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旅游"理念已成为各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通过阐述"大旅游"这一概念的内涵,深入分析泉州在旅游资源上的优势及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树立科学的旅游管理的理念、转变旅游管理机制及体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带动旅游产业链发展等,建立"大旅游"格局,促进泉州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市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具有佛教、隐逸、诗歌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鹿门山旅游开发对于满足人民生态文化需要、"四个襄阳"建设、盘活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位和抢抓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加强环境保护、塑造旅游形象、开发特色产品、加强旅游管理、更新发展理念和加大市场宣传等六方面进行文化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梁焰 《铜仁学院学报》2006,8(5):25-26,40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主要从提高全民的旅游意识,加强官、产、学多方合作,注重"回炉"培训工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为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必须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据调查,安徽省旅游业现有大专以上人才50 008人,预测到"十二五"末安徽省旅游人才需求总量为163 000人;为此必须研究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加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培训、完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措施,实现旅游人才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泸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保护较好,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泸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泸州旅游应全力塑造"中国名酒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低海拔山水型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名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旅游精品,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皖江黄金水道的旅游开发具有良好的水运优势和资源禀赋,可以从环境支持、产品开发、市场宣传三个层面构建皖江旅游开发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扶持水上旅游企业发展,加强与长江流域的旅游合作,促进皖江流域的整体开发,将其培育成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新的旅游增长极,为区域产业转移助力。  相似文献   

7.
刍议许昌“三国曹魏旅游”与“文化型导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灵魂。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满足旅游者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文化型导游应运而生。2009年许昌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三国曹魏文化"成为许昌文化旅游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文化型导游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促进许昌"三国曹魏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提升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快更好地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城市繁荣发展,推进城市旅游全面进步的新平台。2007年2月,成都、大连、杭州三个城市从全国26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文章以峨眉山市"创佳"工作为背景,对峨眉山市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峨眉山市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皖南"两山一湖"地区体育旅游休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皖南"两山一湖"地区公共设施服务业在体育旅游休闲产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徽派"建筑是吸引人们体育旅游休闲重要因素之一,工业及教育业在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也要加强商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而体育旅游休闲产业与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业关联最低.旨在正确认识体育旅游休闲产业与其相关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组合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涛 《考试周刊》2011,(84):43-44
2009年10月23日,秦皇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自此,"旅游立市"的战斗号角全面吹响。在今后5—10年中,将全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整合资源要素,全市发展旅游、全年发展旅游、全方位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由于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节能减排,因此循环经济符合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具有天然的条件。文章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提出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安徽贵池霄坑村为案例地,分析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在霄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霄坑村旅游发展的其他低碳旅游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单位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即旅游经济发展必然由以传统的"数量扩展发展"为主向"质量效益发展"为主转变。考察当前旅游数量扩展型发展模式产生的问题,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换的对策,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形式的发展模式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质量效益发展型更有利于强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旅游景区正处在"门票经济"时代,大部分旅游景区通过采用高价门票以及不断抬高门票价格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不断降低乃至取消门票价格,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逐步实现旅游地由"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的转变,才是我国旅游目的地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旅游活动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温江结合"全域成都"理念和"西部健康休闲城"定位,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周边相较,其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成都市温江区依据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健康旅游开发对策,是温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也导致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增长大幅度下滑,世界旅游经济主要指标下降为负增长,使整个世界旅游发展进入了新世纪以来的"底谷"期。展望2010年及未来发展走势,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阴影"笼罩而进入复苏增长期,以及部分重大国际活动的带动,将使世界旅游发展逐步走出"底谷"期,步入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古交自然旅游资源独特,人文旅游资源优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旅游开发具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经济优势。但也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较差等劣势。古交市未来的旅游开发,其主打产品是“忠”文化旅游品牌,即利用狐偃山之狐偃庙、狐偃墓等历史人文资源,开发打造“忠”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相关性分析,对宁波旅游产业2006—2012年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宁波旅游产业发展首要因子是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水平,应继续巩固其主导地位;接待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技术运用是未来需要着力拓展提升的关键要素;而交通建设、生态环保及人才培养方面需迎头赶上,并积极谋求创新转变。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未来5年宁波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需借助“十二五”发展契机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蓝图,打造中国蓝色硅谷,显然已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山东半岛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蓝色资源,更重要的是山东历史悠久,积淀着深厚的教育传统基因。因此,如何加大对蓝色教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亟待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的“前台、帷幕、后台”理论来研究彭水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就如何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民族文化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与金融走向融合,逐渐形成新的经济细分领域。通过“旅游金融”概念的提出,并对其逻辑脉络、基本框架及相应的旅游金融产品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