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课堂运用“对话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促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对话教学如何在阅读课堂运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理解阅读中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从国外引进阅读对话的理论,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话,读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等。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阅读文本的方法之一,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质也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自我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是一种对话的载体,交流的平台。文本内的对话,就是师生、学生的对话交流始终落在文本上,把文本分析落到文章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段上,挖掘出文本潜藏的内涵,让学生从独自品尝到交流分析,在不断地与同伴,与老师的对碰中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语文课堂的新境界,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态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把阅读教学过程演绎为应用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个作者,要想和文本更深入地对话,通过了解作者不失为一条佳径。课堂教学中,融入"作者简介",让学生走近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体悟作者的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让"作者简介"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生出别样的美。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四者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确定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其他多重对话关系都只是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根本。所以,课堂应该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9.
方黎明 《考试周刊》2009,(51):66-67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板块,语文课堂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教学。怎样提升阅读教学的层次,怎样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水平与能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都十分关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有效阅读对话,提升阅读对话的层次?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结合多年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认为倾听是对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那么,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在对话的动态过程中,课文不再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冷静分析和解剖的对象”,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挥洒情感、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情境、场所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写旁批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加深刻。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把“厚书读薄”,又可以把“薄书读厚”,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怎样进行批注,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3.
对话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此,有人不禁要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其实,由一篇篇具体的课文组成的文本,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更是像对话中的一个人,就像一个“你”一样在自身说话。这是因为,一篇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间接对话,或者说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心灵对话。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种新的境界,于是我们便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因此,文本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阅读的本质,其实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这正是我们这些农村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生...  相似文献   

15.
寸芳芳 《陕西教育》2004,(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通过文本、学生、师生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目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对话过程中来呢?我认为应该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在不断地倾听与言说中学会阅读,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6.
张玉武 《教学月刊》2011,(10):27-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十多年了,而我们语文课堂的对话仍然是碎问碎答,杂语喧哗,这样的对话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既然是“对话”,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话题好坏关系到对话能否成功,如何让话题具有定向、整合、导行、启发的作用?笔者认为话题设计要把握几个“度”。  相似文献   

17.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因此,阅读教学应该彰显个性,回归自我。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善于捕捉学生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质疑与生成,引导学生个性化地与文本对话。在尊重学生介性感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学生和教师围绕文本展开多层次的对话,已成了一种常态。然而,在大量的语文课堂上,这种对话式阅读教学往往  相似文献   

20.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一定义是阅读行为本质的体现和表达。阅读行为作为个体的一种理解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阅读背景、经验、学识基础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