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手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手工业小商品的增加或减少,广大人民都十分关心。因此,大力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供应市場需要,是当前的一项紧急任务。我国现在还是一个现代工业比较落后,手工业却很发达的国家。手工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人员上看,据1954年调查,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约有两千万人。其中专业手工业有八百多万人,农民兼营商品性手工业有一千多万人。这是一支  相似文献   

2.
林雪松 《兰台世界》2017,(14):90-93
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无区别,此问题长期存在争议。紫荆山烧炭工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骨干力量,是破产手工业者的重要代表。明清时期珠三角手工业得到发展,需要大量燃料。由于森林资源不足,上游广西山区成为其柴炭的主要供应地,并在此形成了烧炭工群体,其制成的柴炭主要沿江运往珠三角作为手工业燃料使用,因此该群体生计与两广间柴炭贸易和珠三角手工业有重要联系。鸦片战争前后珠三角传统手工业开始衰败,进而对广西烧炭工等诸多与珠三角手工业相关的群体之生计造成影响,加剧了广西的社会矛盾,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在广西地区爆发。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史料>2009年第1辑主要刊布了解放后的几组史料: 1956年北京市手工业合作化的情况、问题和意见/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北京市手工业基本可分制造、特种工艺和修理服务等三大类型,包括34个自然行业.1954年12月底,北京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28个,社员20127人,生产供销社及生产小组106个,社员3876人.到1955年底,在27个行业中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组)411个,社(组)员36000人.  相似文献   

4.
宋代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其工人数量和产品数量一般民营手工业难以企及。手工业者与官府工厂在人身依附与经济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宋代社会的进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手工业者生活的贫困。  相似文献   

5.
宋代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其工人数量和产品数量一般民营手工业难以企及。手工业者与官府工厂在人身依附与经济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宋代社会的进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手工业者生活的贫困。  相似文献   

6.
周原遗址范围内发掘的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手工业生产情况以及周原遗址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对周原遗址经过发掘的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云塘制骨作坊兴衰过程的考察、对齐家制玦作坊生产原料变化和李家铸铜遗址产品种类变化的分析,认为这三处手工业作坊遗址均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发生了某种类型的变化。这一变化与遗址中其它类型的遗迹、遗物表现出的变化(如青铜器窖藏所反映的贵族家族的变化等)相吻合,说明周原社会有可能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变动。  相似文献   

7.
商品生产,是指"物品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就是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1].战国时期中山国商品生产因素遍及农业、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手工业生产在古代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手工业部门繁多,而制陶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本文仅就中山国的陶器出土情况、主要陶制品和陶窑几个方面对中山国的制陶业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刀木雕起源于古代西晋时期,历经千年传承,不仅是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历史名片,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但伴随着工业化制造与产业升级,以清刀木雕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不断衰落甚至难以为继,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些传统手工业的继承与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翔 《历史档案》2007,(2):68-73,79
关于近代河北手工棉纺织业的情况,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阳、定县等地[1],对冀南地区的情况,不仅知之甚少,还有一些误解.新近发现的历史档案和地方志书,反映出近代冀南棉纺织手工业发展变化相比其他地区的不同特点,堪称近代中国内陆传统手工业演化模式的一个典型,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莒市”铭漆耳杯证明,山东地区于西汉时期存在“莒市”这一机构。但有关“莒市”的具体情况,如地理位置、机构设置、所属职能、延续时间等问题并不明确。莒县城区近年出土了一批陶文,并发现4处规模较大的手工作坊遗址。这些发现推动了“莒市”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根据现已发现的资料可知,“莒市”位于今山东省莒县县城南部,延续时间约为战国早期至西汉中晚期,其性质为大型手工作坊聚集区,所涉手工业门类至少包括制陶、漆器制作、骨器制作、冶金铸造、铸币等五种。“莒市”遗址的发现直接证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官市不仅具有货物贸易职能,还是进行手工业生产的场所。官市内的手工业生产活动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与产业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在建国的最初几年,为适应当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新形势,出版了一批总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的书籍以及传播苏联有关计划、统计、财经等方面理论和实务的翻译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规模进行,我国财经出版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批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战国时期管仲的"士农工商"四民制度的推行,工商业、手工业正摆脱"工商食官"的束缚,逐渐成了古代社会一个独立的阶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皖南地区作为朱元璋的根据地,农业产品进入商品化快速的发展,明代大部分的重要商业产品都是出自皖南地区,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手工业更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皖南地区作为朱元璋的根据地,农业产品进入商品化快速的发展,明代大部分的重要商业产品都是出自皖南地区,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手工业更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13,(10):41-43
内容介绍:《藏族传统手工宋典》是一部系统介绍藏族传统手工艺术发展情况的“全书”,全面而细致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了藏民族于手工业的全景。  相似文献   

17.
清中期严如熤为官陕南二十余年,对陕南社会发展贡献极大.平定白莲教起义,稳定社会,发展农业、手工业,振兴文教,加速了清中期陕南僻远之地与江南地区经济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清中期严如熤为官陕南二十余年,对陕南社会发展贡献极大。平定白莲教起义,稳定社会,发展农业、手工业,振兴文教,加速了清中期陕南僻远之地与江南地区经济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情报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市场出现于人类社会以来,其中所流通的商品不论是古代的农牧产品、手工业产品,而是近代大工业机器制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小双桥遗址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宫城城墙基槽遗迹及大型青铜建筑构件,祭祀遗存数量多,分布密集,出土有与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以及较多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等珍品,完全具备都城的规模和内涵。而此时郑州商城的宫殿逐渐废弃,制陶和铸铜等手工业作坊趋于衰落,青铜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的出土数量减少,出土地点比较分散,已不具备都城应有的规模和内涵。作为都城,小双桥与郑州商城遗址存在着兴废交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