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空气的成分》一课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能支持燃烧,有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认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有两类气体组成。 学生做第一个实验很成功。大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一致认为: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接着我让同学们再分组做本课的第二个实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片,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儿,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我刚说完实验要求,课堂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有的小组  相似文献   

2.
1一道问题引发了学生探究的火花在讲《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内容之后,有一个学生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火柴燃烧时,火柴梗头向下,可以燃烧完,而火柴梗头向上却会很快熄灭呢?我给这个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解答:“火柴在燃烧时,火焰对上面未燃着的部分有预热作用,使火柴杆上面的部分达到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两个条件.火柴就能燃烧完全。”  相似文献   

3.
1一道问题引发了学生探究的火花在讲《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内容之后,有一个学生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火柴燃烧时,火柴梗头向下,可以燃烧完,而火柴梗头向上却会很快熄灭呢?我给这个学生作了一个简单的解答:“火柴在燃烧时,火焰对上面未燃着的部分有预热作用,使火柴杆上面的部分达到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两个条件.火柴就能燃烧完全。”  相似文献   

4.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苏科版教材先后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一是在两个串联的阻值不同的螺旋状电阻丝中间插一个火柴头,通过观察哪个火柴头先被点燃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但这个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就是火柴头插在电阻丝中间只能吸收相邻几圈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而不能吸收全部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如果用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来进行实验,就会发现两个火柴头几乎同时被点燃,因而无法得到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前的<自然>和现在的<科学>课中都安排有辐射吸热的探究性实验.有的教材是用黑白两个纸套戴在手上到太阳底下去体验,感觉两只手受热的程度;有的是把易拉罐剪成两半,一半涂成白色,一半涂成黑色,分别用凡士林将火柴棒黏到两块金属片上,然后在两金属片的正中点燃一支蜡烛作热源,看哪边的火柴棒先掉下来(图1),有的甚至就用一黑一白两个塑料袋来代替纸套做实验.  相似文献   

6.
熊爸爸是个童话作家,他静坐构思的时候,嘴里喜欢叼着个黑色的烟斗。熊爸爸用火柴轻轻点燃,那袅(niao)袅的白烟升腾(teng)起来,像朵朵白云,他大脑里的灵感就来了,坐在书桌前奋笔疾(ji)书,一篇精美的童话故事很快就写好了。  相似文献   

7.
父亲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我记得,他们并不是每个人衣兜里随时都带着火柴,常常是好几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带着火柴,可能是因为脆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人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在劳动间隙,想抽烟而没带火柴的人就会喊一声,谁有火?就有人回答,我有火。想抽烟的就走过来,围在那个带着火柴的人面前,将旱烟锅或自制的旱烟卷凑过来。那人将点燃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火柴棒。有的同学会问:“咦,火柴棒怎么跑到咱们数学大世界中呢?”你可不要小瞧它,火柴棒拼摆的学问可不小。用火柴棒可以拼摆成一些算式和各种图形,下面我就考考你,通过火柴棒的移动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二那年,我是那所不出名乡下中学里出名的浪子,抽烟、喝酒、赌钱,样样精通.无聊的时候,我会把柔软的小动物放进班上女生的抽屉,然后期待着尖叫的到来;晚自习,我将火柴点燃、再吹灭,用带着火星的火柴头去和前排女生的头发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0.
我的生活     
您用时间和颜料为我绘制的图画我不屑一顾抱歉让您心伤掉泪其实您该庆幸庆幸我没有浪费您的艺术盲目的爱火柴与火柴你点燃一根火柴说看,希望我点燃一根火柴说看,死亡我的生活!026000$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盟蒙中@白晓光  相似文献   

11.
吕春穆家的新房装修别具一格:火柴棍造型的吊顶、火柴盒图案的暖气罩、880枚火花组成的主题墙吸引了所有来访的客人。“黑色衬底,左下角几根火柴,其中一根燃烧着红色的火焰,上面写着两行小字:‘愿我是一根火柴,点燃希望,点燃梦想。’”这张与众不同的名片,使他结交了不少国内外的朋友。20多年来,这位普通的美术教师用业余时间集火花,凭着20多万枚中外火花精品,成为京城火花“首富”。从此,吕春穆成了收藏界的新闻人物。火花缘吕春穆谈起他收藏的火花,兴趣极浓。他与火花结缘是在1978年,那时他在崇文区永定门外东街小学任美术教师。因没有合…  相似文献   

12.
火柴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知道吗?小小的火柴,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竟有大学问!它不仅仅用来点燃酒精灯,而且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呢!一、火柴的化学组成及原理火柴包括三部分:火柴头、火柴杆和火柴  相似文献   

13.
一支刚刚被点燃的火柴被风吹灭了。风说:“孩子,我不忍看到你被火烧死啊!”而火柴却遗憾地说:“风婆婆,我这一生,只有在燃烧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您却扼杀了我的闪光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有两个教学细节,我始终记忆犹新。有一次是教学《立定跳远》,同学们做了一些热身运动后,很快开始了《立定跳远》的分散练习,我则尽职地巡回指导着。看到同学们有的独身一人,有的两个三个结成学习小组,按照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曲膝、摆臂、蹬地、向前上方跳出)很专心地练习着,  相似文献   

15.
魔烛     
[现象] 在离蜡烛几厘米的地方,能把蜡烛点燃。[做法] 表演前,表演者准备一枝蜡烛和一盒火柴。表演时,表演者先用火柴点燃蜡烛,并说:“像这样把蜡烛点燃,我想大家都会,但今天我表演的是在远离烛心几厘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实验目的 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内容 趣味实验一 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 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70%的酒精. 实验步骤 (1)取约 20mL70%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把一块棉手帕放入烧杯中用酒精浸透取出. (2)将浸透的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柴点燃,观察到_被引燃,火焰呈_色,而且燃烧持续时间约_.火熄灭后,观察到_. 想一想 为什么浸有酒精的棉手帕被点燃后,火焰熊熊,而手帕却未被烧坏? 趣味实验二 晴雨花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氯化钴晶体与滤纸、细铁丝、剪刀.…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个朋友爱吸烟。一次,到我家闲坐,当我把香烟、火柴递给他时,他点燃香烟后顺手将火柴揣进自己的兜里。这个“镜头”被我那五岁的小儿子看见了。他脱口便问:“叔叔,火柴是咱家的,怎么揣到你兜里啦?”一时间,弄得我朋友怪不好意思的,也把在场的人逗得捧腹大笑。 当然,朋友是下意识的,小  相似文献   

18.
那天放学的时候,下雨了。很快,从淅淅沥沥到了大雨倾盆。 大雨,影响了同学们等待老师布置作业的心情,他们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心不在焉……当住得离学校很近的小宇的奶奶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小宇在我的示意下走到门口取回雨伞,她和她的漂亮的小花伞沐浴在55双羡慕的眼光里了,那其中就有我。  相似文献   

19.
纸很容易被点燃,这我们都知道。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方法,说只要按照她说的那样做,纸条就不会被火点着。她特别嘱咐我们,这个实验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因为一个人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是很危险的。放学回家,我立刻把妈妈从厨房里拖出来,一定要她先和我做实验。妈妈帮我找出一枝金属笔杆的圆珠  相似文献   

20.
郝京华 《江苏教育》2011,(12):22-22
某日路过南京大行宫,内心被一幅宣传画激得颤动了一下:画面上是一排火柴梗.其中有一根被点燃,生机盎然的火苗随风摇曳……从事教育研究的我见画激动的缘由是该画形象地表达出我的一个教育观念:教育的功能不在于灌输、训练.而在于点燃人心中那团炽热向上、自我完善的火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