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乡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村城市化以农业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镇(乡)集聚,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目前各级各类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结合,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城市化仍普遍存在土地占用量大而利用率低,规划滞后、布局分散而效益偏低,城市化水平有限、环境质量不保证且市场容量较小等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文中拟构了小城镇发展的六种基本模式,包括功能辐射型、产业开发型、科技创新型、市场主导型、生态建设型和文化保护型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是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重要支柱,是县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辽宁农职教与县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物流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城市规模扩张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极大的市场空间,现代物流业对城镇均衡稳定发展也发挥着支撑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基础上,重点研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产业聚集视角研究提出安徽省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和发展期,湖南省委、省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它是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基础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工业结构不断升级、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制度不断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产业功能区作为近年来区域发展的新型模式,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推进各功能区有机整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也成为城市全局发展的重要诉求。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从产业链和产业园区的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协同理论,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市场协同和治理协同四个维度提出成都市健康产业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协同路径,为实现其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安徽省农村服务类和居住类消费的迅速增长推动了人口和土地城镇化,教育、通讯等发展型消费进入繁荣期,以及消费新业态的出现正在推动产业城镇化。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虽然速度快,但却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市场凋零、城市拥挤以及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等不利于农村消费升级的局面。因此,必须构建与农村消费升级形成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即以市场推动为发展思路,以梯度推移为城镇化路径,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为落脚点。通过在城镇化发展指标中添加消费率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来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实现城镇化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关系的客观分析,阐明农业的良性发展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系统的技术服务,提出了以区域农业发展为基础,专业课教学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合理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符合地区实际的教学内容,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强化学生实践,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的科学发展,全面实现职教中心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它的推广为农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化对农区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农户、农业和农区三个层面。农户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变农户思想观念和推动农户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质量、农业经营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农区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加快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区域品牌形成和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使用综合指标和农业产业化趋势指数,对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显示,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但区域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农业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城镇化、教育以及收入水平与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呈正向关联性,城镇化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业产业化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要素的合理结合是推动江淮分水岭区域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地方特色农业部门产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甘肃省庆阳市苹果产业化发展形成了明显的规模和效益优势,通过对其产业发展成效、产业组织结构和发展机制等问题分析,展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提供产业化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立足特色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的扶持推动作用,以专业农户发展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传播为动力,通过产业规划、标准化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及产业宣传,促进基地、合作组织、储藏机构、销售组织、加工企业等互动发展,建立完整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同时,应通过提高合作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培育品牌化运作主体等推动产业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五个统筹。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是陈云城乡互促、工农互依、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陈云协调发展思想之间的一脉相承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大众化,大众化的关键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距显著,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对教育公平形成严峻挑战。收益的外溢性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稳健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必然需要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既要与全国其他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又要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配得当",政府应成为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上有三个方向:调整高校区域布局、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调整高校区域布局的同时调整高校招生计划。其具体可行的路径是:坚持不懈地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建立对欠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补偿机制,制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14.
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区域性、升级型、不稳定等多重特点,农村信贷约束十分普遍,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差,严重约束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西部地区农户金融覆盖率、农户金融风险、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上下打压房价呼声很高,政府也是频频重拳出击,城市房地产业似乎面临发展寒潮。而在广大农村,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房地产业转战农村市场,既受益于新农村又服务于新农村。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业进军农村市场的各种优势,同时也提出了稳步发展农村房地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传媒业发展应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区域市场为主体目标市场,以区域文化特征为传媒定位依托,以区域传媒资源整合构建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走区域化发展之路,从而实现河南传媒业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省辖淮河沿线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因此,要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地区工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宏观分布的点网性、中观布局的圈层性、微观选址的节点性特征。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的禀赋、区位因素与集聚效益、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未来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将呈现由资源禀赋地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向客源市场地靠近、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的互动性增强、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和城市成为产业的核心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应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应坚持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和乡村在户籍制度、公共品供给、就业市场、社会保障及金融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 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 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