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数学语言作为讲授语言,而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语言。即采用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融为一体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在使用数学教学语言时,教师应从这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杨生 《青海教育》2010,(6):43-43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而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所以掌握好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成效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产生、发展、学习及应用都离不开数学语言。随着学习的深入,概括和抽象程度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一 种科学的语言,数学语言也是人际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人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它包括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数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语言中的句子构成一般也要遵循日常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4.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外壳,也是数学文化的表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提取、数学语言加工、数学语言建系,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纵向数学化以及结构数学化的过程。从数学语言入手,从数学语言的转换、建系入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范芹凤 《广西教育》2013,(41):65-65,67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数学语言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三类。自然语言常具有模糊性,而数学语言是严谨的,容不得含糊,所以数学中的文字语言常以数学概念、术语的形式出现;符号语言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语言,是在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图表语言是指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形或表格,它们是数学形象思维的载体和中介,也是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工具。三种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彼此促进,特别是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注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中师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意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意义,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表达是整个思维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思维是以数学概念为基本元素,用数学语言作为工具,经过一系列判断和推理,去认识客观对象,揭示数学系统的结构和关系的过程。数学思维的结果又是以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记录的。可见,离开数学语言,要进行数学思维是不可能的。数学语言能力的强弱还在下面几方面影响着数学思维能力:(1)数学语言的准确程度影响思维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语言。学生智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导致知识的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语言是一种反映数学知识、传递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特性的语言,不仅是数学学科知识呈现的载体,反映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也是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交流的重要工具,反映了人的理性素养。因此,科学认知并理性培育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要务。语言的生成包括理解、转换和实行三个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数学语言转译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小学生受认知、生活阅历及思维特点的影响,掌握并运用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的抽象和提升。因此,借助生活语言理解数学语言的本质,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语言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的由来。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小宁 《福建教育》2007,(12):37-38
一切阅读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换句话说,阅读离不开语言,数学阅读也不例外。数学语言能力是数学阅读的基础。准确、简洁、概括、凝练的数学语言影响着数学阅读的方式方法和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以下结合这三类语言谈谈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4、充分发挥数学语言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的功能发挥得如何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同时要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新知识,他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修养。而且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而较好的数学语言的修养,必将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1 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社会交际中的语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求充分发挥汉语语言及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语言障碍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极大,特别是数学学习后进生,往往存在数学语言障碍,主要包括:数学语言识别障碍;数学语言理解障碍;数学语言转换转换;数学语言构造障碍;数学语言操作障碍;数学语言组织障碍;数学语言表达障碍。为了克服数学语言障碍,可采取如下对策:创设情境强化数学语言训练;讲清概念并重视关键词语及符号的讲述;渗透集合和逻辑思想并弄清对象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为教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从语言层面探讨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学数学语言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的阅读教学,数学语言的语义教学,数学语言的转换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7.
王宏进 《广西教育》2014,(17):63-64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衡量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较低,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其数学理解能力也偏低,他们在理解问题时常感到有困难或出现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帮助学生建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本文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及数学语言的操作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人类的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数学语言正是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载体。国际数学教育界甚至把数学语言列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数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让学生会说、会想,以语言巩固思维训练的结果,以思维丰富语言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刘德辉 《职教论坛》2002,(16):35-36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内容,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但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尤其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一、重视数学符号、语义和句法的教学1.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中含有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使数学语言显得十分精炼、明确、严谨,使数学解题过程的表述更为简单,但同时给数学语言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数学符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