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创新成果,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以充分肯定。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也是我们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创新理论的科学整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呈现出两种形态,即实践探索的成果和理论探索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次飞跃,其产生的重大成果从实践层面看,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条正确道路;从理论层面看,就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科学理论.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党的文献的概括看,还是从"十七大"的理论创新看,都说明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与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一中,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做出科学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共17大精神的灵魂,是17大报告的主题词、核心词、关键词,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旗帜、道路、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全部工作,归结起来,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根本结论、根本经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举什么旗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旗帜问题,在当代中国,这面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提出是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主题。研究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是党在思想理论上崇高而艰巨的任务。自党的十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鲜明、准确地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特色理论体系”)以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要前提。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相对性。同其他理论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大,因而整体性就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对性表明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在多重关系中才能够准确地加以把握: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成果;相对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作了全面明确的表述,这一表述包含了六层涵义,同时,从全国的层面上,报告还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是全国各地方实践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各地方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各地的建设只有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具体的方针、政策,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变革中国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子系统"和"优势子系统",从根本上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处的历史阶段、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以及现实途径,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奠基的作用。它们保证了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深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探析其理论特征,有助于对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中国特色鲜明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  相似文献   

13.
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为根本指向,以解决重大问题为根本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正是以问题为导向,我国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丽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3):15-16,103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主要是: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理论发展的整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呼唤,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先后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打开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邓小平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建构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党的"十七大"文献,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体系进行了概括,最终回答我们在20年前提出的"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内容共分五个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论、流通论、分配论、消费论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本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信心和信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方向指针,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思想保证;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坚强柱石,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本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信心和信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方向指针,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思想保证;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坚强柱石,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与过去我们经常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及其内部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的开放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性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性的实践本质具体体现为发展战略上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上的快速发展以及理论形态上的与时俱进等之间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