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搞好经济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被国务院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开拓体育经济市场.本文从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方面论述了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充分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对重庆市社区武术健身的形式与认知程度、社区武术健身活动人群的性别、年龄、活动时间、项目、场所和社区武术健身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依据体育社会学原理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重庆市社区武术健身的开展状况,给予了客观的评述和建议。旨在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了解、掌握重庆的社区武术健身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占重要地位,从两个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一是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二是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玉  吴俊 《内江科技》2011,32(4):41-42
在社会发展迅速,人们逐渐遗忘传统、追求高品位健身需求的情势下,重新提及武术健身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武术运动的实际健身价值及其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教学推广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武术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武术对人体精、气、神的调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养生学理论,“精”、“气”、“神”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武术很多项目的运动机制有助于人体“精”的固守、“气”的滋养和“神”的调节,因而具有养生强身、调节身心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国宝"、"国粹"的中华武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对社会弱势群体和不良事物的易感人群具有及其重要的教育意义,怎样利用武术所具有的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多方位教育功能,加强体育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引导人民群众有组织、系统、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健身和娱乐活动是武术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牛立军 《内江科技》2011,32(9):152+156-152,15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综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分析滨州市武术健身消费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滨州市武术健身消费的成功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原因所在,以期对指导未来滨州市武术健身消费的科学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外兼修"的中华武术文化内涵,是全面实现武术技术、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贯穿了武术整个技术理论体系,体现了武术格斗意识的礼让和超越,奠定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院武术套路专修课中的训练情况,对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在武术套路专修课中合理、恰当地运用音乐对提高学生练习效果具有一定的成效.从教学的角度讲,在武术套路专修课中不同的练习阶段,不同的项目,都应采用不同的音乐,有针对性的选放音乐,这样音乐在专修课中才能发挥其自身功效,从而提出把音乐引入武术套路专修课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武术专修教学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几千年的传承中逐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在健身、娱乐、教育等诸多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文化传播的殿堂,在武术的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校武术教学的解析和思考,不仅仅是对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武术学科建设深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楚蕴源  蔡葳葳 《内江科技》2009,30(9):156-156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高校又是普及、推广、发展武术的重要阵地,本文就高校武术教学的特点,指出了高校武术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走进了部分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课堂。武术运动的体育性和民族性以及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时尚性吸引了大批的高校学生[1]。但是,武术运动作为选修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场馆和器材的制约,武术选修课不能很快很好的在高校中展开,而且专业武术教师较少,不利于武术教学的展开,选择武术课程的人群相对比较固定,多是武术爱好者且绝大多数是男生。武术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角度有误,往往都是用竞技武术来宣传武术课程,使很多同学造成误解,认为武术就是对抗、暴力、血腥的运动,而忽略了武术的健身、修身、养德的作用,武术教师主要都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却很缺乏。本文针对武术选修课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瑰宝之一的武术,已进入世界各地健身领域中占据了显著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武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武术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武医融合的传统,而且大量实践证明其具有鲜明的养生、健身、强身等功效。本文在解读体医结合理念和武医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武医结合的内涵。结合武医结合的内涵,武医结合是两个空间和领域的协同融合,不仅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身战略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应用价值方面,有利于传统武术技法的传承、有利于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武术和医学行业人才的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方法,遵循现行教学大纲,通过对沈阳市五所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进行调查分析,意在加强完善武术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从而使武术为学生终身健身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了武术对社会中各个年龄段人的益处,以及武术是一项真正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中集聚的全民参与性与竞技性要求的标准活动项目,在活动项目,内容都采用科学的创新,编排上以符合现代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为主,真正的提高武术的全民推广性,把武术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这本身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延续,为全面提高21世纪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荣从民 《科教文汇》2007,(9X):222-222,224
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搞好经济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被国务院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开拓体育经济市场。本文从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方面论述了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充分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去谷食气篇》是辟谷养生术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辟"即"避",避开、避却之意;"谷"即五谷,是粮食的总称,这里指食物。近年来,辟谷渐成时尚,一些美容机构、武术爱好者,甚至金融机构都办起了"辟谷班",甚至有"辟谷培训大师"宣称现代辟谷有治百病的功效……专家表示,目前辟谷既需要临床疗效的证明,也  相似文献   

19.
侯涛 《科教文汇》2012,(4):150+155
通过对青岛部分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学生态度等方面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促进武术教学的健康发展,结合"新课改"的精神以及武术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晓波  邱希 《内江科技》2007,28(8):16-16,58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理论分析等方法,论述了实用攻防动作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接受武术是因为对武术还没有深入的了解,要在武术课上激发学生对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应当从实用攻防动作上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