(同行)而进行课堂教学情境模拟的教学形式.其虽不是课堂教学真实情况的反映,但基本能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理念与教学素养,同时还不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因而近年来被较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以及各种形式的比赛与选拔活动中.面对只有评委(同行)而没有学生的课堂,许多参与此项活动的教师感觉到尴尬与不适应."无生上课"能否上出"有生上课"般的精  相似文献   

16.
试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课是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学生能不能学到东西,学得好不好,主要看课上得怎么样.要想得到好的上课效果,授课教师就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互动形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赏识教育)来论述教师该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并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大多数学生缺乏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他们大致表现为上课东张西望,小动作多,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上课虽发言积极,但不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课堂上不会用心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肤浅没有深度。因此,笔者想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注意力表现,从中寻找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各学段的语文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创设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伴随新课改,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大部分教师所采用,成了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都能很容易地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中物理理论、规律的抽象性,我们会在物理课堂上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积极,有的两眼发呆,甚至还有的香甜入梦.这样的课堂即便一开始教师情绪盎然,后来也会被如此的课堂气氛而兴致大减.因为老师感觉到的是一节没有听众的讲课,若再继续讲下去没有丝毫意义.可想而知,如此沉闷的物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很低,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要求教师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研究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活动内容.加上学生认知能力、个性水平存在差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不同的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