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FIDIC合同条款等关于工程变更的规定,分析了工程变更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变更管理过程的难点与重点.通过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的具体变更管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变更流程管理,变更识别管理,变更价款调整管理,变更实施管理以及变更职责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变更管理当中的变更确认难和变更价款调整难两大难点.  相似文献   

2.
李冬息 《文教资料》2005,(17):179-181
如何确定合同的变更与转让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法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合同法》也未作定义性规定,笔者就合同的变更是否包括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变更与合同转让的本质区别及合同转让的法律依据、特征、后果、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供有关部门在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各国处理合同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很多国家都把情事变更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情事变更原则的本质是维护合同自由。我国合同解除制度以维护合同自由为其指导思想。情事变更与解除合同的关系在于通过情事变更原则 ,严格限制一方当事人在情事发生变更后 ,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惠倩男 《科教导刊》2019,(7):148-149
本文分析了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从各种法律制度之间的比较作为切入点,分析法律效果,并阐述了其在商品房交易纠纷中的适用、在旅游合同中的适用、在赠与合同中的穷困抗辩权的体现、以及他们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形势变化原则的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
合同签立后,不仅要遵守契约严守原则,还会因为不可抗力或商业风险等发生情势变更。情势变更是对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会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决定着合同的有效性。研究契约严守与情势变更的关系,有利于分析影响情势变更的因素,把握契约严守与情势变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情事变更原则是涉及合同履行的重要法律原则,现在已有许多国家在法律中明文规定该原则。本文主要探讨了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根据。在情事变更原则的效力中重点分析了再交涉义务,最后分析了情事变更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尤其是合同法制订过程中关于情事变更原则的争论,认为我国应当确立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法》第92条规定了人寿保险合同指定移转制度。在保险市场退出中为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护之必要,人寿保险合同的存续依赖于保险监管机构的强制管理。然而,行政权介入私法领域中债的处分因其侵犯宪法所保障的财产权而遭遇诟病。为此,人寿保险合同指定移转应当以保有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合同移转处置权、维护保单持有人权益为前提进行"去强制化"的改造,并引入保险合同变更制度以为救济。在规定有伴随保险合同移转的保险合同变更制度的域外立法中,与我国台湾地区相较,日本法中保险合同移转去强制化以及合同变更中赋予投保人知情权与异议权的规定尤其值得参鉴。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情事变更的理论依据、构成要件及该原则的效力;分析了其原则与相似观念的区别;指出了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这是我国司法解释规定了的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合同法律实践中,合同当事人随意解除合同,滥用合同解除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许多本可以得到履行的合同因此无法实际履行。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合同解除予以必要的法律限制,并明确合同解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合同解除的法律限制传统的民法、合同法以及现行的合同立法中,均对合同解除作过限制性规定,现行合同立法明文规定: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至于现行合同立法如何限制解除合同,以下从两个方面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工程变更也就是合同变更,是指对合同中的工作内容作出修改,或者追加或取消某一项工作。公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合同变更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情势变更原则的产生是德国民法采用形式主义和概念法学的结果,所以德国的一些学者尝试从合同的成立、生效出发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尝试突破"契约严守"的规则,寻求实质的合同正义。理清德国对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流变对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大有裨益。我国台湾地区虽然采纳德国的民法制度,但是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却与德国的方式不同,其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认为这是在某种特殊情势下为了平衡当事人的利益而对法官授予的一种自由裁量权。我国大陆地区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争鸣,而是一般性地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但是现实中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却需要相关的理论作出指引。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发展轨迹的不同,对情势变更原则的实际运用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情势变更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澄清法律适用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将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并列应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举,国外法一般并无可变更的说法,这体现了我国法处理该类问题的灵活性.讨论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内涵、法律意义和范围的基础上,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4条的规定进行了比较,以期明晰法条意义,认知法条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3.
将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并列应是我国民事立法的创举,国外法一般并无可变更的说法,这体现了我国法处理该类问题的灵活性。讨论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内涵、法律意义和范围的基础上,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4条的规定进行了比较,以期明晰法条意义,认知法条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4.
情势变更制度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适用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势变更制度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用该制度必须具备严格的两大基本要件:一是须有符合条件的情势变更事实;二是情势变更致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认定显失公平应当通过工程成本核算,以发、承包人是否遭受较大亏损作为基本认定依据。不可抗力制度和情势变更制度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救济制度,不能以不可抗力制度代替情势变更制度。情势变更本质上为商业风险情形之一,探究二者的区别在实践中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是合同履行困难或一方严重违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对于挽救合同,避免损失,妥善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基本含义、作用、原则、法定条件、程序及其法律后果.并积极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6.
因房产调控政策变动导致的房屋买卖纠纷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是由房屋买卖合同付款方式的特殊性及其市场风险性决定的,该原则有助于矫正合同双方利益的非自愿失衡。通过对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等相关学说的比较分析,在房产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结合房屋买卖合同的特点对情势变更原则的严格适用标准与排他适用情形作了详细阐述,秉着审慎斟酌的态度提出了符合我国特色的司法路径,以期实现合同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意思表示存在效力瑕疵的合同不仅可撤销,还发生可变更的法律后果。受损方通过请求变更,得以在不破坏合同效力的基础上变更合同内容,得到更好的救济,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变更权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这种排除相对人意思表示的救济方式无疑限制了相对人的缔约自由,从而对奉契约自由原则为圭臬的合同法理论造成冲击。那么此种非合意之变更正当性位于何处?本文欲从变更权背后,契约自由、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三者的价值冲突入手,分别探究不同情形下变更权的法理基础,并提出完善我国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民商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立法至今未予明确规定是一大缺憾.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变化,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需要运用情事变更这一法律原则维护合同正义和交易秩序稳定.本文分析了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的联系与区别,阐明了情事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效力,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立法应尽快完善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19.
情事变更原则发源于大陆法系,现在已成为各国及国际民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该原则从萌芽,兴起,衰落,再到复兴,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国际法领域的适用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理论及相关制度。情事变更原则在我国经历了学者们的激烈争论后,如今终于尘埃落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解释(二)对合同履行中的情事变更问题作出了明文规定。本文将主要运用比较考察的方法,对比情事变更原则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以更深刻的理解该原则的内涵,为该原则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运用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各个阶段,甚至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信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合同法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了先合同义务、附随义务及后合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成为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并成为合同解释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