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苏联教育家索洛维契克在《谈自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他真的就会变美,如果他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他果真就会变成尖嘴猴腮,目瞪口呆,生出一脸傻相。”“一个人如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故美国心理学家廉姆·杰尔士及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分别这样告诉我们:“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任何人,屠夫,面包师,国王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要确实认识到,“只有当你说他好时,他才…  相似文献   

2.
标点吵架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吵架,其实标点也会吵架。逗号:“各位,我是逗号,我表示停顿,如果没有我,一句话说不到头,气就喘不过来了;喘不过气来,就会累垮,就读不完课文了;读不好课文,就学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在这个高科技时代就无法生存,无法生存……”句号:“停停停,瞧你,还得我来帮忙不是。像你这样说下去,没完没了,滔滔不绝,多烦,所以,你的‘屁股’还得我来擦。”问号:“难道有你句号就成了?没有我们问号,怎么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世界岂不是要大乱了?”问号一上来就都是问题。感叹号:“哎!现在的人哪,心里都只有自己!其实谁能像我这么重感情啊!我…  相似文献   

3.
榨果汁哲学     
感激与信念就如同肌肉,你使用得越多,它越是强健有力,你也就有更大的力量用它为自己取得利益。如果你不能够经常产生感激之情,你就不会注意到它对你的帮助,你接受其好处的能力也会降低。心怀感激就会在任何事物里面发现有益的因素。这是你可以采取的最强有力的态度,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好的方面。在《创世纪》中,我们知道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他宣布:“这很好。”如果我想了解上帝,那么我们自己就必须像上帝;像上帝就是随时随地赞美生命的美丽。心怀感激,我们就回归了我们的真正本性,为我们得以享受天堂的福泽而敞开了大门,即使我们现在还在尘世…  相似文献   

4.
优势陷阱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家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带了一根拐杖,第三个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拿伞的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跌得遍体鳞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他怎么会没事呢?第三个旅行者先反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被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被淋湿了;当我在泥泞坎坷的路上行走时,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小心而未被摔伤。”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被摔伤呢?”…  相似文献   

5.
古代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最主要的是:要付出努力付出的努力越多,进步得越多;反之,进步就相对少些。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努力,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6.
一听到这个题目,有人心中肯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脑子为什么要刹车?不是只有汽车才要刹车的吗?脑子为什么刹不住车?哈,这一系列的问题,你只要听了下面的故事,自然就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7.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作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而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留有缺口的圈:“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8.
郑黎晖 《家庭教育》2008,(12):14-14
似乎每位做家长的,都会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 “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啊?”如果孩子追问一句,家长的回答就会五花八门。 有的家长会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门口收垃圾的一样受苦。”这类家长显然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名人名言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爱迪生◆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相似文献   

10.
1.Ham it up.做得过分了。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如果做得过分了.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时尚口语来说就是:“Ham it up.”。比如:同学之间开个玩笑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同学把扫过地的湿扫帚往你头上放,你一定会大声吼:“Ham it up.”;你的两个好朋友经常闹别扭,你不好说哪方不对,但有一天,他(她)们竟然大吵起来,你一定会大声说:“Ham it up.”;有个同学爱迟到,今天竟然迟到了30分钟,老师就会生气地说:“Ham it up.”  相似文献   

11.
大圆与小圆     
知道得越多就越无知——知识幛论索斯迫不及待地说:“我在半年前得到的问题是: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会越无知。”原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非常博学的人.在别人眼里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所以大家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来请教他。可是有一天他的一个学生却发现他独自唉声叹气,不知为何事发愁,于是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  相似文献   

12.
新鲜世界     
加菲兔 《小学生》2010,(4):44-45
小学生为攒消费积分,一月意花三千元 大家应该经常能听到“积分”二字吧?比如妈妈有商场的积分卡,消费得越多,积分就越多,用积分兑换礼品或者获得优惠的机会也就会多。看起来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很不错嘛!但如果是小学生为了积攒积分,一个月花三千元买了很多文具,你还会说这件事不错吗?  相似文献   

13.
“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玛丽总是主动地完成任务,而且记住按时刷牙,可是她的弟弟鲍勃却常常需要父母提醒。有一次,母亲对鲍勃说:“孩子,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像姐姐那样听话懂事呢?”教育专家认为,进行这种比较只能增加本能的敌对情绪。如果孩子被不恰当的对比,他就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怨恨不满,有的甚至还会耿耿于怀。作为家长,切忌笼统的比较,应该向孩子讲清楚你的具体要求,重点放在你希望他改变的某种不良行为上。要经常提醒孩子,好习惯对自己的进步很有帮助,应该努力去培养。“你怎么这样不懂事?”你带着7岁的女儿…  相似文献   

14.
问:静子姐姐,我有一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坏习惯,为此我的学习成绩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但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每到上课时,脑袋就会往外转。你说我该怎么“攻克”这个大难题呢?(小珠)?小珠的这个难题好像也是不少同学的烦恼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七嘴八舌,大家快来帮帮小珠吧?邓少云:说实在话,小珠,你的这种毛病我也经常犯,我建议你在准备上课时,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要认真听课,要认真听课……”上课时,集中注意力。从老师一开始讲课,你就必须努力地控制自己,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往外看,一字一句认真地聆听,跟着老师…  相似文献   

15.
先请读者朋友看几个带问号的句子,并思考一下句中的问号为什么使用的不对。①你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错了?②指出下列句子哪些用了比喻的修辞?哪些用了排比的修辞?③他工作成绩突出,短短一年就有好几项发明呢?从书面形式看,例①例②出现了疑问代词“为什么、哪些”,例⑧出现了经常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呢”,那么,是不是一个句子出现了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助词就要使用问号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问号只有在句子表示疑问语气时才能使用,而疑问语气并不一定非要使用疑问代词或语气助词,用疑问代词或语气助词的句子并不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子。上例中虽然出现了疑问代词“为什么、哪些”,但就整个句子而言它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句①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相似文献   

16.
拉磨     
一个聪明人在磨坊看到一头拉磨的毛驴脖子上挂着一串响铃。聪明人问磨坊主:“你为何要在毛驴的脖子上挂响铃呢?” 磨坊主回答:“我打瞌睡时,毛驴没有拉磨,铃铛不响了,我就知道这个畜牲又在偷懒了。” 聪明人想了想,又问:“如果毛驴站在原地不动,只是摇头,而你又能听到铃声,它又没干活,那怎么办呢?” 磨坊主说:“请问先生,我去哪儿能买到像你这样聪明的毛驴呢?”拉磨@李延辉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是父亲,孩子问你:“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花为什么没有黑的?”你会怎么回答?如果你是老师,学生问你:“雨滴会从天上落下来,月亮和星星为什么不会落下来?”你又会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18.
沙田雨露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走的地方越多见识得越多.就更能放映出真实的你的不同侧面。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你通过做不同的事。有成功有失败.最后找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己。——杨澜说.也许你会遇到不少打击.但这却是你人生成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演员必须有人捧场、赞美,如果好长时间没人捧场、赞美,他就应自己赞美自己,即自己捧自己的场,这样,方才能使自己经常保持舞台激情。这让人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经常自己给自己赞美,包括奖励,就能使自己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向上的动力和生活的激情。 如今,你若是“名人”、“明星”、“新星”、“家”、“师”什么的,捧的人还真不少。但如果是常人、凡人,又有谁会来捧你?对此,你也不必耿耿于怀,不必长吁短叹,不必垂头丧气,更不必“想不开”,“想不通”,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受人捧的总是少数人,而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的作文课,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受感触的游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盲人和拐杖”这五个大字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问号”:这是个什么游戏?好玩吗?“同学们,我们今天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盲人和拐杖’。首先,我要给你们分派角色,左边的同学做‘盲人’,右边的同学是‘拐杖’。游戏规则很简单,做‘拐杖’的同学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肢体语言帮助暂时失明的‘盲人’。”游戏开始了,我被分到了“拐杖”这边。充当盲人的同学被蒙上眼睛,他们都开始叫苦连天。我们几个走到他们面前,各自找到自己的“盲人”,扶着他们走出教室。看着伙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