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昕 《天中学刊》2007,22(1):62-64
陆机的《文赋》是文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文赋》中的部分理论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对《文赋》中所蕴涵的道家思想作一探寻无疑是必要的,这对于更好地理解《文赋》的理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的创作论专著,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论。一些专家学者都作了全面而精辟地评述,肯定了它在艺术构思方面的突出成就,但大多又认为,陆机的诗文,崇尚藻饰,讲求排偶,因而认为《文赋》是陆机形式主义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并开启了魏普时期的形式主义文风。例如吴调公先生在《古代文论今探·<文赋>的艺术构思论》中说:“从漠视文学特质到重视文学特质,从一味 ‘尚用’和轻视文学应有的形象和文采,到重视形象和文采,这是文学史上的进步征象,‘踵其事而增华’并非坏事。大辂椎轮应该归功于陆机。不过,过分强调艺术形象和文采,而忽视文章的‘尚用’和现实主义,开后来的形式主义之风,这一点陆机也有责任。”又说:“建安文学的‘慷慨’和‘梗概多气’一面,似乎没有被陆机注意,而正始文学开始趋于浮靡的倾向,却似乎被陆机深化了一层,以至变本加厉,发展而为形式主义文学。”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说:“陆机第一个把创作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的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他忽略了文学的思想内容而片面地谈表现的方法技巧,也是不容讳言的。刘勰《文心雕龙·艺术篇》说 ‘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又  相似文献   

3.
陆机的《文赋》是文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由于诞生在老庄之学风气大盛的时代,《文赋》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作者论述文学创作时的准备、目的、情境、思想和灵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陆机《文赋》有关文章功用的论述及思想,是其文论思考的起点和基础.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论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所表露出的清醒的意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学意义的终极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赋》为情造文。这一特点表现在创作《文赋》的过程中,更突出表现在《文赋》论及的内容中。首先,《文赋》开篇序语“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强调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源出于阅读实践;又云“每自属文,尤见其情”强调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还源出于创作实践。这两种文学实践活动中生发的真切感受直接置作者于“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之境。在此前的文论散论中没有呈现出这样的创作心态,即使是此前唯一的也是文论史上第一篇专论曹丕的《典论·论文》中也没有凸现出这样的创作心态,而这里陆机却是第一次以文…  相似文献   

6.
陆颖 《文教资料》2012,(26):28-29
本文从审美角度追问《文赋》如何达到"穷形而尽相""曲尽其妙"的极致,完成生之"有涯"和文之"有限"向天地境界的转化。结合魏晋文士普遍的生死忧虑,本文通过对《文赋》中的感物说、创作论、灵感说三个方面的解读,揭示陆机在生存价值及生存形态问题上的人生境界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审美的标准以及文学的功用三方面入手,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分析陆机的《文赋》与贺拉斯的《诗艺》文论思想的异同,在比较中挖掘中西方古典文论中所包含的深刻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文论史上,继第一篇文论——曹丕的《典论·论文》之后大约五十年光景,又出现了一篇文论名作,这就是陆机的《文赋》。这篇两千字左右的光辉论文,曾为日本的遍照金刚录入《文镜秘府》。它和《典论·论文》不同,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纯粹的创作论。《文赋》的作者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江苏省松江县境)人。生于吴晋帝孙皓永安四年(公元二六一年),卒于晋惠帝泰安二年(公元三○三年)。在他四十三岁的那一年,为成都王司马颖的大将,封为平原内史,兵败被杀。他原是孙吴的贵族,他父亲陆抗,祖父陆逊,均系孙吴名将,并与孙氏联姻。  相似文献   

9.
《文赋》是中国文论史上最早摆脱经史哲典籍束缚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的性质、创作主体构思、物化表达及作品形态、风格进行完整系统描述的专论。《文赋》不但开了创作独立文学理论的先河,更体现出迥然不同的创新思想。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文赋》表达形式新颖、整体创作理论以及创新性思维模式:追求独创性的诗学理念;食古而化的诗学承袭观;对传统儒学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0.
湘乡派代表作家通过编纂《经史百家杂钞》《古文四象》《续古文辞类纂》等散文选本来构建和宣扬湘乡派文论,这种选本批评视野对于深入考察湘乡派的"宗经致用、经济入文""汉宋兼采、骈散并重""‘古文四象’说"等文论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力作──评刘忠惠著《文赋研究新论》刘海如随着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不断创新;近年来一批有价值的古代文论专著相继问世。这些著作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我国古代文论这块瑰宝进行了深入地开掘,使其放射出历史性的光彩,谓之可喜可贺之事。...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论方面最重要的三部著作: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以及刘勰《文心雕龙.诔碑》都涉及了对诔的论述,且观点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诔的礼制变迁、诔的文本变迁两方面的梳理,试探讨这三部文论作品对诔的论述是与诔本身发展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一篇赋体作品,主要讨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果说此前问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论专著(涉及文学史、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那么《文赋》就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文学创作的著作。在这篇赋中,陆机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诗性言说"与"思性言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国古代文论自陆机《文赋》始基本上都采用以诗言诗的诗性言说方式,到清代叶燮《原诗》的出现打破了一千多年以象入诗、以诗言诗的感悟式言说方式,采用接近于西方体系性、逻辑性、思辨性极强的思性言说方式。两种言说方式各有优长,在两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相似文献   

15.
陆机的《文赋》自创作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经典篇章,学者多看重《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说"。但从文本来看,"缘情"只有数句提及,"想象"主要在"其始也"一段中展开,都不是陆机论述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文赋》全篇贯穿始终的线索,因而也成为理解《文赋》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赋》是晋代陆机(公元261年—303年)的重要文学理论著述,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的一篇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文章。在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陆机是太康(公元280年—289年)时期的重要诗人,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他在《文赋》自序中明确表示,他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写作实践中对文章写作的复杂性有了深切的体会。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文章写作的内部规律,解决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即思想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语言…  相似文献   

17.
《乌鸦》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艾伦·坡的经典爱情诗歌之一。凭借其优美的韵律、广泛的修辞、独特的意象、忧郁的基调而被广为传诵。"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主义研究。《乌鸦》也正契合了陌生化理论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陌生化视野下对《乌鸦》从三个方面——意象、语言和修辞的陌生化重新进行解读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为更好地挖掘诗歌的艺术形式之美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就《文赋》一句的注释对季刚先生置疑.笔者搜辑大量前贤论述资料及部分汉学家的研究,在比勘考证的基础上,为季刚先生精约的笺识作一篇翼证,同时驳郭氏之说.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朝时期,文学理论著作层出,文学理论有了长足发展。意象理论在此时也渐趋成熟,陆机《文赋》与刘勰《文心雕龙》两部著作对意象理论影响最大。本文在分析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基础上,着重梳理诗经楚辞传统及汉赋影响下魏晋南朝意象理论的发展情况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和英美新批评在中西文论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对文学规律的挖掘是比较诗学研究理应重视的问题之一。“新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它对文本形式的关注使之区别干西方传统文论,而这种对传统文论的叛离提醒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性”上。《文心雕龙》中的文学观念远比新批评丰富,但就探讨文学性而言,双方看法实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