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课本第三题和练习册 P1—P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2、会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指导做练习册上习题。第一层次:师:我们先练习看图列式计算。  相似文献   

2.
迷津导航     
1.教学“+几减9”应注意什么? “+几减9”是在学生较熟练掌握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由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为此,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好铺垫练习。如:9+()=11,9+()=14,9+()=15等,为学习减法作好准备。(2)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加、减法的关系。如先出示一幅苹果图,  相似文献   

3.
教材内容:“8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第二小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教学过程:一、童话引入,激趣铺垫(电脑先出示卡通人物蓝猫的画面,再出示宫殿似的建筑。)师:同学们,你看见了什么?今天,蓝猫要带我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一玩,想去吗?好!一起去吧!师:首先我们要拾级而上,走进聪明屋,大家必须扫清每一层的障碍才能到达。我们一起口算吧。(出示两个数的口算题,题略。齐算,点名算。)师:真能…  相似文献   

4.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师在设计新授课练习题时,虽然题的形式有变化,但是,题的内容却没有变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例如,有的老师讲百以内进位加法时,板书课题“进位加法”。设计的每个练习题,个位相加都满十,都需要进位。有的学生算过几个题之后,发现了这个“规律”:这节课老师讲的是进位加法,这节课的每个练习题十位上都要多加一个“1”。所以,这些学生再  相似文献   

6.
第五节精彩课例课例一:解决问题(二年级)一、准备练习1.投影出示:平均每个人分4个梨,5人分多少个梨?师:谁能读题并解答?生1:平均每个人分4个梨,5人分多少个梨?列式是4乘以5等于20,单位名称:个。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后,我按照惯例引导学生复习。课始,我先出示26+9、15+9、18+8、26+8、17+7、26+7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生1:26+9,先算6+9=15,再算15+20=35。生2:15+9,先算5+9=14,再算10+14=24。……(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板书各题的答案)26+9=35 15+9=24 18+8=26  相似文献   

8.
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一、回忆算法出示第1题的第一幅图(不出示列式),请学生说说图意。师:谁能来口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出示第二幅图,教学过程同第一幅图。师小结: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小朋友喜欢用“凑十法”来算,如果是小数加大数,只要用大数加小数。计算9 5这样的口算时,有小朋友根据10 5来想,这样算也比较快。【评析:在学生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促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形成技能。而且教师只…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六年制四册23面例3、例4。【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加法法则,能正确计算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出示尝试题。教师让学生先口算下列各题:6+7,5+6,6+9,8+5,36+23,52+27,62+30,40+60,1+5+5,1+7+6,1+4+8,1+9+2,1+3+7,1+4+9,1+6+8;后要求学生看式答问:下面每道题中哪些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它们的前一位相  相似文献   

10.
“9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3~84页的内容,它是教学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本节课我尝试运用讲故事、编儿歌等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准备练习”这一环节中,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破五进位加法(部编第五册p.51例3练习十四4—5题) 二、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上几去五进一”口诀的含义和用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破五进位加法的计算。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在算盘上拨上987654321,再加上123456789,边念口诀边打。打完后清盘。(照这样打两次,看谁打得快。)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8—70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出示课件,画面大门上写着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发现“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数兔是2个2…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断】教学"两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出示了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了如下教学。师: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多少本图书,你会列算式吗?生:85+143。师:你会用竖式算出85+143的和吗?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我是先从个位加起,5加3得8,个位上写8;4加8得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1加1得2。所以得数是228。师:说得真完整。谁还想说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呢?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是从26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8个就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6: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  相似文献   

15.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通过自由发言,以辩论形式,各抒己见,以辩促思,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段如下:请学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a+100=100+a 230+420=430+220师: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这四题全部符合加法交换…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相信大部分教师都心中有数,但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整理” 教法A: 师(出示完整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教学挂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一列(指9加几这一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一列都是加法.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师出示一组口算题:1.3 9 7;2.4 6 8;3.6 8 2)师:(指着第1道题)3 9 7怎样口算?生:3 912,12 719。==生:9 716,16 319。==生:3 710,10 919。==师:大家觉得哪种方法算的比较快?为什么?生:第3种算得比较快,因为3 7正好等于10。师:(指着第2道题)4 6 8怎么算?生:先算4 610,再算10 818。==师:(指着第道题)最后一道题,谁来说说怎么算?3生:先算8 210,再算10 616。==【评析:三位数的连加,是一位数连加的推广,它是以20以内的一位数连加为基础的。课始,教师抓住教材前后的这种联系,以一位数连加为复习内容,为学生学习三位数连加搭建“脚手架”。…  相似文献   

18.
9加几     
本节教学内容为9加几(教材第78~80页例1~4),第1课时,新授课。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亦即“凑10法”的入门课。在这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启迪思维、领悟为什么要“凑10”,怎样“凑10”,发现基本规律,逐步形成技能。起步  相似文献   

19.
案例:加法运算律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1.借助饶有趣味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得到:3+4=4+3。教师引发猜想:是不是只有3+4才等于4+3呢?其他两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2.举例验证: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验证一下吗?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延伸。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然后提问:“27+2=?”当学生很快回答出答案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27+5等于多少呢?”显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教师便说:“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引入新课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什么要先算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