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近读<高力士神道碑>①、<高力士墓志>②,发现<旧唐书·高力士传>③对高力士相关事迹的记载存在讹误,今据这些碑志材料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读<高力士神道碑>①、<高力士墓志>②,发现<旧唐书·高力士传>③对高力士相关事迹的记载存在讹误,今据这些碑志材料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陕郡姚氏"一系所载与两《唐书·姚崇传》三者多有牾之处,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缺乏,孰是孰非,难以断定。近年在洛阳伊川姚崇家族墓地陆续出土的多方墓志不仅能订两《唐书》之讹,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更有补阙作用。  相似文献   

4.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宋彻墓志》以及武周《田玄敏夫人李氏墓志》中均有洛阳胡坊的记载。结合《洛阳伽蓝记》等文献的记载,洛阳考古发掘出土的胡俑以及隋唐墓志对于祖先洛阳行迹的追述,可知墓志中的胡坊应该渊源于北魏时期在洛河南岸安置西域胡人的慕义里,由于大量胡人聚居于此,故有此称谓。直到唐代前期,胡坊旧称尚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胡坊村。两方墓志中胡坊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文献所记载的中古时期大量西域胡人来到洛阳的历史事实,承载了这一时期北魏洛阳城胡人汇聚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5.
洛阳万安山近年出土多方卢涚家族墓志。关于卢涚之死,卢涚与其子女墓志的记载截然不同:前者云病亡,后者则云为安史叛军所害。结合多方家族墓志记载卢涚卒后获唐朝廷赠官工部郎中一事,当以后者为是。安史之乱前期,河北沦陷区死节于唐朝廷的县尉卢涚以伪燕官吏身份返回现籍洛阳下葬,伪燕政权拉拢高门士族之心甚为明显,志文对伪燕政权若即若离,显示出卢氏家族在动乱背景下的微妙心态。这也导致卢涚的壮举在其卒后相当长时期内未获唐朝廷认可,其获得赠官迟至代宗末至德宗前期方才实现。卢涚卒后半个世纪,卢士巩兄妹墓志详述家父忠烈,此举与二墓志撰者张文规有密切关系,撰者之心态与其父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时对安禄山掘墓毁棺的举动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1991年,河南洛阳孟津县出土武周岑平等墓志,墓主为唐代名相岑文本侄女、刘洎儿媳。墓志撰者"侄羲"乃岑平等堂兄弟岑景倩之子,岑平等与岑羲实为堂姑侄关系。岑氏丈夫刘广宗及其家族墓均在故乡江陵,但其独葬于洛阳邙山,既与其信仰佛教有关,更与自武后时起山东士族与侨姓士族迁移洛阳的潮流相系。南阳岑氏为侨姓高门,入唐尤为显赫,为一门三相,唐代前期只有兰陵萧氏能与之比拟。岑平等卒时,其伯父文本、从兄弟长倩二宰相皆已作古,而撰者对此只字未提,这在习惯自矜门第的唐代士族墓志中显得不同寻常,反映出对武周时岑长倩冤狱的莫大忌讳。该墓志称岑平等仅有一子,即郑州司仓参军刘敦行,据1930年洛阳出土刘敦行神道记云,敦行为薛氏所生,岑氏实乃嫡母。  相似文献   

7.
<武林外传>从2005年底播到了2008年的寒假,从中央台到地方台轮番上场,PPLIWE、PPS等网络电视全天24小时播出.<武林外传>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会长盛不衰?本文将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对<武林外传>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石尠、石定墓志在民国八年(191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郊。因为系盗掘出土,所以早期研究论著对这两方墓志出土时地的记载歧说纷纭,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界对石氏墓志真伪和学术价值的判定。本文在梳理、辨析相关文献后,认为洛阳古董商郭玉堂的《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石尠、石定墓志的出土时地信息最为可信。通过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相释证,本文在考察建国前洛阳一带出土石刻的流散情况后,认为河南洛阳古代艺术馆收藏的所谓《石尠墓志》当系重刻本。石尠、石定墓志在出土后不久就被当时北平金石家周进收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周进去世,这两方墓志连同其它汉晋石刻一并由其家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一直收藏至今。  相似文献   

9.
墓志是碑文的一种,指刻于墓碑的文章(包括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和立于地上的墓表文),主要用来记叙死者的生平和家世.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改迁."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墓志起源于汉代,东汉蔡邕是第一个大量撰写墓志的名家,唐代的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等也都写过为数不少的墓志,而尤以韩愈为最.现在学术界较通用的墓志辑本有<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等.但是,大量墓志的出土与编纂,除了史学界较为注意外,其他学科似乎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这是很让人遗憾的.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第一部从语言学角度对墓志进行研究的专著--<中古墓志词语研究>,通读之余,觉得有必要介绍给学界.  相似文献   

10.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石尠、石定墓志在民国八年(191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郊。因为系盗掘出土,所以早期研究论著对这两方墓志出土时地的记载歧说纷纭,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界对石氏墓志真伪和学术价值的判定。本文在梳理、辨析相关文献后,认为洛阳古董商郭玉堂的《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石尠、石定墓志的出土时地信息最为可信。通过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相释证,本文在考察建国前洛阳一带出土石刻的流散情况后,认为河南洛阳古代艺术馆收藏的所谓《石尠墓志》当系重刻本。石尠、石定墓志在出土后不久就被当时北平金石家周进收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周进去世,这两方墓志连同其它汉晋石刻一并由其家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一直收藏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