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课外阅读已经进入"以评价促发展"阶段,我们从"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地点""阅读方式""阅读效果"五个评价要素着手,设计小学课外阅读家校联系卡,以表促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多元互动中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小小表格,在课外阅读评价中展现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的收笔与撇的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直线上。""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与横折弯钩的收笔应该在一条水平线上。""我觉得‘力'字横折弯钩弯的部分应该与撇平行。""我觉得‘力'字撇的收笔应该超出横折弯钩的起笔。""‘力'字呈陀螺的形状。"……讲台前的屏幕上,赵老师展示出一个大大的"力"字,她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力"字有什么规律。孩子们不假思索,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察,清脆的声音响彻会场。紧接着,赵老9币让学生打开写字教材开始描红,然后尝试写第一遍,写完后一个小男孩大胆地站起来展示他写的"力"字,并进行  相似文献   

3.
群文阅读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从"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单元整合""结合教材内容,实施课外阅读""拓展教材文本,巧用‘整本书’""基于群文阅读,进行读写训练"的角度,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吴静 《江苏教育》2012,(16):28-29
2D和3D都属于动画制作技巧的名词,不同的制作方式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这样的动画制作元素引进来,探索一种3D式的课外阅读课。所谓"2D"式的课外阅读课,我认为是针对一本书或是一组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课上能够对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儿童阅读评价是一种新的教学探索,教师借助信息化软件,对使用前后发生的"教师评价角色""学生参与评价的习惯""大数据背景下评价方式"做数据分析,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不仅能使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变得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而且也必将改变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吴春兰 《成才之路》2014,(34):63-63
正在学生繁重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走进祖国璀璨的多彩文化世界,让学生们真正"快乐悦读"呢?多维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认为,建构多维评价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也许是最有效的方式。一、运用考级,进行定量评价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涉及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语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落实,必然需要课内支撑.课内支撑要确保课外阅读任务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并对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笔记方法、提问及回应问题的方式等进行指导.基于学习活动设计的类型(层次)、内容和聚焦点的分析,英语课外阅读可采用"主题化""语境化""结构化""项目化""个性化"等五大课内支撑策略.  相似文献   

8.
提起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一条清澈的小溪,课外阅读则犹如一片碧波万顷的汪洋。在全民读书的时代潮流中,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尝试着运用"问题引领式"课外阅读指导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使学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唐开菊 《湖北教育》2007,(11):40-4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可能去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因此,兴趣是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钥匙,我是这样做的: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促进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我首先在教室四壁张贴有关乐学、促学的名人名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阅读,"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所以课外阅读就是一个有效的捷径。诗人杜甫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越多,书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而读书的快乐学生一时半会很难体会到,对于初学的人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的。经过强制性的督促,它不仅监控了学生的阅读过程,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和鉴赏的水平,让课外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样的课外阅读才会真正体现出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就会喜欢阅读,并且终生阅读,让学生觉得"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也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吴清波 《成才之路》2013,(17):51-52
最近,与一位老师聊天。在谈到小学生课外阅读训练这一话题的时候,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在很多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予评价,甚至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即便评价了,顶多给学生一个"等级"评价。究其原因,三方面值得老师思考:一是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偏见造成。家长们认为,在没有将语文书上的知识学好的前提下,没有必要读课外书。这是家长长期以来深受"应试教育""熏陶"的结果。二是教师自身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只要学生多读就好了。对于读的效果,过程中的读书姿态等无暇顾及。三是评价的机制不够健全。除了表扬就是批评。这种看上去公平的评价机制,实则是在削弱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以书雅趣"即把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高雅兴趣的途径,精心营造阅读氛围,开发实施"静读课""热读课""课外阅读走课"等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阅读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校开展了"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的阅读活动,我决定从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抓起,我要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爱阅读,会阅读,为自己今后的人生积淀更多的智慧。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年第9期刊载了关于"高中生英语自主性阅读研究"的一组文章。这组文章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以‘文化沉浸'为中心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从阅读教学走向悦读教学"以及"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不少教师、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采取“放羊式”管理,这是出现课外阅读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中年段课外阅读是低、高年级课外阅读的过渡和衔接阶段,根据课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有必要加强中年段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文章针对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特点及其存在问题,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提出在课外阅读中手脑并用进行批注和构建思维导图的积极意义,并提供了有效实施批注与思维导图构建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8.
刘沛 《小学生导读》2014,(11):16-17
正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彩灯闪闪。花田小学的夏日纳凉晚会拉开了序幕。主持人乖乖猫闪亮登场:"今晚的主题是猜字谜,猜中了有奖品哦。""人有它大,天无它大。打一字。""这是什么字呀?"屁屁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字谜的答案是‘一'字,‘人'字有了‘一',成了‘大'字,而‘天'没有了‘一',就成‘大'字了。"乖乖猫一说完,大家都恍然大悟。"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打一个字。"主持人刚说了谜面,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研究的原因或社会背景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语文的学习,还涉及到智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阅读量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追求。对此,教师要发挥阅读指导的作用,打造书香班级,将课外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从"构建阅读阵地,共商借阅制度""多彩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加强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这几个方面开展书香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