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力对物体产生的瞬时效应.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合外力,而与这一时刻之前或之后的力无关.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这一特点通常被称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相似文献   

2.
在《力学》以及《普通物理学》的“力学”部分教学中,常常遇到有人提出的这样一些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有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可有可无的了”等等。有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认为“第一定律是作为一个特殊情况而包括在第二定律中的”,有的“物理学教程”上认为“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否已经全部包含在第二定律中”,是一种“哲学讨论”,不作论述。笔者认为,在学习牛顿力学的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搞清牛顿第一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石,它具有独立性、矢量性、瞬时性等特性,其中瞬时性是同学们理解的难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决定的.当合外力恒定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其应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为了深刻理解定律本质,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动力学问题.必须认识清楚“五性”.  相似文献   

5.
瞬时加速度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只有注意总结其题型分类和解题策略才能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6.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基础,也是核心内容.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六大特性,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推理、综合分析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在解决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的习题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增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张宁 《理科爱好者》2004,(7):i028-i029
牛顿三个运动定律是动力学基础,本单元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了综合体现.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单元知识的试题每年均有,单独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多为综合性题目,经常与电场、磁场、热学、原子物理等联系.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正交分解应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动力学问题以及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揭示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产生的效果——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必须对它的基本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揭示了力的瞬时作用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必须对它的基本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唐挈 《考试》2000,(10)
本章考查的内容,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就物体而言分为单体、连接体;就力而言,分为瞬时力与恒力。要通过典型题掌握各自的要领。其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特别是受力分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二定律(简称“牛二”)与图象相结合的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是先由图象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或先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再作出图象.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不能对它再作深入的讨论,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它充分了解,以免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有疏忽之处,甚至无意中引起错误.今天,我就与这个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和同志们一起讨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自己对第二定律的表述是:“运动的变化跟所加的外力成正比,而且是在外力作用的直线的方向上发生的.”这里的“运动”是指运动量,“变化”是指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牛顿的原话可用数学式表示为:(1)对于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寻常物体,其质量m不变,上式可写成 (2)这就…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这两种观点被称为处理力学问题的两把“金钥匙”.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是动能定理离不开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在力学乃至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中应有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现就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与核心,为帮助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本文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部分典型习题归类进行解析。一、瞬时性问题例1如图1所示,木块A与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置于地面,他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aA=,aB=。解析本题是一道求加速度的瞬时性问题,由于抽出木块C的瞬时,弹簧未来得及恢复形变,仍保持原来的弹力大小,即F=mg,依据力的瞬时效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F-mg=maA①对B:F+2mg=(2m)aB②解得:aA=0aB=3g/2变换:若将A木…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一物理教材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二节“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一节的内容少且枯燥,又没有专门提供习题,用一个课时来教学总觉得时间太多,而把它放到与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起,则一个课时又难以消化,放到与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一起,则时间更显不  相似文献   

17.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揭示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产生的效果——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必须对它的基本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牛顿第二定律=m的形式适合火箭运动,指出“牛顿第二定律=(d(m))[](dt)的形式也适合火箭一类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并对焦点之一的“变”字和焦点之二的“适用对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进行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过程。那么 ,具体到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中如何进行呢 ?针对此问题 ,笔者以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一节予以回答和分析。一、作为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教法 ,给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本章《牛顿运动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等内容 ,其中 B层次要求是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超重和失重是属A层次要求 ,但实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  相似文献   

20.
动量定理属高中选修课的内容。虽然动量定理“源”于牛顿第二定律,但它不仅适用于恒力情形,也适用于变力情形,尤其在解决受冲力作用的打击、碰撞等问题时,它比牛顿第二定律更为方便。我在处理此节教材时,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