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高考的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底蕴和文化含量。这就提示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不应再只盯着课本,要让学生多读书,扩大知识面,真正地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多数都变味了,忘了语文的本。语文就是要解决语言文字的问题,但部分语文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音乐课、美术课……更可悲的是,有些老师为了应试,把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经过前一段时间江苏省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和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把读写这两种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近文本从而获得母语的滋养。  相似文献   

2.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怎样才能把.语文学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关键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懂得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对文学有一种真正的感悟,才能把语文课讲好;而老师讲好语文课,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语文课要富有情趣,至少应该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了语文,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各项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又怎么啦?该怎样上好语文课?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不断花样翻新,重形式、重表演,追求表面的热闹;加上一些媒体的炒作,使一线教师越来越困惑了,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为全面深入理解、实践新课标的先进理念,澄清教师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本期我们特意把目光投向“语文本色”,探讨语文教学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使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真正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服务。以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有效训练”“、文本开发”“、以读代讲”“、个性阅读”“、复习考试”“、生活作文”“、口语交际”等系列专题。敬请关注,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6.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就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进而获得生命的愉悦与灵性,彰显生命的个性与活力。那么,语文课堂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呢?一、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双基,张扬个性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不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课程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散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从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转变与语文教学活动选择两个方面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邱志忠 《教师》2010,(16):78-78
语文是一门有着深刻内涵的学科,要上好语文课,真正地让学生满意,就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的教学观,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有着深刻内涵的学科,要上好语文课,真正地让学生满意,就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的教学观,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突发事件引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何为语文?何为语文课?语文课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不是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在这节课中真的有所获,有所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心底的那根弦。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潘珍梅 《考试周刊》2010,(56):51-52
语文课如何上,才能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正做到开心学语文呢?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从学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让文本阅读充满语文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学语文.在学语文中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设计充满"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动地语文课必要要求学生“动”起来。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语文老师一定要通过多种介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通过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和不一般的讲解调动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不应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把它当成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真正地进入到课文当中,感受文本的美,学得自然深入、扎实,越学越有滋味。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感悟文本内涵,学习文本语言,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上,只有摒弃功利主义的浮躁心态、形式主义的虚假繁荣,正确认识并践行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日新月异的提升。只有适时、适合、适量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存在于我们的课堂,生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  相似文献   

16.
方前伦 《中学文科》2009,(7):137-13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当前,语文教学基本上走出了教师“天女散花”,学生“啃压缩饼干”的樊篱。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按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大胆地运用活动教学模式,把语文课教“活”了,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但语文教学要真正抓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还需要有效地整合课程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吴炜烽 《考试周刊》2013,(28):46-46
唯有语文学科真正是让学生感受自己、感受生命、感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学科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才能完成培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语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郭秀环 《现代教育》2012,(2):112-113
优异的语文成绩、较高的语文素养、较强的语文能力,是学生自愿去学语文,主动地去阅读作品,喜欢去思考钻研探究,迫不及待地表述倾诉自己的见解、见闻、感受而来的。让学生融进课堂,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运用,把语文的魅力充分展现到学习中来,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语文教学才算是达到了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语文课中汲取有益的语文养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广大同仁的面前。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着力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有利于全方位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世洋 《教师》2011,(18):56-56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语文课中汲取有益的语文养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广大同仁的面前。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着力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有利于全方位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